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的深入,一些教学方法上存在的“短板”便被逐渐暴露了出来,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笔者通过课堂教学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过于功利,语文学科教育尤其体现在读与写方面的劣势更加的突出,学生的文章阅读与欣赏能力逐渐下降,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学生在读写方面存在的不足来探讨如何改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与“写”能力。
【关键字】中学语文教学;“读”;“写”;刍探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的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提高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作文的书写能力以及文章的感悟鉴赏能力。当下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匮乏实质上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实质,教学活动片面地停留在提高考试成绩这一低层次目标上。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我们必须要重视“读写”的教学,把握读写教学的实质,强化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1.中学语文读与写的重要性
阅读和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广泛的阅读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必要条件,在这一基础上,多多写作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也会起到正面的影响。因此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大量的阅读之后的归纳与总结。
1.1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丰富程度。一个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水平才能自然而然的提高。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只有爱上阅读之后,他们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阅读以下几个方面的书籍:其一就是专业知识书籍的阅读:例如文学史,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只有对中华五千年来优秀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了解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提高自身的历史涵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阅读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记载了从春秋至清朝末年的文学著作;其二便是语文学科相关书籍的阅读:例如可以提高文化知识素养的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书籍,教师更应该加强心理学相关书籍的阅读,例如《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书籍。再次就是教师一定关心时事,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将文章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联系起来,文章才更有“烟火气”,更加的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1.2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是在大量阅读积累下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存储并完成厚积薄发的创作的过程,写作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创新性思维,更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写作水平高的教师可以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那么该教师该如何锻炼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其一就是在阅读中获得思考,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时候,可以将美词佳句摘抄下来,并且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与反思随时记录下来。例如我们手机中的笔记本就是一个非常便携的工具,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在写作的时候翻阅查看,也许会碰撞出新的思想的火苗对于教师来讲,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常规的能力,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反思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在课后以课堂日志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写在本节课的教案后面,也可以像笔者在前文中所说,写在手机便签上,以便随时翻阅并改进后期的课程。每一节的课后反思其实也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很多写作大师成长阶段就是从总结每节课的课后反思开始的。小黑课堂计算机二级教师小黑老师从教以来,每节课后都会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求在下节课不再犯同类的错误。著名教师程翔从教以来认真书写教学反思,最终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其三就是教师一定要注意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相同的一节语文课,同一教师在两个不同的班教授诸葛亮的《出师表》,并要求两个班写一个读后感,但后期反馈的结果却并不相同,一个班表现出奇的好,但另一个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其中一个班养成了摘抄佳句的习惯,因此在写作时总能出现新颖的词句和想法,但另一个班写作全靠自主发挥,因此在写作中表现得十分平淡。
2.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2.1利用写作检验阅读教学的成果
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出台,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书目进行科学的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规划,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如此,阅读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按以下的步骤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閱读:首先让学生在阅读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查找资料,理清文章脉络,划出文章中不会的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提前阅读课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并摘抄出来,等上课时问老师,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摘抄的句子旁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最喜欢文章的哪一句话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鼓励学生开始写作的第一个环节。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素材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写作作业来检验他们的阅读成果,并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加以鼓励评价并开展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询问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并询问学生对于这篇课文里最喜欢的一句话,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就某句话写出自己的感悟。
2.2在阅读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每个中学生都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个体,俗话说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莎姆雷特,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就会迸射出各种各样思维的火花,教师如果能积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出这些想法,就会对学生的写作有巨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能抓住这些奇思妙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当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切忌用僵化的思维方式和固定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想。阅读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心得、优美词句等。还可以阻止学生阅读笔记互换,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语文时,学校配套发了阅读书目,笔者要求学生每周看三篇篇目,并将其中优美的句子摘抄出来,并写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每周交一次。
结束语: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一般都来源于对阅读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曹佳玲. 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J]. 散文百家,2020(7):159.
[2]洪鑫. 中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 语文课内外,20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