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书体特征上,秦封宗邑瓦书表现为篆隶间杂,部分点划改曲为直,字形或偏旁简化草写,可以概括为跌宕起伏之章法、欹侧多姿之结字、肆虐奇崛之点划,其文字属于草篆的性质。与大篆相较,后者的书体特征以图案化仿形为基调,结字与点划变化均服务于此,美化痕迹明显。瓦书形质则服从于便捷,是古文字仿形之书写中较为简便的式样,字形因书写的潦草简率而多变化、即缺乏规范性,故而其书体特征从章法、结字及点划用笔上来考察,讨论瓦书书体特征成因溯源应立足于此。
关键词:书体特征 秦承周制 书写性草简化 书写者与书写材质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53-03
书法是从文字的实用性书写中逐步地、不知不觉地产生出来的一门艺术,其向来强调表现形式。点划的徐疾、字距的疏密、行列的宽窄、通篇的虚实都能反映出书刻者的个性情趣与修养情怀。从书法艺术审美角度审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刻铭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诸多要素,譬如章法的整齐排列、疏密聚散、组合的自然美,单字形体的结构列称美以及点划的质感美。扩而大之,兼及审美表现中的风格美。
战国时期,由于客观条件上六国战乱,政局动荡,与秦文化相对封闭的社会因素,致使秦系与其他诸侯国书风逐渐拉开了距离,产生了差异。秦文书法在追求排列等距,均衡对称,注重秩序感的同时,于实际书写的基础上痕迹有所潦草变形,仍以金文为主,却兼有小篆和隶书雏意,后来这些生动而充满活力的书写(或刻)风格进而形成了当时官方文书的一种流行体,我们暂称这种书体为“草篆”。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丛文俊认为,草刻的秦篆与手写体墨迹极为接近,能够弥补现有秦简的缺环,对我们全面认识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秦文书体演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的对象秦封宗邑瓦书正是处于此段时期的一件代表性草刻篆铭。
在书体特征上,秦封宗邑瓦书表现为篆隶间杂,部分点划改曲为直,字形或偏旁简化草写,可以概括为跌宕起伏之章法、欹侧多姿之结字、肆虐奇崛之点划,切认为其文字属于草篆的性质。与大篆相较,后者的书体特征以图案化仿形为基调,结字与点划变化均服务于此,美化痕迹明显;瓦书形质则服从于便捷,是古文字仿形之书写中较为简便的式样,字形因书写的潦草简率而多变化、即缺乏规范性,故而其书体特征从章法、结字及点划用笔上来考察,讨论瓦书书体特征成因溯源应立足于此。
一、秦承周制传承关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纲纪废弛,公室逐渐衰落,天子式微致政令不出王畿,各诸侯高喊“尊王攮夷”口号,以谋求诸侯长的政治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接连称霸,争战剧烈,周王室反而沦落为附庸小国,其建立起的礼乐秩序彻底遭到破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礼崩乐坏”之局面。但《中庸》中引孔子语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此表明各国文字在春秋中前期仍能大体保持一致。自春秋中期以降,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各自为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强烈地刺激着观念的转变,各种思想涌现,百家争鸣。反映在具体的社会制度、语言文化上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所说的“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意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文字异形”的说法反映出了当时文字变化多样的情况。
从汉字发展史上我们得知,汉字形体发展的大致趋势是由模拟象形而走向抽象点划,时到春秋战国此过程尚未完全结束,汉字结体仍不稳定。而更重要的是随着周王室一再衰落,其对各诸侯国的文化统治力也逐渐削弱,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以多元化的地域书风审美风格将金文宗周的传统被打破并取而代之。晋系点划出现了尖头肥腹,近似后世蝌蚪文;楚系点划多曲折,或以鸟虫形作为附饰等。然而这些东土诸侯国新兴的装饰字基本上“罕布于秦”,单就战国时期而言,西土秦地仍采用部分西周籀文。“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犹有丰镐之遗,故籀文与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商古文反较东方文字为近。”秦国文字系直承西周文字而来,由于立国较晚,经济、文化诸方面相对落后等原因,在近似于半封闭的状态中,正逐渐形成颇具个性的文化特色,其书法的与众不同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秦系文字较其他诸侯国文字的活跃多变,异化现象并不突出。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文字里,秦国文字对西周晚期文字所做的改变最少,这一点是古文字学者所公认的……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主要国家中,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国,是最忠实的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的传统的国家。”何琳仪“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秦文字比东方各国文字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晚期铭文的遗风。……与六国文字相比,战国秦系文字的形体始终变化不大,它与西周、春秋文字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而与六国文字相距悬殊。”“始终以《史籀篇》字书为基础,保证了周秦文字稳定、连续的发展”,这才使得文字与书法能够周秦汉唐一脉传承。综合以上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秦文字与周文字之密切关系,由于地理位置和秦系文字保守缘故使得其对周文字继承性更强,所以秦封宗邑瓦书书体特征成因之一就为“秦承周制”的文字传承关系。
二、书写性草简化方式
依照文字的发展规律,自从它诞生后,就必然与简便、省略联系在一起,因此笔者认为汉字的发展变化从初创伊始就贯穿着一条主线——简化,即对点划的省减。同时,也有一条副线紧紧相随,这就是草化。当我们翻看用于贵族统治者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和刻铸在青铜器上的西周金文时会发现,规范是维持汉字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制约文字发展的樊篱。西周以前的汉字草写现象并不多见,原因可归结为汉字使用权最初被上层少数贵族所掌握,规范严谨,一丝不苟。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文字已不再被贵族统治者所独享,同时由于“庶务繁忙”,文字的交际功能日趋重要,规范认真的写法难以应急。譬如侯马盟书,贵族统治者间为某事缔结盟约,需要快速的将誓词书写出来,这时文字的书写速度就不会像西周金文那样宛转悠扬,从容不迫。为了应急的需要,草写的现象就多起来了。李学勤云:“在战国中期,到秦孝公的时候,商鞅以后的兵器上的文字开始草化了,但是篆的味道还很浓。”但主要是点划草率,省减的方式草化,草化使得点划流畅自由,提高书写速度,适合大量公文书,因为规整的篆书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东汉赵壹《非草书》中提到当时使用草书给友人写信,因为信写的匆忙,所以不能用草书来写了,“云适迫遽,故不及草”,赵壹感到不解:“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跟其他书体相比,草书可以说是“易而速”,但要写规范的合乎草法的草书,却又是“难而迟”。“易而速”应指草写特点,而非草书特征,规范的草书有时“易而速”,有时“难而迟”,这是跟草写的不同之处,现在有些人跟赵壹一样将汉字的“草写”与“草书”混为一谈了。在日常通用的文字中,书写性草化是促使书体演进的基本动力,书写是最为经常、连续和普遍进行的事情,书写性草化若蕴含其中,随时可能会因为书写的简便率意而发生改变,哪怕是任何一種极其细微的改变,都可能会日久天长积微至巨,酿成字形式样的阶段性变化,这就是书体演进的必经过程。一般来说,到春秋以后,在人们日常使用文字逐渐简化的过程中,结字比较复杂的形体被简便所取代,这符合文字朝向简化运动的规律。 草写简化是为了省事功,趋简易,必然会对文字的结构或者书写方法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原来的文字根基就会动摇,因此草写简化状态下的文字是不稳定的。这正是秦封宗邑瓦书结字点划潦草简率而多变化、即缺乏规范性的原因所在。
三、书写者与书写材质
《秦律十八钟·内史杂》中明文规定:“非史子欧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从史料中我们得知战国时期“史”乃专门从事文书记录的官吏,《说文解字》载:“史者,记事者也。”其需具备以下才能,“移书下记”“雕琢文书”“案狱考事”及“治书定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良史书法不隐”,由此可见“史”要善书,不仅通晓律令,还能书写契刻。“學室”我们理解为今日学堂之地,且仅招收“史”之子弟。
因战时军务紧迫,各类文书应接不暇,“史”需受命完成大量任务,在实际书刻过程中不能适应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潦草简率是普遍倾向。秦封宗邑瓦书刻辞末记“大田佐敖童曰未,史曰初,卜蛰,史羁手,司御心,志是霾(埋)封。”其中“敖童”是一种身份,还见于秦简《律说》:“何谓‘匿户’及‘敖童’弗傅?匿户弗徭、使,弗令出户赋之谓也。”“敖童”其实是达到规定年龄应傅籍负种种义务的男青年(据秦简《编年记》,男子十七岁傅籍)。按照秦《内史杂律》“除佐必当壮以上,勿除士伍新傅”的规定,“敖童未”担任大田佐不合乎任职的规定,故予以特别标注,以表明其特殊身份。“手”即经手,秦简中大量的政府来往公文末尾常见“某手”,意为某人经手此事,签署自己名字,以备查验。那么史初、史羁均参与了此次宗邑封界的划定,故瓦书的书刻者应为“初”或“羁”,更进一步讲,秦封宗邑瓦书现所呈现出的书风一部分成因可落在书刻者“初”或“羁”个人身上。
再者,书写材质也是影响秦封宗邑瓦书书体特征的关键性因素。陶相较于金属、玉、石等材质,在承载书体时会拥有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更具备书刻者自由发挥其艺术想象的空间。陶坯镌刻,刀痕清晰,用刀深浅易变,点划肥疾曲直自然。又因陶坯质地清脆,于陶面奏刀时,往往一蹴而就,点划爽利,易出方折,结字取势易予人以险劲之感。但不同粗细程度的陶土,经过烧制,会导致陶质或疏松或坚密,细微的砂粒以及陶坯书刻前的干湿度都会影响干扰书体的成形。在近些年的篆刻艺术发展中,印人求新求变,对章料的探索已将目光重新投向变化更为多端的陶瓦,秦陶文的章法处理,结字规律,刻划痕迹,也被他们古为今用,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结语
汉字由一种书体演变成另一种书体,要有内外因的推动,就外因来说,社会发展、语言变化、书写材料和工具的差异等皆会对文字形体产生影响,就古文字而言,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严格的分工和时代特征。其内因则是文字自身的书写变化和结构变化,而草写和简化是影响汉字书写与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快速便捷的需要,书写者往往打破原来规范的写法,采用草写,草写运用多的时候,汉字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其演变的速度就会加快。在秦文书体演变中,若从结字方面来看,继承自西周晚期籀文的秦文字,在实用层面上不停的做调整,圆转的点划渐变趋向方直,最后呈现出异于西周晚期的文字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4.
[2]黄侃.黄侃手批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946.
[3]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306.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1.
[5]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94.
[6]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18.
[7]李学勤.眉县青铜器、里耶秦简的内容及其文字学价值[J].中国书画,2003(05):72.
[8][汉]赵壹.非草书.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2.
[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62.
[10][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5.
[1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6.
关键词:书体特征 秦承周制 书写性草简化 书写者与书写材质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53-03
书法是从文字的实用性书写中逐步地、不知不觉地产生出来的一门艺术,其向来强调表现形式。点划的徐疾、字距的疏密、行列的宽窄、通篇的虚实都能反映出书刻者的个性情趣与修养情怀。从书法艺术审美角度审视,春秋战国时期陶器刻铭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诸多要素,譬如章法的整齐排列、疏密聚散、组合的自然美,单字形体的结构列称美以及点划的质感美。扩而大之,兼及审美表现中的风格美。
战国时期,由于客观条件上六国战乱,政局动荡,与秦文化相对封闭的社会因素,致使秦系与其他诸侯国书风逐渐拉开了距离,产生了差异。秦文书法在追求排列等距,均衡对称,注重秩序感的同时,于实际书写的基础上痕迹有所潦草变形,仍以金文为主,却兼有小篆和隶书雏意,后来这些生动而充满活力的书写(或刻)风格进而形成了当时官方文书的一种流行体,我们暂称这种书体为“草篆”。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丛文俊认为,草刻的秦篆与手写体墨迹极为接近,能够弥补现有秦简的缺环,对我们全面认识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秦文书体演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的对象秦封宗邑瓦书正是处于此段时期的一件代表性草刻篆铭。
在书体特征上,秦封宗邑瓦书表现为篆隶间杂,部分点划改曲为直,字形或偏旁简化草写,可以概括为跌宕起伏之章法、欹侧多姿之结字、肆虐奇崛之点划,切认为其文字属于草篆的性质。与大篆相较,后者的书体特征以图案化仿形为基调,结字与点划变化均服务于此,美化痕迹明显;瓦书形质则服从于便捷,是古文字仿形之书写中较为简便的式样,字形因书写的潦草简率而多变化、即缺乏规范性,故而其书体特征从章法、结字及点划用笔上来考察,讨论瓦书书体特征成因溯源应立足于此。
一、秦承周制传承关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纲纪废弛,公室逐渐衰落,天子式微致政令不出王畿,各诸侯高喊“尊王攮夷”口号,以谋求诸侯长的政治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接连称霸,争战剧烈,周王室反而沦落为附庸小国,其建立起的礼乐秩序彻底遭到破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礼崩乐坏”之局面。但《中庸》中引孔子语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此表明各国文字在春秋中前期仍能大体保持一致。自春秋中期以降,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各自为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强烈地刺激着观念的转变,各种思想涌现,百家争鸣。反映在具体的社会制度、语言文化上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所说的“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意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文字异形”的说法反映出了当时文字变化多样的情况。
从汉字发展史上我们得知,汉字形体发展的大致趋势是由模拟象形而走向抽象点划,时到春秋战国此过程尚未完全结束,汉字结体仍不稳定。而更重要的是随着周王室一再衰落,其对各诸侯国的文化统治力也逐渐削弱,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以多元化的地域书风审美风格将金文宗周的传统被打破并取而代之。晋系点划出现了尖头肥腹,近似后世蝌蚪文;楚系点划多曲折,或以鸟虫形作为附饰等。然而这些东土诸侯国新兴的装饰字基本上“罕布于秦”,单就战国时期而言,西土秦地仍采用部分西周籀文。“秦居宗周故地,其文字犹有丰镐之遗,故籀文与自籀文出之篆文,其去殷商古文反较东方文字为近。”秦国文字系直承西周文字而来,由于立国较晚,经济、文化诸方面相对落后等原因,在近似于半封闭的状态中,正逐渐形成颇具个性的文化特色,其书法的与众不同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秦系文字较其他诸侯国文字的活跃多变,异化现象并不突出。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文字里,秦国文字对西周晚期文字所做的改变最少,这一点是古文字学者所公认的……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主要国家中,建立在宗周故地的秦国,是最忠实的继承了西周王朝所使用的文字的传统的国家。”何琳仪“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秦文字比东方各国文字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晚期铭文的遗风。……与六国文字相比,战国秦系文字的形体始终变化不大,它与西周、春秋文字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而与六国文字相距悬殊。”“始终以《史籀篇》字书为基础,保证了周秦文字稳定、连续的发展”,这才使得文字与书法能够周秦汉唐一脉传承。综合以上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秦文字与周文字之密切关系,由于地理位置和秦系文字保守缘故使得其对周文字继承性更强,所以秦封宗邑瓦书书体特征成因之一就为“秦承周制”的文字传承关系。
二、书写性草简化方式
依照文字的发展规律,自从它诞生后,就必然与简便、省略联系在一起,因此笔者认为汉字的发展变化从初创伊始就贯穿着一条主线——简化,即对点划的省减。同时,也有一条副线紧紧相随,这就是草化。当我们翻看用于贵族统治者占卜记事的甲骨文和刻铸在青铜器上的西周金文时会发现,规范是维持汉字稳定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制约文字发展的樊篱。西周以前的汉字草写现象并不多见,原因可归结为汉字使用权最初被上层少数贵族所掌握,规范严谨,一丝不苟。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文字已不再被贵族统治者所独享,同时由于“庶务繁忙”,文字的交际功能日趋重要,规范认真的写法难以应急。譬如侯马盟书,贵族统治者间为某事缔结盟约,需要快速的将誓词书写出来,这时文字的书写速度就不会像西周金文那样宛转悠扬,从容不迫。为了应急的需要,草写的现象就多起来了。李学勤云:“在战国中期,到秦孝公的时候,商鞅以后的兵器上的文字开始草化了,但是篆的味道还很浓。”但主要是点划草率,省减的方式草化,草化使得点划流畅自由,提高书写速度,适合大量公文书,因为规整的篆书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东汉赵壹《非草书》中提到当时使用草书给友人写信,因为信写的匆忙,所以不能用草书来写了,“云适迫遽,故不及草”,赵壹感到不解:“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跟其他书体相比,草书可以说是“易而速”,但要写规范的合乎草法的草书,却又是“难而迟”。“易而速”应指草写特点,而非草书特征,规范的草书有时“易而速”,有时“难而迟”,这是跟草写的不同之处,现在有些人跟赵壹一样将汉字的“草写”与“草书”混为一谈了。在日常通用的文字中,书写性草化是促使书体演进的基本动力,书写是最为经常、连续和普遍进行的事情,书写性草化若蕴含其中,随时可能会因为书写的简便率意而发生改变,哪怕是任何一種极其细微的改变,都可能会日久天长积微至巨,酿成字形式样的阶段性变化,这就是书体演进的必经过程。一般来说,到春秋以后,在人们日常使用文字逐渐简化的过程中,结字比较复杂的形体被简便所取代,这符合文字朝向简化运动的规律。 草写简化是为了省事功,趋简易,必然会对文字的结构或者书写方法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原来的文字根基就会动摇,因此草写简化状态下的文字是不稳定的。这正是秦封宗邑瓦书结字点划潦草简率而多变化、即缺乏规范性的原因所在。
三、书写者与书写材质
《秦律十八钟·内史杂》中明文规定:“非史子欧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从史料中我们得知战国时期“史”乃专门从事文书记录的官吏,《说文解字》载:“史者,记事者也。”其需具备以下才能,“移书下记”“雕琢文书”“案狱考事”及“治书定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良史书法不隐”,由此可见“史”要善书,不仅通晓律令,还能书写契刻。“學室”我们理解为今日学堂之地,且仅招收“史”之子弟。
因战时军务紧迫,各类文书应接不暇,“史”需受命完成大量任务,在实际书刻过程中不能适应如此繁重的工作量,潦草简率是普遍倾向。秦封宗邑瓦书刻辞末记“大田佐敖童曰未,史曰初,卜蛰,史羁手,司御心,志是霾(埋)封。”其中“敖童”是一种身份,还见于秦简《律说》:“何谓‘匿户’及‘敖童’弗傅?匿户弗徭、使,弗令出户赋之谓也。”“敖童”其实是达到规定年龄应傅籍负种种义务的男青年(据秦简《编年记》,男子十七岁傅籍)。按照秦《内史杂律》“除佐必当壮以上,勿除士伍新傅”的规定,“敖童未”担任大田佐不合乎任职的规定,故予以特别标注,以表明其特殊身份。“手”即经手,秦简中大量的政府来往公文末尾常见“某手”,意为某人经手此事,签署自己名字,以备查验。那么史初、史羁均参与了此次宗邑封界的划定,故瓦书的书刻者应为“初”或“羁”,更进一步讲,秦封宗邑瓦书现所呈现出的书风一部分成因可落在书刻者“初”或“羁”个人身上。
再者,书写材质也是影响秦封宗邑瓦书书体特征的关键性因素。陶相较于金属、玉、石等材质,在承载书体时会拥有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更具备书刻者自由发挥其艺术想象的空间。陶坯镌刻,刀痕清晰,用刀深浅易变,点划肥疾曲直自然。又因陶坯质地清脆,于陶面奏刀时,往往一蹴而就,点划爽利,易出方折,结字取势易予人以险劲之感。但不同粗细程度的陶土,经过烧制,会导致陶质或疏松或坚密,细微的砂粒以及陶坯书刻前的干湿度都会影响干扰书体的成形。在近些年的篆刻艺术发展中,印人求新求变,对章料的探索已将目光重新投向变化更为多端的陶瓦,秦陶文的章法处理,结字规律,刻划痕迹,也被他们古为今用,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结语
汉字由一种书体演变成另一种书体,要有内外因的推动,就外因来说,社会发展、语言变化、书写材料和工具的差异等皆会对文字形体产生影响,就古文字而言,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严格的分工和时代特征。其内因则是文字自身的书写变化和结构变化,而草写和简化是影响汉字书写与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快速便捷的需要,书写者往往打破原来规范的写法,采用草写,草写运用多的时候,汉字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其演变的速度就会加快。在秦文书体演变中,若从结字方面来看,继承自西周晚期籀文的秦文字,在实用层面上不停的做调整,圆转的点划渐变趋向方直,最后呈现出异于西周晚期的文字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4.
[2]黄侃.黄侃手批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946.
[3]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4:306.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1.
[5]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94.
[6]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18.
[7]李学勤.眉县青铜器、里耶秦简的内容及其文字学价值[J].中国书画,2003(05):72.
[8][汉]赵壹.非草书.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2.
[9]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62.
[10][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5.
[1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