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教育者总在呼吁作文改革,并致力于探讨如何让学生爱写作文。笔者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员,也在思考这一问题。基于个人教学经验,我发现要真正让学生爱写作文,还需老师想教作文,爱教作文。如果老师能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找素材,一起写作文,一起评作文,一起编作文报,去共同体验写作过程的艰辛与乐趣,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学生一定能乐写并写好。
一、情感传递:乐教促乐写
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的朗读、讲解,课下与学生的交流,都应注意用词遣句的恰当与生动,平时描述同学也力求风趣幽默。因为学生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从而渐渐也会重视准确用语,力求生动表述。笔者教过的学生曾经这样介绍我这位语文老师:“话说,初二时长风万里送秋雁,见到了你;渐渐地,秋雁橹声来成为常态;蓦然中,离别将至,眼见衡阳雁去无留意,我总是想:有你陪伴的每一天,是多么诗意啊!”学生如一面镜子,照射出老师的素质与能力。因此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能广知天下事,文史科技知识信手拈来。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如果老师常写“下水作文”,其示范作用更为明显。笔者曾经坚持每周上一节作文课,三年里从不间断,每节作文课都力求找到一个触发点,引爆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与学生或从一部热门影片评论入手,或是借生活事件溯源,或是打开想象上天入地,这每周一节的写作课,成为学生每周的期待,许多写作技法在不知不觉间渗透与运用,写作成绩不知不觉间提高。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共同体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感受着奥运、国庆阅兵的狂欢与自豪,欣赏着学生笔下青春的生活,也得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二、视频激趣:激发写作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首要步骤。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教师要认真留意学生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事,在写作前与学生认真交谈,让他们说说自己愿写的事。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创作的欲望激发出来,往往能写出自己心理话、写出真情实感。如军训、运动会、夏令营等活动,看似平常,却因参与者的苦乐而难忘,笔者总是用手机记录一些瞬间,在写作前播放给学生看,引发他们会心一笑,于是写作的抵触心理就消失了。军训时,我拍下学生挥汗如雨的时刻,抓拍了学生把教官抬起扔下的时刻,偷拍学生用餐时鸦雀无声时的场景,这些片段,在辛苦过后通过镜头重放,是如此有趣。而每个视频片段,都在学生笔下转化为一段段鲜活文字。以视频作教学引入,促使学生即时记录生活,他们也学会用手机记录下生日场景、公车瞬间、花开花谢等生活场景,当学生拍摄的视频在写作课上播放时,拍摄者充满自豪,而观看者也增加了学习欲望。
巧思妙想,抓住教育机会,激发写作欲望,写作的快乐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三、游戏激趣:捕捉写作素材
学校的大型活动并不会每周都有,学生的生活也多为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写作材料的贫乏是可以料知的,因此许多时候老师可以为将要写作的内容开展一些定向活动,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写作素材,也为学生提供创新机遇。记得开学第一天,学生互不认识,有的来自本区,有的来自本市外区,有的来自外市、外省。我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进行记名字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里谁记住的同学多,记得最少的要罚。为了记住更多同学的名字,学生一扫胆怯心,忙碌地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教室里原来的拘束一扫而光,打铁趁热,我又布置了作文题《开学的第一天》,许多学生在作文中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这样大胆、这样主动的去认识陌生人,很兴奋很自豪。”端午节,我组织全班同学到食堂包粽子,为写美丽的校园而分组寻找校园美丽景物、美丽人物……,这些游戏式活动,既是写作资源,也成为学生初中生活难忘而又快乐的记忆。
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和素材,有许多的机会和办法,只要做一个用心乐教的老师,就能想出好点子。
四、思辨激趣:丰富文章思想
学生写作一篇作文,其主题的深度取决于他对这件事认知能力的高低。而许多习作千篇一律,究其原因,不单纯是写作技巧的问题,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具有很大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较为封闭,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入手,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及写作中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在初一上学期里,我和学生曾就许多问题开展辩论,例如:“苦难有助于成长吗?”、“父母对还是子女对?”(《羚羊木雕》上后)、“骗子有可取之处吗?”(《皇帝的新装》上后)……班里养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学习风气,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写的内容多了,深度广了,就愿意写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善辨需要广泛阅读、提高理解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为激发写作乐趣而开展的辩论活动,使一些学生爱上了其他学科,爱上阅读,思维能力也就增强了。
五、点赞激趣:分享写作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期,勇于探索,求新求异,这一时期是学生活动积极性和认知积极性最高的时期,但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又还需要别人的表扬和鼓励。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并保留一个环节:说优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评作文,然后推荐一篇到台前朗读或打印分发,其他同学评价这篇作文的优点。这一环节看似平常,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有许多同学就是在这一活动中找到学习的自信与乐趣。我也常和学生利用网络交流,通过博客、QQ空间,师生及时留言点赞,有时学生陶醉于高点赞率,有时学生伤心于老师的指导性批语,当点赞比写指导批语更具激励作用的时候,我意识到写作评价要与时俱进:指导固然重要,赞赏更为重要!
六、集著激趣:珍藏写作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为了培养学生为自己建档案,自觉地记录自己的成长,我在每学期的期终,都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整理、完成他们的写作档案。这时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编《个人作品集》,即让学生整理自己一学期的作文与周记,写好自评,编好目录和后记,成为一本完整的个人作品集。二是编《班级优秀作品集》,即让每个学生选送自己的优秀习作,由老师协助,编印成册,发给每个学生,起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作用。这两部作品集,意义很大,学生通过它,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得失,为发展性学习提供了依据,是学生珍藏物之一。
当然,作文的教法许许多多,著名教师钱梦龙先生说:“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够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或从事这项活动。”其实老师的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与学生一起high,共享作文教学的乐趣,其趣无穷。
林秋雁,教师,现居福建厦门。
一、情感传递:乐教促乐写
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的朗读、讲解,课下与学生的交流,都应注意用词遣句的恰当与生动,平时描述同学也力求风趣幽默。因为学生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从而渐渐也会重视准确用语,力求生动表述。笔者教过的学生曾经这样介绍我这位语文老师:“话说,初二时长风万里送秋雁,见到了你;渐渐地,秋雁橹声来成为常态;蓦然中,离别将至,眼见衡阳雁去无留意,我总是想:有你陪伴的每一天,是多么诗意啊!”学生如一面镜子,照射出老师的素质与能力。因此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能广知天下事,文史科技知识信手拈来。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如果老师常写“下水作文”,其示范作用更为明显。笔者曾经坚持每周上一节作文课,三年里从不间断,每节作文课都力求找到一个触发点,引爆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与学生或从一部热门影片评论入手,或是借生活事件溯源,或是打开想象上天入地,这每周一节的写作课,成为学生每周的期待,许多写作技法在不知不觉间渗透与运用,写作成绩不知不觉间提高。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共同体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感受着奥运、国庆阅兵的狂欢与自豪,欣赏着学生笔下青春的生活,也得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二、视频激趣:激发写作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首要步骤。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教师要认真留意学生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事,在写作前与学生认真交谈,让他们说说自己愿写的事。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创作的欲望激发出来,往往能写出自己心理话、写出真情实感。如军训、运动会、夏令营等活动,看似平常,却因参与者的苦乐而难忘,笔者总是用手机记录一些瞬间,在写作前播放给学生看,引发他们会心一笑,于是写作的抵触心理就消失了。军训时,我拍下学生挥汗如雨的时刻,抓拍了学生把教官抬起扔下的时刻,偷拍学生用餐时鸦雀无声时的场景,这些片段,在辛苦过后通过镜头重放,是如此有趣。而每个视频片段,都在学生笔下转化为一段段鲜活文字。以视频作教学引入,促使学生即时记录生活,他们也学会用手机记录下生日场景、公车瞬间、花开花谢等生活场景,当学生拍摄的视频在写作课上播放时,拍摄者充满自豪,而观看者也增加了学习欲望。
巧思妙想,抓住教育机会,激发写作欲望,写作的快乐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三、游戏激趣:捕捉写作素材
学校的大型活动并不会每周都有,学生的生活也多为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写作材料的贫乏是可以料知的,因此许多时候老师可以为将要写作的内容开展一些定向活动,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写作素材,也为学生提供创新机遇。记得开学第一天,学生互不认识,有的来自本区,有的来自本市外区,有的来自外市、外省。我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进行记名字比赛,比一比在规定时间里谁记住的同学多,记得最少的要罚。为了记住更多同学的名字,学生一扫胆怯心,忙碌地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教室里原来的拘束一扫而光,打铁趁热,我又布置了作文题《开学的第一天》,许多学生在作文中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这样大胆、这样主动的去认识陌生人,很兴奋很自豪。”端午节,我组织全班同学到食堂包粽子,为写美丽的校园而分组寻找校园美丽景物、美丽人物……,这些游戏式活动,既是写作资源,也成为学生初中生活难忘而又快乐的记忆。
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和素材,有许多的机会和办法,只要做一个用心乐教的老师,就能想出好点子。
四、思辨激趣:丰富文章思想
学生写作一篇作文,其主题的深度取决于他对这件事认知能力的高低。而许多习作千篇一律,究其原因,不单纯是写作技巧的问题,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具有很大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较为封闭,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思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两方面入手,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及写作中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在初一上学期里,我和学生曾就许多问题开展辩论,例如:“苦难有助于成长吗?”、“父母对还是子女对?”(《羚羊木雕》上后)、“骗子有可取之处吗?”(《皇帝的新装》上后)……班里养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学习风气,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写的内容多了,深度广了,就愿意写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善辨需要广泛阅读、提高理解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为激发写作乐趣而开展的辩论活动,使一些学生爱上了其他学科,爱上阅读,思维能力也就增强了。
五、点赞激趣:分享写作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期,勇于探索,求新求异,这一时期是学生活动积极性和认知积极性最高的时期,但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又还需要别人的表扬和鼓励。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设计并保留一个环节:说优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评作文,然后推荐一篇到台前朗读或打印分发,其他同学评价这篇作文的优点。这一环节看似平常,但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有许多同学就是在这一活动中找到学习的自信与乐趣。我也常和学生利用网络交流,通过博客、QQ空间,师生及时留言点赞,有时学生陶醉于高点赞率,有时学生伤心于老师的指导性批语,当点赞比写指导批语更具激励作用的时候,我意识到写作评价要与时俱进:指导固然重要,赞赏更为重要!
六、集著激趣:珍藏写作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为了培养学生为自己建档案,自觉地记录自己的成长,我在每学期的期终,都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整理、完成他们的写作档案。这时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编《个人作品集》,即让学生整理自己一学期的作文与周记,写好自评,编好目录和后记,成为一本完整的个人作品集。二是编《班级优秀作品集》,即让每个学生选送自己的优秀习作,由老师协助,编印成册,发给每个学生,起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作用。这两部作品集,意义很大,学生通过它,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得失,为发展性学习提供了依据,是学生珍藏物之一。
当然,作文的教法许许多多,著名教师钱梦龙先生说:“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够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或从事这项活动。”其实老师的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与学生一起high,共享作文教学的乐趣,其趣无穷。
林秋雁,教师,现居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