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闲话烧烤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烤制食物是人类由吃生食向吃熟食转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由于植物性食物的短缺,人们被迫从食素转为食肉。先祖们不具有食肉动物那样的消化系统,生肉不易消化,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而肉烧熟之后,不仅富有脂类的香味,且易于消化和吸收。人们偶然食用了被火烧过的食物,又经过反复的实践,于是,最原始的烹饪技术——烧烤便产生了。
  烧烤古时称“炙”。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将“炙”字解释为“从肉,在火上”,段玉裁注:“有串贯之加火上也。”最初的烧烤法是直烧,也就是将食材直接置于火上烧烤。至于食材,则是动物的肉和一些植物的块茎、果实。具体操作过程中,直烧又有两种形式,一是整烧,即将整只动物架于火上烧烤,为后世烤全羊的起源;一是串烧,即将动物肉块,植物块茎、果实串在树枝上进行烧烤,此为烤串的雏形。
  直烧法虽然简单,但对技术要求颇高,很容易烧焦,于是人类又探索出几种间接烧烤法。石板烧,是将一块石板架于火上,烤东西前先进行预热,烤制过程短,烟雾小,受热均匀,同今天的铁板烧相似:另有炮烧法,是用泥土或者树叶包裹食材,然后用火烧烤,烤熟之后再去掉泥壳或树叶,取出食材食用。此种烤法往往带有别样的风味,我们熟知的叫花鸡,做法类似炮烧法。


  秦汉以前,人们食用肉类不外乎烧烤、蒸煮、生食。就烧烤而言,相比原始时期,水平大有提升。工具方面,出现了陶制的烧烤用箅子(盘状、多孔,类似现在的镂空烤盘),还有用石板堆砌而成的烤炉。1999年,考古学家在青海发掘了一处遗址,年代距今大约4000年,其中就有一座由石板堆砌而成的烤炉,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境内最古老的大型烧烤设施。
烤肉图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画

  烧烤是一种极具烟火气的烹调方式,风行于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已成为城市夜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烧烤,我们似乎有着持久的热爱—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可用于烧烤的温鼎;汉代画像石上,已有古人烧烤的场景。
  这一时期的烧烤食材也丰富了许多,除了牛、羊、马等大型家畜外,鸟雀和鱼类也被纳入烧烤的体系中,这在甲骨文中就有体现,如甲骨文的“焦”字,便是烧烤鸟雀的形象。调料亦变得更加多元,除了盐以外,还有梅子汁、酒、花椒、蜂蜜等。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西周,烧烤的热度似乎有所下降,不再见于大多数权贵的食谱中,这可能与西周盛行“鼎食”有关——铜鼎成为权贵所用的主要饮食器,一般用作蒸煮食物,不能拿来烧烤。但烧烤依然存在,还出现在了最早的宫廷宴“周八珍”中。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炉盘 战国

  根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馐)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里所说的“珍用八物”即后世津津乐道的“周八珍”,是周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的大型奢华饮食组合,包括8道主菜,据注文,其具体内容是指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乳猪)、炮牂(烤母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珍(酒糖牛羊肉)、熬珍(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膋(烤狗肝)8种食品。其中就有两道菜是烧烤,采用的是炮烧法,是以羊或其他家畜为食材,宰杀之后处理干净,腹内填满枣,再用类似草席的东西裹上,外涂草泥进行炮烧;待草泥烤干之后,取出食材,剥去表皮,再用稀粥涂抹,置于小鼎中油炸;最后将小鼎置于大鼎中,盛水煮沸,三天三夜之后,才可取肉食用。
  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郊的擂鼓墩发现一座大墓,墓主人为曾国国君曾侯乙。出土文物中就包含一件青铜炉盘,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曾侯乙用来烤鱼的器物。据说,炉盘出土时盘内还残存鱼骨,盘底有烟炙的痕迹。这个青铜炉盘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
  相传,有一位名叫太和公的人,活动于春秋末年的吴国,居住在太湖边上,擅长加工制作水产品,尤以烤鱼举世无双,这道菜也是吴王姬僚所好。后来刺客专诸为了刺杀姬僚,特意拜太和公为师,苦学烤鱼数月,出师之后,便以烤鱼匠的身份潜伏到姬僚身边,并最终得手。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饮食文化也得到不断的整合与充实,且屡有创新,烧烤再次受到重视。目前出土的秦汉墓葬品中,有许多与烧烤有关。按秦汉墓葬“事死如生”的理念,烧烤炉当是已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这在秦汉的画像砖中也有反映,这种用于装饰建筑及墓室的古代壁画艺术中有许多烧烤场景。更直接的物证,则是出土的一些青铜器具。1969年,陕西省境内出土了一只长方形双层铜炉,上层是长槽形炉身,底部有多条镂刻孔,形同箅子;下层为浅盘式四足底座,承接上层漏下的炭灰。此物是西汉皇室御用之物,专门用来做烧烤,工艺精良,设计理念相当先进。
  关于烧烤的文献记载就更多了,不胜枚举。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载有不少关于烧烤的内容,食材来源包括牛、鹿、鸡、鱼、鸟雀等。成书于东汉末年的博物学著作《释名》,记载了多种烧烤法,如“貊炙”——將食材(主要为羊)整只烤熟,然后众人以刀割食。这是从游牧民族传来的烧烤法,与此前中原地区流行的炮烧法之区别在于,没有外裹他物,工序也少了很多。与此相对应的精细制法之代表则是“衔炙”——将肉切成细条,蘸上各种调料,然后烧烤。
  烤鱼也很常见。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便曾食用烤鱼。东汉末年名臣蔡邕,则以烤鱼下酒,“乐在其中矣”。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喜好的烧烤食材则是动物内脏,史料记载,他一统天下之后,还经常用烧烤鹿肝下酒。   比较奇异的是,秦汉时期的烧烤中,蝉是颇为普遍的存在,这种在今天也只出现于局部地区的小众食材,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那里却很受欢迎。


  秦汉之后,烧烤越来越精细化。成书于南北朝時期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22种烧烤法,每一种都相当讲究,有着复杂的工序。
  如“灌肠炙法”:取羊肠一节洗净,细切羊肉,将葱白切碎,加盐、酱油、姜末、花椒末与羊肉调拌均匀,灌入肠中,将羊肠两端封好,然后烧烤,熟后切割而食。这大约就是后来香肠的起源。
  又如“捣炙法”:取肥鹅肉二斤锉碎,再加入醋、姜、椒、葱白、橘皮等调料,裹于竹签上,再用蛋清涂抹,然后猛火急烤,烤至微焦出油便可食用。这与今天的烤鸡柳很是接近。
绿釉陶烤炉东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宴饮图 唐墓壁画

  与繁复的工序相对应的,秦汉之后食材的范围也有了极大扩展,除了传统的家畜、家禽外,还有大量的水产品乃至海产品,比如海鱼、贝类等。食用的部位中,牛心很受一些权贵的欢迎。如书法家王羲之,其成名便与烤牛心有关。王羲之是木讷寡言之人,在南朝的上流社会中久不为人知,后来得一位名叫周顗的权贵赏识,特意为其安排了一场宴席,在宴席之上,周顗亲手为王羲之割取烤牛心,引起其他在场者的惊异,王羲之也由此声名鹊起。
  到了隋唐盛世,烧烤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文献中提到了一种“灵消炙”,其具体制法已经失传,只知其食材极为讲究,一头整羊中,能取用的肉仅有4两。又有“升平炙”,是用300条羊舌、鹿舌制作而成,听起来匪夷所思。据称,之所以名为“升平”,是其发明者宰相韦巨源为了粉饰太平,献媚皇帝,取“众口一心”之意。此外,还有“逍遥炙”“干炙满天星”“龙须炙”“金铃炙”等听起来非同寻常的烧烤法。
  到了宋代,烧烤更为普及,从权贵到平民百姓,从皇宫到市井,广受欢迎。今天所知的各种烧烤技艺在宋代几乎都已出现,一些知名的烧烤品牌也开始树立,如源于宋代宫廷菜的“炙子骨头”,以羊肋肉为原料,先进行腌制,再用炭火炙烤,美味非常。又如烤鸭,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故而有学者认为今天的北京烤鸭可能就源自宋代。宋人入冬以后的“暖炉会”,吃烧烤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烧烤在元代更是地位非凡,朝廷所举行的盛宴上,一般都会出现烤全羊,这道菜也是民间宴席头盘的必选项。
  明清时期,烧烤继续出现于宫廷菜中,大包大揽的“满汉全席”中烧烤更是常见。两三千人同时参加的“千叟宴”里,御膳烤鸡和烤鱼可谓水路并举。
  再之后,烧烤的古典时代就结束了。经过漫长岁月后,它在现代中国的城市生活中再次复兴,其中还带有几分千百年前的味道,就只有舌尖知道了……
其他文献
跟我一起,迈开轻盈的步伐奔向暑假吧!  姓名:黄铮依  班级:五(4)班  亲爱的老师大人:高丽娟  暑假里,可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在家当个“宅男(女) 小书虫”;还可以当个“小大人”,帮爸爸妈妈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呢!当然也有我自己的打算,请听我慢慢道来。  化身快乐小鱼  炎炎夏日,太阳公公身穿霞衣,把我照得红彤彤的,这时游泳就成了我最幸福的事儿。我甩开手脚,犹如快活的鱼儿般无拘无束。
希腊神话不仅为英雄书写传奇,也给巧手的工匠留下了一席之地,代达罗斯就是其中之一。代达罗斯是希腊最伟大的匠人,据说他制作的机械人行动自如,他创作的雕像栩栩如生。工匠强调经验的传承,代达罗斯的外甥塔罗斯自幼跟随舅舅学习技艺。不久,代达罗斯发现塔罗斯才华出众,他害怕外甥会超越自己,便将塔罗斯从雅典卫城的悬崖上推了下去。代达罗斯本想掩盖罪行,但他在掩埋外甥尸体的时候被人撞见,雅典的法官判处代达罗斯死刑。 
恒河与黄河,孕育出了世界上最为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与中国。在地理上,也许这两大河流永无相汇之日,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纵然千山万水亦难以阻挡自古以来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往来。  400年至700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历史片段,也是中印两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印度,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320年-6世纪初)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统一大王朝,文学、舞蹈、艺术、科技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被称
创世的第一滴圣水,落足的地方,叫天水。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脚会踩出八千年前的太阳。  —汪渺《天水》  八千年岁月的洗礼,八千年情感的积淀,八千年智慧的凝聚。从我们踏上天水这片神奇土地的那一刻起,不论是否意识到,我们的脚步便已经走进了华夏文明的历史源头。俯瞰伏羲城 供图/天水在线  翻开厚重久远的历史篇章,追寻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踪迹,这座位居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北的伏羲庙,牵引着我的步伐。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损毁农田,威胁农业生产安全。以山西省古交市为研究区,采用信息量耦合二元逻辑(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划定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基础上,开展古交市基本农田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古交市地质灾害极高、高、中、低易发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9.70%、12.27%、21.
摘要:农业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江苏省种质资源工作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前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时期。经过80多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成47家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形成了“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显著改善了种质资源保藏条件,收集并安全保存
结合山水、人物表现临泉山居、名士雅集的绘画在五代、北宋间即已开始流行。至元代,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以山水图抒写心绪的文人画巅峰。明清以降,描绘文士生活的图像变得更为多样,在一大批被归为山水画的作品中,携琴访友、策杖寻幽、溪亭清谈、临流品茗……其中点景人物虽然身形微小、面目模糊,却具有鲜明的象征姿态,为山林赋予清逸高迈的人文主题。被视作身心归宿的园林书斋图和以山水田园为背景的文士肖像画,成了这一时期
脍,最初并非专指生鱼片,而是指切薄、切细的肉类。有关脍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根据甲骨文和考古资料判断,被加工成脍来食用的肉类,多为羊肉、鱼肉等,其中鱼脍多见于平民的餐桌。到了西周,情况有所改变,脍被当作一种尊贵的食物,用于祭祀、会盟等重要场合,鱼脍的地位也随之大幅上升,开始频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  《诗经·小雅·六月》中,就记录了西周末期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西周时,异族入侵中原,以北方猃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于2020年11月11日至2021年2月28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展出。此次展览是中瑞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由清華大学艺术博物馆、瑞士想象力大师艺术基金会、瑞士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展览汇集了一批具有卓越创造力的、杰出的欧洲和美国插画艺术家的近180件精彩作品。其中不仅包括为故事书配绘的插画,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以及作者的原创故事。有一些作品涉及
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正在大规模地下移。孔子没注意到技术、文明平台演进的意义,他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看似有理,其实则误。在权力独大之前,知识也曾散布于人类每一个个体,由其自信自觉地发明、发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即言此象;后来,权力绝地天通,民众既不能看天,也无在大地上自由迁徙行走的权利,知识由权威发布,万众只有深入学习的义务了。  关于节气、天文历法等知识也是这样为拥有权力者或其他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