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标管理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管理方式,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效率,创新高校党建管理模式,增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提高运行机制的可靠性,实现运行机制的系统性,促进运行机制的科学性,最终达到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党建;目标管理;运行机制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它首先十分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目标管理首先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运用于企业管理,然后用于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把目标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去,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运行机制,将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
实践证明,如果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适应性,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就会出现运转不畅、贯彻困难、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等情况,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适应以下方面:一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不斷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体制的改革,其运行机制必须要适应社会的运行机制;二是要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层面的计划如“211”、“985”、“2011”等不断出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活动内容和形式、管理方式和方法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客观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与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式相适应。三是要与加强党的领导相适应。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异常重视,政治局会议多次召开与高校有关的专题会议,先后多次调整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模式和思路,因此需要高校党建运行机制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如果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适应性,跟不上形势,要加强党建工作将日益困难,因此必须在面临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要求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各个时期党建工作内容和要求实现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过程,而现代目标管理方法遵循的“一切活动开始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活动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成果来评价”这一原则,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中,引进目标管理,可以吧新形势和上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要求转化为一种要实现的目标,实行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以实现目标为目的采取必要的活动以及控制、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
2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
强调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主要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较为实际的运行机制,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建工作任务,以往的党建运行机制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是高校中的党建运行机制不能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产业等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现“两张皮”现象;其次,工作要求和实施相脱节,形成了要求是要求,做是做,总结是总结的状况,前后不衔接,中心不突出,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威力;其三,规章制度不完善,目标不明确,导致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较为被动,对领导缺乏监督制约,考评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有力措施,使民主选举、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好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由于运行机制缺乏可靠性,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果。
实施目标管理,对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大有益处,首先,实施目标管理,能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班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转化为目标,这种目标既包括了党建工作本身的任务,又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大计,这就从一个方面解决了“两张皮”的现象;其次,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将总目标分解为 每一个组织和成员的分目标,各级部门可依据分目标对下属进行指导、考核和管理,从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总目标得以实现,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党建工作中一些脱节的现象,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有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其三,目标是对一定组织和个人未来行为的规划,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质与量的规定,要完成目标,必定要实施中间的过程管理并对其考核,而且要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相关规章和制度,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通过引入目标管理,确实能提高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
3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
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是运行机制本身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运转、调节等方面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的综合,如果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环节上不紧扣,就会使党建工作呈发散性状态,给人们以缺乏系统的印象。 以往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在系统性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对工作有布置,缺检查;有任务,无考核;有制度,缺监督;有总结,无改进,形不成有回路的封闭管理。而不封闭的管理是没有效率的,在对党员的教育上也表現为缺乏系统性,考虑工作往往就事论事,缺乏系统考虑。
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实现高校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总目标,确定目标、展开目标、实施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情况进行考核,使党建工作行程一个动态、有序的管理过程,能较好地改变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的状态,根据确定的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采取计划、实施、控制、评价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封闭过程,使得各项管理职能环环相扣,有效地完善了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和管理职能,从而使党建工作纳入高校运转的轨道。高校的整个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增强了系统性,也会带动哥哥层次和各个分项党建工作运行的系统性,因为高校党的组织,从党委到党总支到各党支部,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严密的工作系统,每个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党组织是整个工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层次的组织都按照封闭式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在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里,各层次之间又靠封闭式的运行机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工作的系统性。
4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实施目标管理,不但能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和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而且还能使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目标管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它是现代管理科学系统汇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方法融合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把目标管理应用到党建管理工作上来,能使高校党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其次,目标管理能够激发组织和个人做好党建共走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过程型激励理论,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中实施目标管理,能够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想法设法完成目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各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目标,结合本单位和个人实际,围绕总目标,积极开展有益活动,从而避免了人浮于事和党建共走流于形式,目标管理也有助于各单位和个人根据目标的设置,不断对照分析,分清工作主次,调整努力方向,力争完成目标,从客观上激发党组织和党员为党积极工作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做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朱丹.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2008.1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十七大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习近平会见出席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代表[EB/OL].(2007-12-24). http://www.gov.cn/ldhd/2007-12/24/content_842504.htm.
[4]张芝和.高校党建目标管理工作的完善.江苏高教[J],2010.6.
[5]谭春凤.高校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评价体系探究.学习月刊[J],2011.18.
关键词:高校党建;目标管理;运行机制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它首先十分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目标管理首先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方式运用于企业管理,然后用于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把目标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去,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运行机制,将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来,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
实践证明,如果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适应性,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就会出现运转不畅、贯彻困难、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等情况,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适应以下方面:一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不斷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体制的改革,其运行机制必须要适应社会的运行机制;二是要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层面的计划如“211”、“985”、“2011”等不断出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活动内容和形式、管理方式和方法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客观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与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式相适应。三是要与加强党的领导相适应。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工作异常重视,政治局会议多次召开与高校有关的专题会议,先后多次调整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模式和思路,因此需要高校党建运行机制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如果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适应性,跟不上形势,要加强党建工作将日益困难,因此必须在面临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要求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各个时期党建工作内容和要求实现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过程,而现代目标管理方法遵循的“一切活动开始于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活动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成果来评价”这一原则,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中,引进目标管理,可以吧新形势和上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要求转化为一种要实现的目标,实行以目标为导向,通过以实现目标为目的采取必要的活动以及控制、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
2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
强调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主要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较为实际的运行机制,保质保量地完成党建工作任务,以往的党建运行机制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是高校中的党建运行机制不能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产业等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现“两张皮”现象;其次,工作要求和实施相脱节,形成了要求是要求,做是做,总结是总结的状况,前后不衔接,中心不突出,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威力;其三,规章制度不完善,目标不明确,导致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较为被动,对领导缺乏监督制约,考评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有力措施,使民主选举、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好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由于运行机制缺乏可靠性,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果。
实施目标管理,对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大有益处,首先,实施目标管理,能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班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转化为目标,这种目标既包括了党建工作本身的任务,又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大计,这就从一个方面解决了“两张皮”的现象;其次,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将总目标分解为 每一个组织和成员的分目标,各级部门可依据分目标对下属进行指导、考核和管理,从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总目标得以实现,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党建工作中一些脱节的现象,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有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其三,目标是对一定组织和个人未来行为的规划,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质与量的规定,要完成目标,必定要实施中间的过程管理并对其考核,而且要围绕所要实现的目标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相关规章和制度,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通过引入目标管理,确实能提高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
3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
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是运行机制本身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运转、调节等方面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的综合,如果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环节上不紧扣,就会使党建工作呈发散性状态,给人们以缺乏系统的印象。 以往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在系统性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对工作有布置,缺检查;有任务,无考核;有制度,缺监督;有总结,无改进,形不成有回路的封闭管理。而不封闭的管理是没有效率的,在对党员的教育上也表現为缺乏系统性,考虑工作往往就事论事,缺乏系统考虑。
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实现高校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总目标,确定目标、展开目标、实施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情况进行考核,使党建工作行程一个动态、有序的管理过程,能较好地改变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的状态,根据确定的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采取计划、实施、控制、评价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封闭过程,使得各项管理职能环环相扣,有效地完善了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和管理职能,从而使党建工作纳入高校运转的轨道。高校的整个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增强了系统性,也会带动哥哥层次和各个分项党建工作运行的系统性,因为高校党的组织,从党委到党总支到各党支部,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严密的工作系统,每个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党组织是整个工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层次的组织都按照封闭式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在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里,各层次之间又靠封闭式的运行机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有利于实现工作的系统性。
4 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实施目标管理,不但能增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可靠性和有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系统性,而且还能使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目标管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它是现代管理科学系统汇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方法融合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把目标管理应用到党建管理工作上来,能使高校党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其次,目标管理能够激发组织和个人做好党建共走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过程型激励理论,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高校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中实施目标管理,能够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想法设法完成目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各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目标,结合本单位和个人实际,围绕总目标,积极开展有益活动,从而避免了人浮于事和党建共走流于形式,目标管理也有助于各单位和个人根据目标的设置,不断对照分析,分清工作主次,调整努力方向,力争完成目标,从客观上激发党组织和党员为党积极工作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做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朱丹.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2008.1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十七大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习近平会见出席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代表[EB/OL].(2007-12-24). http://www.gov.cn/ldhd/2007-12/24/content_842504.htm.
[4]张芝和.高校党建目标管理工作的完善.江苏高教[J],2010.6.
[5]谭春凤.高校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评价体系探究.学习月刊[J],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