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怖小丑
史蒂芬·金在1986年出版的小说《它》中塑造了一个装扮成小丑的恐怖杀人狂的角色,这个形象并不是完全虚构的,“它”在现实中的原型就是美国连环杀手约翰·韦恩·盖西。他在1972年至1978年之间,对至少33名年龄从14岁到21岁的青少年进行了性侵犯和谋杀,并将受害者埋在了他家的电路管道里。由于盖西在慈善筹款活动、游行和儿童活动中经常装扮成小丑,在他被捕入狱等待死刑期间,他还在死囚牢房里创作了一系列以自己扮演的小丑为主题的画作,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杀人小丑”。
这次“杀人小丑”的风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小丑和危险的变态行为之间的联系被深深定格在了人们的集体潜意识之中,一系列以邪恶小丑为题材的恐怖影视文学作品也由此诞生。更可怕的是,在此之后又出现了多起小丑行凶案件,不止是在美国,甚至在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都发生了装扮成小丑的人企图将妇女和儿童带到偏僻地方的事件。警方无法确定这一系列事件到底是恶作剧,还是凶手真的在利用人们对小丑的恐惧准备实施犯罪。但巨大的社会恐慌导致了民众对小丑的强烈抵制,美国一些地方甚至颁布了禁止在万圣节扮成小丑出行的命令。
网络传播效应
为什么类似“杀人小丑”这样的负面信息会有如此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帕特里夏·华莱士认为,这都是互联网造成的。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换各种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人们在网络上比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冷漠,也更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吸引,但这些流传的负面消息是否属实,人们却并不关心。比如说,当人们在网络上看到“某地警方成功逮捕了一群小丑犯罪团伙”的消息时,只会想着要赶快转发和评论这则消息,让自己成为第一波追上当前这条新闻热度的人,而完全不会想要去考证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在一条负面信息在互联网上拥有了热度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随着“杀人小丑”的题材不断被改编并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小丑的恐怖形象也逐渐变得深入人心,为了蹭上这一波“恐怖小丑”的热度,有人会发布自己装扮成小丑的自拍,甚至还有人扮成小丑从角落里窜出来故意吓路人,然后把路人受到小丑惊吓的过程录制成视频集锦传到网络上,借此来吸引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