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森林草原带为典型的山地森林和草原镶嵌景观,带内植被呈显著的斑块状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密切相关.探究森林草原带内地形因子与土壤和植被的关系,对该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地-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土壤属性和植被生物量随坡向(南、西南、西和北)和坡位(山顶、上坡、中坡、下坡和山谷)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梯度上,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0.79 g·kg-1,全氮含量为2.82 g·kg-1,土壤含水量为32.86%,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为5.09和6.39 kg C·m-2,分别为南坡的2.54、3.97、2.07、24.62和149.30倍.坡位梯度上,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土壤含水量在山谷最大,分别为50.23 g·kg-1、3.47 g·kg-1、0.80 g·kg-1和32.01%,是山顶的1.73、1.69、1.56和1.30倍,山坡的1.92、2.85、1.74和1.46倍.回归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是限制祁连山森林草原带土壤碳氮含量和草地生物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复相关系数在0.74~0.9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