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学校数学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开展调查活动,完成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数学中包含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只要提起数学知识就认为一定很难学,而学习数学也就是不断地重复和模仿,因此在绝大多数学生眼里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对数学学习根本谈不上有兴趣。从目前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学习基础较差、综合素质较低的初中生。他们大多较盲目和逆反,学习缺乏主动性,轻视文化课。有的学生虽有学好的愿望,但由于基础较差,普遍感到数学是最不想学、最难学的课程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工作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地接受知識向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从枯燥的模仿知识向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而如何掌握知识、掌握技能,越来越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因此作为称职的职校数学教师,我们要更新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转变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我想学”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引发学生极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例如,在学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神舟九号”在太空中运行的轨迹,再用准备好的工具即一条定长的绳子、一支笔画出圆的图形,然后提出若将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平面的两个点上又能画出怎样的图形?启发学生动手实验并思考,为什么平面内与两点的距离的和等于的常数必须大于这两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不行?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反复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之后茅塞顿开。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有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尝试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
  如在讲解定理和公式时,将科学家发现定理的背景、过程等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了解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二、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数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我能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对这种良好的愿望有所忽视、压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为了转变这种状态,我在讲授“随机事件的概率”和“平面向量的概念”这两节课时,由于定义较多,在学习中我尝试不讲,给出学习提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完全由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独立完成这一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提纲中用精练扼要、言简意明的语言,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的疑问和解题的关键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生在教材的指导下,经历了回忆—观察—概括—应用的过程,掌握知识,效果很好。还有的学生将其“独到的见解”“传授”给大家,实现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转变。我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学生独立探索的成果,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肯定自己、悦纳自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而实现其自我意识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我善学”
  教师应充分采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课件,例如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演示函数图像、圆锥曲线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实现其学习活动由“跟师学”到“我善学”的转变。例如“求频率”,学生A通过笔算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果,学生B则用计算器很快算出来,学生C将数据输入Microsoft Office的EXCEL表格中,通过除法算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学生D则直接运用EXCEL的均值函数AVERAGE( )一次性求出结果并绘制出图表,同学们无不惊叹EXCEL的神奇,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稍加指点,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求和SUM( )、求余MOD( )、求整INT( )、四舍五入ROUND(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等EXCEL函数的应用,通过摸索、实践,学会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方式,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繁琐的数据和运算中解脱出来,探索更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我选学”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它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忽视个体差异,现代学习方式更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把握《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尽量把问题设计成有一定弹性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证明三点共线的问题时,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学习完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后,我向大家展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对边中点的连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同样分下去,分三次所得的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各是多少?分四次呢?分十次呢?我鼓励学生把问题再进一步推广到一般:分n次呢?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符合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五、开展调查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合作学”
  在当今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在强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明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开展了一些合作探索活动。如: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对不同家庭购买养老保险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有关数据的收集。当他们把各自收集来的信息汇总并计算分析后,做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结论报告。这种走出课堂、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各守其阵、闭门造车的学习形式,加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交互作用,整个过程已成为一个远不只是认知的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在分工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了交流、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为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基础。这种学习形式的转变意义深远,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全面、和谐地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完全依赖教材,无异于换汤不换药,难以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教师只有在转变了教育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结合专业需要开展数学课教学,使数学课与专业能更好地融合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强化授课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不断增强,从而使死板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汝潜主编.任勇.张芃著.中学数学教学艺术.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
其他文献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留给我们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其中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就有三篇,每个年级一篇,初一《春》、初二《
2002年3月到11月在湖南长沙市望城县靳江村设立35hm水稻试验基地,开展以蛛控虫为主的生态调控水稻病虫害研究,通过综防田与化防田的对照,结果表明:综防田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优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是单链负义编码的RNA病毒,它能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导致水稻产量严重下降.这种病毒主要经灰飞虱传播,可以在灰飞虱体内复制并经卵
“批注式阅读”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发现,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提高阅读质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批注,课中
摘 要: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了分类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分类教学法 初中作文教学 应用探讨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升学考试中学生最易丢失大分的主要板块之一。如何找到一个高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成了初中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目标。  一、分类教学法的意义  作文分类教学是按照某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其中“写”是语文这四个环节的终极目标,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全面检验。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呢?作文离不开模仿,模仿是作文的第一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语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日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其丰富而重要,因为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是最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一名即将进入社会的高中生来说,不具备健康心理,就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用之才。  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但读书明理,而且开智育德,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营造有利
小学语文教师肩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使命,与此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其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如劳动光荣、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为人民服务等。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与文采的精华,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引领学生欣赏文章并进行学习十分关键,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只有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在夯实的文字基础上进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