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独奏曲《老童》演奏技巧及音乐思想探析

来源 :黄河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独奏曲《老童》是刘德海先生置于“人生篇”中的一首乐曲,创作于1984年——1985年.乐曲以江南曲调为素材,运用了大量刘德海先生创新的技法,蕴含刘德海先生的人生观以及音乐思想,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音乐思想,希望可以为之后的演奏者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现代音乐人能秉承着不忘初心的态度认真对待音乐、对待创新.
其他文献
圆号是一种通过唇振产生气鸣的铜管乐器,相比较其它同类型的铜管乐器来说,学习圆号对演奏者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除了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演奏练习以外,还需要有清晰的练习思路和针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微调整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思考才能够在练习中不断的找到正确的练习思路,对练习做出有效的微调整.增加练习中的“有效练习时间”,提高练习效率.因此,想要在圆号演奏上取得较快的进步,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更需要清晰的练习思路和微调整的能力.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作为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涉及各个领域的音乐作品.约有600部左右.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有清唱剧、康塔塔,歌剧,宗教合唱曲,重唱歌曲等,体现了音乐作品的流畅性和歌唱性.优美的旋律以及声乐技巧和表演形式,都对歌唱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具备纯熟的歌唱技巧.怎样表演他的音乐作品是每个音乐学习者爱好者的重要课题,要求必须去深切的了解和学习.所以,他的很多声乐作品往往作为歌唱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他的音乐作品可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德奥音乐发展鼎盛时期的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他善于运用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与浪漫主义灵感去创作艺术歌曲,用以描绘身边接触到的动人的感情故事,其创作的艺术歌曲《献词》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本文以《献词》为例,深入解读了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并从语言、音准节奏、音色、情绪与情感、气息、意境及伴奏配合方面梳理了舒曼作品的演唱处理技巧,以期为声乐学习者提供理论借鉴.
歌剧中重唱歌曲的部分是整部歌剧内容的点睛之笔,歌剧《伤逝》是一部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歌剧,整部歌剧中出现了很多重唱歌曲,其中重唱部分值得深入分析.歌剧剧情主要围绕着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展开,这部歌剧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性功能,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对歌剧《伤逝》中重唱歌曲的分析来看,重唱歌曲不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应用在音乐课堂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继夏朝、商朝之后,周朝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第三个奴隶制国家.以第一个比较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和比较完整的音乐教育制度的诞生为显著代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古代中国音乐文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本文以容信、容敌、容人、容异、容文五种角度对周代音乐文化现象进行阐释,旨在分析其蓬勃发展的内在原因,探寻其启示意义.
19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在继承意大利传统歌剧风格的基础上,锐意创作,勇于开拓,在歌剧音乐语言运用和布局结构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本文以威尔第歌剧男高音咏叹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音乐风格的共性和演唱个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演唱者在诠释威尔第男高音咏叹调的过程中,需要实现演唱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内在统一.
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设立期间,由组织歌咏比赛、刊登抗战歌曲、普及音乐理论知识等方面展开音乐活动.这些音乐活动反映出抗日战争背景下,安徽相对于重庆等抗战音乐文化的中心城市,虽处于抗战音乐文化相对边缘区域,但抗战音乐活动宣传也落实在儿童、青年、妇女等人群.音乐活动辐射面较广,影响力较大,在抗战音乐创作上也一定程度反映出抗战社会背景下安徽传统音乐文化到新音乐文化的调适.
声乐生理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被越来越多的歌唱者所重视.歌唱中的呼吸不是生活中无意识呼吸,它是主动的,有控制的人体生理运作,它是人声的发动机,也是歌唱表演的基础.本文从声乐生理学的角度,通过解析呼吸运动的原理、歌唱中的呼吸是有意识的呼吸、歌唱者的姿态及歌唱呼吸的类型四个方面来阐述歌唱中的呼吸.
民族室内乐《敦煌》是一首以丝绸之路上敦煌为主题所创作的作品,乐曲巧妙的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特征,把西域调式与印度调式相结合,体现着古代四大文明的唯一汇聚地--敦煌所具有的多元、传奇的色彩.乐曲通过室内乐的演奏形式,将乐曲更加立体和丰满.从创作手法而言通过乐器的新音色来体现曲调的创新演奏,也使这首乐曲更具有可听性与辨识度.本文将从乐曲的结构、曲调、演奏分析、各乐器之间相互融合以及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中国古代词作艺术至宋代达到顶峰,从其创作与传播实践来看,皆离不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隋唐燕乐.自先秦之时所形成的燕乐在隋唐的繁荣为文学体裁诗词带来了文学之中的音乐性,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艺术瑰宝,因此,其二者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本文基于音乐与文学的交叉视角,从源流与创作两方面对宋词与燕乐之间的互联关系展开研究,探究宋词脱离燕乐后趋于衰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