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主导作用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质疑问难 自主学习 勃勃生机 创新 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变"厌学、苦学"为"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焕生机勃勃,使学生好学乐学呢?
  一、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争论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
  学生由"不爱问"到"敢问"、"善问"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教师逐渐引导和鼓励。每接一个新班,第一节语文课我就向学生讲解质疑问难的方法。如从文章题目处质疑;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处质疑;从标点质疑;从文章矛盾处质疑;从读不懂、不理解处质疑等。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问得有价值、有深度。在学生的发言中,每个人都在动脑筋,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学生的"惑"往往比老师预先设计的问题更精彩,而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也充分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于勒的命运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我想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孔乙己》一文,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
  三、 渗透学法指导
  "教正是为了不教"。学习的重要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好学",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 、教给学生习惯动笔墨读书的方法。我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边勾点圈画和批注,并把一些好词语,好句子,还有一些好的写作方法,都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并用这种方法多读课外书。
  (二) 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每接触一篇课外,我都要求学生读一读预习提示,弄清预习要求后,再按这些要求在书上圈画点记,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
  (三) 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我自己总结了一个方法,即"初读知大意,细读画关键词,品词析句"。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读懂为止。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的三句话就是"你读懂了什么?是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应该怎么读?"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中心思想。
  (四) 教给学生情感朗读的方法。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或需要重点朗读的部分,我要求学生范读。教师规范优美的范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范读使学生掌握了读好文章的方法。我时常对学生说,读好一篇文章并不难,就是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当做自己就是作者,亲身体会那种意境,那种感情,然后再把自己的感情结合文章的语句倾泻出来就是了。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经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焕发艺术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分子场理论,研究暴露于水蒸气中的亲水性两性离子聚合物(HP)刷的构象与结构.理论模型考虑HP-水(P-W)氢键和水-水(W-W)氢键效应,以及HP单体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摘 要:企业政工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引起广泛的重视。提高企业政工师的自我修养有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持走社会主义政治思想路线,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企业政工师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提升对策,希望为企业政工师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活动、精心的作业安排等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培养 课堂 课外活动 作业  人格(personality),也可译为个性,
【摘要】: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他喜欢学习,促进儿童个方面不断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要真正地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必须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  【关键词】评价 语文 课堂 精彩  一、评价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评价的开放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1、
摘要:本文通过课堂实例,阐述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只要选取的音乐作品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关键词:音乐 语文 课堂教学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如果没有音乐,生活便如一潭死水。唯有走近音乐,我们才会真正领悟她的博大与精深。健康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
近年来,自然或人为灾害的不断增多。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以及复合型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如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特大安全事
C4 F7 N作为优质的SF6环保型替代气体而备受关注.为了研究外电场对C4 F7 N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明尼苏达M06-2X方法分别在6-311g(d,p)基组和aug-cc-pVTZ基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呢?笔者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尤其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颇有心得,现在此提出,与同行共勉。  一、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人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卖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不乐意做,甚至敷衍了事。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缺乏兴趣和爱好是无法下笔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