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种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科学使用语文教材,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把握阅读教学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认真欣赏语篇素材,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培养 四种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70-02
  现阶段,我国教育理念正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变,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这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提升国内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教学规划和创新教学思路,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更多知识与能力。
  一、科学使用语文教材,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文学科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而语言知识又是不断生成与进化的,学生需要不断积累,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在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材既是基本出发点,又是根本所在。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着重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等基础性语言知识,使其吸收、内化成个人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语言积累。同时,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应用技巧,教师应注重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创设相关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场合熟练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教学《归去来兮辞》中,正确朗读文言文,准确理解、记忆课文中的字词含义、特殊句式等是教学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内容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引领他们结合录音材料、课下注释及其他工具逐字逐句地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播放录音范读,提出本文中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一/二/三”顿读,如“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提醒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部分特殊字词的读音,如惆怅、飏、眄、岫、翳、皋、棹等,找出各个段落的押韵和韵脚。之后,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利用注释帮助阅读,强调重点文言知识,包括词类活用的“生生”,虚词“之”,古今异义的“风波”“人事”“寻”“幼稚”“慷慨”等,以及状语后置、被动句等特殊句式,以此为前提辅助他们理解整篇课文的主旨大意,并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结合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为学生专门预留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蕴含的情感。同时,可组织学生围绕陶渊明的“归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学生提供语言运用机会。学生基于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纷纷发言。部分发言学生认为,通过对“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临清流而赋诗”等的解读,可知陶渊明辞官归田后日子过得比较充实、惬意,精神比较富足,这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教师这样引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归去来兮辞》内涵的理解,而且还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把握阅读教学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汲取和输入语言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锻炼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契机,利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基于兴趣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指引他们着重分析阅读文本中出现的人物、景物、事物等,并研究背后的深意和文章主题,增强学生的直觉、形象、逻辑以及辩证思维,最终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谈中国诗》时,导入新课以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寻求答案,让他们初步探究和整体分析文章,厘清作者的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全文大意。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比喻句,谈谈具体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使其鉴赏、品析文章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感受钱钟书生动、机智的语言,让他们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技巧。之后,教师布置开放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自由交流和分享,提高他们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随后引领学生归纳主题,使其认识到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据此唤起他们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另外,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钱钟书的文章的语言运用特点,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堂上可要求学生尝试总结与论述文章内容的特点。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积极地总结,得出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列举了详细的实例,而且使用比喻手法更加使人容易理解。二是旁征博引,居高临下。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不仅引用了很多国家的资料,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更加具有说服力。三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作者论述的内容风趣幽默,可使人感受到语言的乐趣。如此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内容,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与启发。
  三、认真欣赏语篇素材,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包含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等。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均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优质素材,教师需组织学生认真欣赏这些经典的语篇素材,一方面从知识表层出发,通过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节奏美;另一方面从深层处切入,引领学生欣赏语篇中蕴含的情感美,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以此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边城》的过程中,教师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边城》中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片段,简单介绍作者沈从文,要求学生默读一遍课文第一节,让他们结合电影所展现的与课文所写的进行思考:为何作者把这座小城称为“边城”?明确“边城”是指边地、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欣赏整个语篇内容,找出文中各节有提示端午节时间的语句,分析文章结构和明确线索,使其结合文本找出作者围绕端午节所叙述的几件事,让他们初步了解语篇风格与情节结构特点,感知语言美。之后,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组美丽的湘西风景图,引导学生综合电影、文章和图片,品味边城的风景,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水墨湘西的风景美,然后让他们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感知古朴淳厚的风俗美。随后,教师结合人性美的分析,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促使他们体会作者所构建的善与美世界中的人性美。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学会表现美,要求学生认真体会文章中写景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着围绕某一景物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并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展现生活中的美。待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挑选出写作较为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表扬并进行朗读,增强学生写作训练的信心,并启发其他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可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枯燥感,尤其通过给学生提供表现美的机会,可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与表达能力,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培养目标。
  四、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和写作的工具性功能,还具有典型的人文性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除关注语言知识讲授外,还需与学生一起深入发掘文本内涵,善于提取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人文性元素,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价值观念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促进文化理解与传承。
  例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时,首先,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一组中外经典建筑物的图片,包括天安门、黄鹤楼、景福宫、东大寺、泰姬陵、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和白金汉宫等,设计导入语:建筑是无声的语言、优美的语言、经典的诗篇,凝结着美学的追求,铺陈着文化的结晶,透露着人生的哲理。其次,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要求指出这些建筑物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将他们带入探寻中国建筑神秘而精彩的世界中。再次,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分析概述每一特征的要点或作用,以及使用的说明方法,训练他们筛选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特征的提升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并树立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另外,为提高学生传承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教师应以相关教学内容为契机,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上网查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积累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尤其在文章写作中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及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自发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吃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的方方面面,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動,尤其注重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启发与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 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4).
  [2]苏 博.语文课堂: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4).
  [3]于 浩.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
  [4]何振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科技资讯,2020(12).
  [5]甘建鹏.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
  (责编 李 言)
其他文献
针对碰撞振动系统具有的吸引子共存现象,在不改变原碰撞系统平衡解结构的前提下,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了一类两自由度含弹性约束碰撞振动系统共存吸引子转迁控制问题。建
撂荒作为耕地利用边际化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中国近20 a以来耕地利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有效获取撂荒耕地信息是探究撂荒耕地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基础前提,也是政府进
使用结构加速度响应协方差和应变响应协方差参数以及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进行结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识别,理论推导证明响应协方差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的函数,结构损
阐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存在的忽视投资效益经济性评价、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价重视不够、分类评价体系有待明晰、隐性评价指标有待完善、与推广方式不相适宜等问题。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磁执行器动力特性可控的混合轴承结构;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子通过轴承给基础的传递力及传递力控制的原理;基于自适应最小均
耕地地力是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表征,地力的遥感快速准确反演是耕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客观需求。该研究针对鲁中南山丘区,选择东平县和滕州市2个代表性县市,利用东平县的TM影像构建与筛选光谱指标,通过经典统计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曲线回归、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和机器学习(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方法构建与优选反演模型,进而在滕州市进行模型的验证和应用,同时对不同时相的反演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类光谱指
籽粒脱水速率慢是影响中国玉米机械化粒收的重要原因。精确测定玉米籽粒含水率是实现筛选脱水速率快玉米种质材料的重要方法。该研究设置玉米新鲜籽粒脱水(D)、干籽粒吸水(H)
本文认为优秀的微课应该配备精巧的导学案、内容恰当、重点突出和形式多样,并阐述中职烹饪专业微课的制作与开发,以《中式面点技巧》“甜馅制作”一课为例,从课前自主学习、
构建双边对称刚性约束的非光滑双摆模型,研究简谐激励作用下该系统的碰撞周期解及其存在条件。应用模态分析法,引入矩阵理论,构造恰当的可逆变换矩阵,在理论上计算出物理参数
Introduction Patients who have a positive laboratory test for Coronavirus 19(COVID-19)may not be so similar.Some may be symptomatic with a positive test,whil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