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元宝”折十大钱赏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系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始铸,钱文真书。面文纪年,背“折十”纪值,系四川利州监铸造。“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由于钱文书法雄健,道劲俊美,钱径大而格外引人注目。“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版别以前只分折十、背四出文,目前又出新品背“利”大钱,传有光背者未见实物。“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有合背钱存世属仅见品。对于“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少有人将之作细微的研究和分析比较,本文择重嘉定折十大钱的赏析与探讨。
  “嘉定元宝”折十大铜钱,由于制作精整,钱体硕大,在古钱币收藏中可说是人人都想手执一枚,虽称不上大珍品。由于出土面世稀少,很多的泉谱和书籍也定为罕见之物。因其钱文楷书书法雄健、道劲,功力深厚,气势磅礴,相传是宋宁宗御笔亲书,又颇有颜真卿、蔡襄之风韵,除折十的版别偶见外,其余版别则十分稀有。李卫先生在《中国古钱币鉴赏图典》(以下简称李文)批露了一枚“嘉定元宝”折十大钱背四出文(图1-1、1-2),该钱面文楷书粗笔,笔势雄健遒劲,制作精美,直径约5.2厘米,重约30克(未公布穿径和厚度)。该泉钱文笔划宽粗,字面扁平,笔意凝重,内穿轮廓较宽,加上背四出文,是“嘉定元宝”折十大钱中较少见的一种版式。
  近年,钟旭洲先生(以下简称钟文)在《中国钱币》2007年第3期,以《南宋钱币的新收获》为题,介绍了一枚“嘉定元宝”折十背“利”大钱(图2-1、2-2),该钱为青铜质,“生坑硬绿锈,楷书旋读,钱径5,27厘米,穿径1.3厘米,廓厚0.18毫米,重27.2克”,为近年新发现。由于比普通流通钱轻薄,亦属试铸样大钱。足以佐证“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系四川利州监铸造。
  古城利州(今广元市)老城改造和河道挖沙石作业中偶有“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出土,引得省外藏家和钱商争相购买,笔者亲睹了多枚“嘉定元宝”折十大钱从广元流出。有这么多的“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在利州出土,肯定是和铸造地及使用地密切相关的。笔者由于对“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收藏与研究,早年亦有多枚,惜大多与泉友和藏家交换,只留下了不尽相同的10余品保存。所集虽不敢称异版,但细赏析之竟各不相同。其中有手工雕刻而成之逸品;有宽缘、窄缘之分,又有厚型与薄型之别;钱径大小各不相同,轻重相差亦大;钱文变化也不尽相同,笔划有粗有细,字口有深有浅。有刀切斧断尽显凌角笔峰者,亦有呈泥鳅背转折圆滑恰如玉肋之品者。有字口呈梯形边缘呈拔模斜度、具备母钱特征的尤物,也有文字纤瘦、钱书俊秀者……细纽赏析之竟风情万种,绝非千篇一律,现分述如下;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3-1、3-2),青铜质,重42克,直径5.5厘米,穿径1.35厘米,厚0.4厘米。传世黑漆古,窄缘,无流铜和铸造痕迹,人工雕刻,极美品。该品系笔者用3枚“嘉定元宝”折十大钱交换而得,质地虽属青铜,但材料、雕工上乘,虽经近千年风霜岁月,万人鉴赏摩挲,文字依旧俊秀飘逸,字口深峻。地章平整,缘成泥鳅背状,穿口方正规整,放在众多同类大钱之中尤如鹤立鸡群,堪称逸品!用6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钱文纤细,字口平整,锋芒毕露,字周围因雕刻修饰微微下陷,刀工尚未化尽。此钱比行用钱铜质好,钱径稍大,文字风貌和形制美妙绝伦,非翻砂所铸之行用钱所能比拟,实属用当时的精铜板雕刻而成,其神韵、笔峰之犀利非沙模铜水浇铸所能达到,众泉友和藏家赏析后无不称赞和惊奇!该泉于2006年经著名钱币鉴赏家董大勇先生应邀到广元市钱币学会讲学时上手,说“是一枚很特别的钱,应妥善收藏,今后撰文发表”。该币有说雕母者,有说样钱者,总之,泉友藏家众说纷纭尚未定论。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4-1、4-2),青铜质,重41.5克,直径5.2厘米,穿径1.34厘米,厚0.35厘米。嘉陵江河道出土。生坑,红斑绿锈入骨,可称美品。该钱大字细笔,钱文俊秀,除“定”字稍现扁平外,余均呈典型的泥鳅背状,无论钱的文字风貌及钱径的大小和穿径,重量均小于图3的雕钱,相比之下有一种脱胎换骨而来的神韵。
  “嘉定元宝”折十钱(图5-1、5-2),青铜质,重44克,直径5.4厘米,穿径1.3厘米,厚0.4厘米。深坑绿锈入骨,嘉陵江河道出土。该品缘稍阔,穿方正,地章较平整,钱文笔划粗宽,字口较扁平,书法沉稳凝重,大字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6-1、6-2),青铜质,重45克,直径5.35厘米,穿径1.35厘米,厚0.39厘米。深坑,红斑绿锈,包浆皮壳古厚,宋墓出土。该品钱文深峻,笔划较细。除“定”字稍现扁平外,余均呈泥鳅背状,钱文道劲,飘逸大气,“折十”文字深峻,呈泥鳅背状,“十”字一横略弯曲,竖下端稍左偏,极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7-1、7-2),青铜质,重45克,直径5.4厘米,穿径1.3厘米,厚0.37厘米。深坑,红绿沙锈,嘉陵江河道挖沙石作业出土。该品缘较宽,穿方正,地章平整,钱文笔划扁平,棱角犀利,书法道劲,气势磅礴,钱背“折十”二字笔划稍细,大字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8-1、8-2),青铜质,重42克,直径5.3厘米,穿径1.3厘米,厚0.4厘米。深坑绿锈,嘉陵江河道挖沙石作业出土。该品窄缘,穿口线条细而方正,地章平整,钱文笔划较细,呈泥鳅背状,转折处棱角犀利,钱文遒劲有力,功底深厚,入铜三分,力透钱背,背“折十”平整,笔划端正,呈泥鳅背状,极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9-1、9-2),青铜质,重46.5克,直径5.35厘米,穿径1.34厘米,厚0.42米。深坑绿锈,朱砂斑水银古非常美丽,出土于南宋墓葬。该品边缘较细,穿方正,地章平整,未经除锈,保持出土原貌。钱文笔划较细,转角处圆顿,呈泥鳅背状,古朴之中尤显遒劲。钱背穿口不均称,“折十”二字略显古朴,却失去了锋芒和力度,虽称不上精品,却也古意盎然,别有一番风貌。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10-1、10-2),青铜质,重43克,直径5.33厘米,穿径1.32厘米,厚0.33厘米。深坑绿锈,出于嘉陵江河道挖沙石作业。该品缘稍阔,穿方正,地章平整,钱文笔划较细,转角处有棱角,笔峰犀利,呈泥鳅背状。钱文书法古朴道劲,大气天成。钱背“折十”处隐见细笔,为保持出土原貌,尚未除锈,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11-1、11-2),青铜质,重41克,直径5.32厘米,穿径1.31厘米,厚0.32厘米。深坑,红斑绿锈,出土于南宋墓葬。该品钱文变化较大,笔划宽窄不一,纤细软弱,力度不够,文字风貌精神略差,钱背穿不工整,“折十”二字稍显纤瘦无力,相比之下略显轻薄和减重,考虑属嘉定年晚期所铸或另一种“嘉定元宝”折十版式比较合适。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12-1、12-2),青铜质,重44.5克,直径5.33厘米,穿径1.3厘米, 厚0.38厘米。深坑绿锈,包浆古厚,出土于嘉陵江河段挖沙石作业。该品阔缘大样,穿方正,地章平整,钱文深峻,笔划稍宽粗扁平,笔峰犀利,道劲端庄,气势磅礴;钱背缘较宽,“折十”字口深峻,笔划呈泥鳅背状,是一枚难得的美品。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图13-1、13-2),青铜质,重45.9克,直径5.38厘米,穿径1.32厘米,厚0.39厘米。深坑绿锈,包浆古厚,出土于嘉陵江河段挖沙石作业。该品窄缘,制作精整,钱文深竣,字口稍有斜度,穿方正,地章平整,背径5.395厘米,略宽于钱面,呈斜边,背穿方正,整体具有拔模斜度,钱径比一般钱稍大,有母钱之风范。
  关于“嘉定元宝”折十大钱母钱,历代泉谱失载,应该有当时的母钱存世,随着古钱币学研究的深入和不断有新品发现和面世,迟早会被人们所认识。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重量有较大差别:笔者所集最重的一枚达46.5克,最轻的一枚也有41克,这与制模、青铜合金配方的比例、金本位(含试铸及其它原因)有关。
  根据收集的标本对比,“嘉定元宝”折十大钱最大的直径是5.5厘米,最小的5.2厘米,其钱径大小不尽相同,存在明显差异。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穿径最大的是1.35厘米,最小的是1.3厘米。表明“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穿径差异不大。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厚度也不相等,其中最厚一枚是0.42厘米,而最薄的则是0.32厘米。与部颁的正式流通钱相比,厚度、重量少了一半以上,差距如此之大,足以证明“嘉定元宝”折十背“利”大钱,属利州监试铸品无疑。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合金成分经测定也有显著差异,这与当时的手工配料、材料的成分比例、时代背景、冶炼技术有关。
  从以上两组测定数据可以看出,“嘉定元宝”折十大钱的青铜配方比例不一。用肉眼观察“嘉定元宝”折十大钱,铅锡含量较重者铜质青白色,呈黑漆古包浆不易生锈,且钱文清晰俊秀;含铜量稍高者,铜质偏红黄色,包浆呈绿漆古,易锈。
  “嘉定元宝”折十大钱钱体有厚薄轻重之分,钱文有深浅、粗细、文字风貌又不相同,是否可分出大型、小型和其他版别呢?
  近年来,随着钱币学的发展,古钱币的研究逐渐深入,版别之细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清代以来,众多学者和爱好者研究古泉形成了高潮,开始根据钱币钱文字体,笔划的细微差别、变化,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出了名目繁多的版别、式样、名称来考究版别的成因。“嘉定元宝”折十大钱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对研究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青铜铸造史是可贵的资料,所传承的历史、文化、经济信息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其他文献
说起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余榴梁,大家对他丰富的藏品和渊博的知识十分佩服。曾有人问余榴梁:“你收藏了多少种钱币?”余榴梁没有正面回答他,相反问他:“你知道汉代的五铢钱有多
笔者收藏紫砂壶多年,尤其对蛋包壶这一壶型情有独钟。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邵大亨是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徐秀堂先生认为邵大亨的历史贡献是“他把传统造壶技艺提高到顶峰状态……他的作品成为后生进业中临摹的典范”。蛋包壶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通常人们把有圈足的称高蛋包
每位学困生都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法,对他们的学习,仅采用现成的教学原则和一般的教学方法,常常会事半功倍。长期以来,笔者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现谈谈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这就要了解学困生对语文学科哪些是感兴趣的,哪些是不感兴趣的。除了少数智力较弱的学困生外,不少学生往往是学习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对“永乐年制”篆款斗彩小瓷杯,造型规整,纹饰饱满,内容丰富,色彩鲜亮,釉面凝厚光润,如冰似玉,其落款流畅大方,是少见的清末仿永乐篆款瓷。系1952年由西安陆士基先生捐献给原陕西省博物馆。  这对斗彩小瓷杯口径10.5厘米,高4.8厘米,底径3.9厘米。杯喇叭口,深腹,腹下渐收,小底,璧形足。底足露胎,无饰,圆形中心内凹,挖足较深,足表旋痕明显。胎质细腻温润,造型小巧,璧形底足浑
2009年春,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在对区内文物普查中,在外马路343号的一幢洋房院子的墙脚下发现两方石碑,石碑的大部分埋于地下,露出的石碑上隐约可见“江海”二
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什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
自《中国钱币》94年第三期刊出,张宏明《花穿钱的时代与成因问题》文章,同年第四期登载读者、作者、编者关于《花穿钱的时代与成因问题》一文的来信一组(以下简称“来信一组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家附近农村购得一枚生坑异型大半两古钱(因上铸半两暂称其半两钱)。该钱径6厘米,重39克,字体明显有战国秦半两特征。与行用半两钱有四处不同。①钱面铸一“
雅加达电视塔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克玛约仁(Kemayoran)新城开发区,由印尼昆宁根波萨达(Pt.Kuningan Persada)私人投资公司经印尼政府同意后进行开发建设。该塔建成后将具
我国青铜铸币由春秋战国的刀、布、圆钱多种币形归演为方孔圆钱,“半两”钱在币形归演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半两”钱是由圆孔圜钱蜕演而来。因此,穿孔小而不规则,或圆或类圆是早期“半两”钱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亦是“半两”钱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形态辨识依据。  “半两”钱集藏,十分注重圆穿、类圆穿类钱。这是因为其除了学术研究价值较高外,圆穿、类圆穿“半两”钱多厚重,文字道劲苍古,高凸壮美,而且一钱一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