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地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实践 高效课堂 游戏教学
数学来源于广泛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到无趣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所以纸上谈兵地学数学,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听数学”、“说数学”和“做数学”。最初的“听”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途径,这就是“听数学”阶段;后来大家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又开始重视“说”,这就是“说数学”阶段;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数学”,即强调重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实践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创设有趣的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多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或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作为情景导入,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这种数学意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变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与学生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通过巧妙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从实践中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二、在游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儿童都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既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学习30以内的加法,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我先给学生讲了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始做游戏。每个小组成员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还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答出得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到很开心。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地教,而是靠学生自主地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学更加高效。
三、采用适当、多样化的激励措施。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来对待,热情关心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学生学习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另一类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动态结构。在评估中得到肯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外在刺激。“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激励措施。
1.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进步,哪怕只是很细微的进步,我都不吝表扬。比如口算速度快了,多举手了,或解题的方法新颖,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奖励他们,以表示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3.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顶端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快快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
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四、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个人都有表现和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焕发学习的热情,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形成“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良性循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比如,怎样算:“7 5=?”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把7分成5和2,2个5再加2写作2×5 2或5×2 2。”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很多题目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这样丰富和生动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以上是我在数学实践活动探索中的体会,我们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去活动,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实践 高效课堂 游戏教学
数学来源于广泛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到无趣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所以纸上谈兵地学数学,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听数学”、“说数学”和“做数学”。最初的“听”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途径,这就是“听数学”阶段;后来大家认识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又开始重视“说”,这就是“说数学”阶段;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数学”,即强调重视实践活动的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实践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创设有趣的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多利用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或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作为情景导入,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利用这种数学意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变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与学生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通过巧妙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从实践中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二、在游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儿童都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既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学习30以内的加法,我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我先给学生讲了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始做游戏。每个小组成员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还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答出得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到很开心。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地教,而是靠学生自主地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学更加高效。
三、采用适当、多样化的激励措施。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来对待,热情关心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学生学习动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另一类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动态结构。在评估中得到肯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外在刺激。“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重过程,轻结果。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激励措施。
1.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进步,哪怕只是很细微的进步,我都不吝表扬。比如口算速度快了,多举手了,或解题的方法新颖,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奖励他们,以表示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3.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顶端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快快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
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四、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个人都有表现和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情绪,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焕发学习的热情,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形成“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良性循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比如,怎样算:“7 5=?”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把7分成5和2,2个5再加2写作2×5 2或5×2 2。”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很多题目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这样丰富和生动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以上是我在数学实践活动探索中的体会,我们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去活动,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