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心理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相当普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体育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调查了高校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利用体育教育资源积极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以推动体育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孙福茂(1951-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陕西西安710071)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82-02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往人们通常把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局限在“生理学”意义上,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走出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大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调节情绪,消除紧张、不安、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发展。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与适应的情况。”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Sweeter W)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包括人的知、情、意、行的健康状况,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操、情绪、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
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中途休学、退学等现象在很多学校呈上升趋势,而一些由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极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比例最高为19%。
从这些数字和事实中不难发现,对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增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担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鉴于此,作为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也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依赖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他们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及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四、利用体育教育资源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都应真正体现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1.改变教师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和认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两方面。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任务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和技术,同时具有丰富的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泳、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洽,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3.通过体育运动控制心理失调。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的紧张,疏导被压抑的精力,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体育运动的娱乐价值及其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作用也是无可争辩的。体育也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如儿童体育疗法等。集体运动项目还可以使参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体育中的肌肉运动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转而又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是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认为,由于某些个人心理失调而不能发挥最高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各种形式的心理调节,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4.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5.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6.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扭转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只要教师自觉地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地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段景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3]杨建海.论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熊亚红,王家彬,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9).
[5]李桂华.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7]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康效应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9]李聪英,等.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4).
[10]王树明,左从现.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
[关键词]体育教育资源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孙福茂(1951-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陕西西安710071)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82-02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往人们通常把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局限在“生理学”意义上,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应该以发展和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走出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大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调节情绪,消除紧张、不安、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发展。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与适应的情况。”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Sweeter W)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包括人的知、情、意、行的健康状况,体现在理想境界、智能发展、情操、情绪、意志、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
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中途休学、退学等现象在很多学校呈上升趋势,而一些由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极端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比例最高为19%。
从这些数字和事实中不难发现,对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当压力增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担时,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鉴于此,作为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教学中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能发挥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也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依赖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他们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及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可以为人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四、利用体育教育资源积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都应真正体现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1.改变教师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和认识,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两方面。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任务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和技术,同时具有丰富的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泳、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洽,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3.通过体育运动控制心理失调。参加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控制精神紧张和心理失调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消除过度的紧张,疏导被压抑的精力,对保持心理健康很有裨益。体育运动的娱乐价值及其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全面健康的作用也是无可争辩的。体育也已广泛地用于医疗,如儿童体育疗法等。集体运动项目还可以使参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体育中的肌肉运动有益于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转而又有助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节是现代社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人们认为,由于某些个人心理失调而不能发挥最高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各种形式的心理调节,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4.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启发诱导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5.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6.面向全体同学,全方位关爱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及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积极投入体育锻炼,逐步扭转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只要教师自觉地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地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段景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3]杨建海.论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熊亚红,王家彬,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9).
[5]李桂华.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7]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潘国斌.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康效应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9]李聪英,等.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4).
[10]王树明,左从现.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