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师范生学科能力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必要性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调查了湖南4所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是否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状况,并认为无论是从师范生的个体发展与就业需求,亦或是高师美教专业的办学宗旨、国家对师范专业的办学规范与人才培养要求来说,都显现出师范生学科能力这种“适应”的必要性;同时此调查也为探索构建培养合格中小学美术师资的师范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美术师范生  学科能力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  适应  必要性
  为了解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是否适应当下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情况,湖南师大课题组对省内有代表性的4所高师美教专业的部分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可比性,课题组又附带地对省内的部分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运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情况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课题组在总结调查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必须要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发展的需要,即这种“适应”有其必要性的结论。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调查的4所高师院校为湖南师大、衡阳师院、湖南第一师院及长沙师院美教专业的部分美术师范生;调查的美术教师分别来自长沙、株洲、郴州、永州等市的50余所中小学。
  2.问卷设计
  课题组共设计了“美术师范生学科能力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调查问卷”与“小学美术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初中美术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高中美术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4套问卷,其中师范生卷问题8个,中小学教师卷问题12个。
  3.调查实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省大中小学均未正常开学,故课题组只能采用对点发放“问卷星”的网络问卷形式开展调查活动。共计回收177份美术师范生卷,调查遍及1-4年级;共计回收125份中小学美术教师卷,调查遍及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面的教师,均为有效问卷。
  二、对调查情况的基本分析
  依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汇整,加上前期的实地考察与对部分美术师范生及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访谈①,项目组经过研讨与论证,认为目前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要适应当下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或者说我们的高师美教专业与师范生还需在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必要的“修正”或“补课”。
  其一是部分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美术学科课程标准发展的动态关注不够
  众所周知,美术课程标准对于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学来说是纲领性、法规性的文件。它具有极大的权威性,直接制约着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是其学科教材编写、组织教学、考检命题、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依据。自我国基础教育第二轮课改伊始,教育部便推陈出新地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新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便成为了当下整个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发展的风向标。因而这种最新的基础教育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新动向,理应为广大美术师范生所关注、学习与掌握。而从美术师范生的调查问卷看,部分师范生在该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例如,在“你了解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吗”的问题中,竟然有近25%的学生选择只是“听说过”,甚至“不知道”;在“以自身目前的学识能力,你认为能将美术核心素养融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吗”的问题中,竟然有近44%的学生选择的是“可能行”,甚至“还不行”;在“你认为当前师范生学习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欠缺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中,竟然有近5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从教意愿”,66.1%的学生选择了“对教师职业认识模糊”。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我们的高师美教专业对于全体师范生在教育情怀、学科素养、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教学还存在着“死角”或从严要求不够。
  其二是高师美教专业的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既然当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主题内容是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那么高师美教专业对师范生的培养就必须围绕就业的教职岗位需求来展开;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与中小学的教学需求有差距。而从师范生的调查问卷看,高师美教专业的教学与部分师范生的素养能力是有差距的。例如,在“以自身目前的学识能力,你认为在中小学课中实施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题中,有近60%的学生选择了“美术教学基本技能”,而选择“美术教学基础知识”的比例最低,且均低于选择“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基本技能”的比例;在“你认为目前学习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还存哪些不足”的问题中,学生选择“学习过程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联系不够”的最多高达总人数的79.1%,选择“学校对该方面的学习要求不高”的比例也占到了总人数的近46%;在“你认为影响自己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的问题中,学生选择“教学经验不足”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80.23%,选择“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不够”的比例也占到了近60%。这些数据客观地表明了差距的存在,因此高師美教专业在学科专业类、教育职业类等的课程与讲座中还需加强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达到国家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体现高师美教专业应有的师范特色。
  其三是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素质也一定程度地误导了美术师范生对教师岗位的认知
  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无疑是经过严格考核又符合其岗位需求的。但因不同地区、类别、层次等的原因,现有的教师队伍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在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上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而从教师卷的调查看,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情况正是如此,且一定程度地误导了部分师范生对美术教师岗位的认知。例如,在“您了解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吗”的问题中,仍有近2%的教师表示仅是“听说过”;在“您认为目前教师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如何”的问题中,教师选择“落实中,但合适的教学方法或方式仍匮乏”的最多占总人数的66.4%,选择“还没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也占到了总人数的3.2%;在“您认为目前教师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中有哪些困难”的问题中,教师选择“受教学环境和条件所限”的最多占总人数的86.4%,选择“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的虽最少但也占到了总人数的43.2%,等等。这些数据客观地表明了差异的存在,现有美术教师队伍在素质与能力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一方面,要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包括实施全员轮训,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等的培训;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施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加大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力度,建立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等②,从而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生态。这一系列举措也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素养不高、能力偏弱的在职教师对师范生的误导及影响。   三、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必须要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发展的需要
  依据调查的情况及原因分析,课题组认为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必须要适应当下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第一,它是美术师范生的个体发展与就业需求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习与掌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无论是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师还是美术师范生来说,都是其学科素养、教学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或入职的重要要求。因为美术师范生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美育师资的后备力量,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教育重任,这就需要其自身的学科能力与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相适应。其一方面,能让美术师范生毕业入职上岗就能顺利开展工作,并为其个体的终身从教打下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又能避免他们毕业难入职或虽就业却难以可持续从教,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美术师范生教育资源的流失。
  第二,它体现了高师美教专业的办学宗旨
  我国近代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创办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伊始,就秉持着为中小学培养美术师资的办学宗旨。现有资料表明:“到1990年,全国高师美术系科以及普通高校美教专业的数量相较于1948年增长了30倍,上千所高等院校的美教专业正多方位、多层次地为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美术师资,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据中国教育数据库的统计显示:到2018年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已达36.9万人,较十年前增长了118.3%。③然而,求实地说,我国高师美教专业到目前为止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模仿艺术院校的美術专业教育体系,或者是在此专业教育体系上外加一些教师职业类课程的“拼凑”模式。其“师范性”特色不强或不突出的培养过程就很容易出现我们对美术师范生调查所呈现的一些问题,甚至有些现象已达到了“离谱”的程度。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可谓能对现有的高师美教专业教育模式起到“纠偏”的效应,并“还原”其初始的办学宗旨。
  第三,它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的办学规范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教育部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就明确指出:“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从我们对美术师范生调查中反映的问题与现象看,既与部分师范生成长过程中不同的个体需求有关,也与高师美教专业的师范生培养“产出导向”要求不严,或对师范生在教师职业素养与学科教学能力训练不够有关联。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更是专门针对师范类专业指出当下“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因此要“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到2035年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等。可见,随着新时代师范类专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美术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专业化水平与创新能力都将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正是国家对高师美教专业的办学规范与人才培养目标等要求的具体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调研,让我们对湖南省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的学科能力是否适应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师运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较全面的认识。而这些第一手调查材料,必将为我省高师美教专业如何改进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怎样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与提升其办学水平提供了教改的事实依据,也必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师美教专业教育体系起到重要的参考与推动作用。
  (本文系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实践项目《美术师范生学科能力适应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调查研究——以湖南四所师范院校为例》的成果,见校行发教师字[2019]12号文件)
  注释:
  ①本课题组的部分成员曾参与过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课题《高师美教专业招生考试与录取的创新改革研究》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数量与本课题相关的调研与访谈素材,其中有些调研数据及结论与本课题的调查基本相似或相近.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Z].2019.
  ③谢雱、秦航、汤顺鑫、梁意爽、文安琪.高师美教专业招录方式对中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的影响[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6):122.
其他文献
摘要: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其传承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筝指法复杂,富于变化,因而在演奏技巧上也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演奏的音质清亮有质感,涌现了诸如《高山流水》等传承千年的名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艺术也产生了新时代的特色,如何立足于传统,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古筝专业人士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湖南古筝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促进湖南古筝艺术教育发展
期刊
摘要:在装饰绘画表现当中,色彩的运用具有其独有的特性,是将审美性、个性化与时代性高度融合的聚集体。色彩对装饰绘画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彰显其内在精神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装饰绘画 色彩表现 意义与特点  一、装饰绘画中色彩表现独有的意义  (一)提升装饰绘画视觉冲击力  对于装饰绘画艺术表现来说,凸显美好、正面以及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则是极为重要的。视觉冲击力作为通过视觉艺术,让受众视觉
期刊
摘要:VR 系统的出现使得绘画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展开,而且具有极?的?由度,但这引发了?些基于感官的维度歧义。HTC Vive + Titl Brush 是?前主流的 VR 绘画系统架构,这种架构也在?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基于 VR 系统的绘画特点。  关键字:VR 虚拟 现实 绘画 造型 维度  1.何为虚拟?何为真实  ?直以来,绘画都在?维空间中展开,虽然有基于各种媒材的绘画形式出现,但?体上,绘
期刊
石鑫进國画作品选
期刊
摘要:美术鉴赏能力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升自身软实力和作品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珠宝首饰设计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一个方向,根据其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美术鉴赏能力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关于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珠宝首饰设计 美术鉴赏 教学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于珠宝首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美术鉴赏课程不仅仅在于
期刊
伍麒麟陶藝作品选
期刊
胡钜湛,1930年生于广东开平县。1953年、1956年先后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毕业后三十多年来一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退休后兼任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为二系的创建人。系全国中小学美术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李铁夫美术馆名誉馆长、全
期刊
仕女作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专门题材,至迟在唐代中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画科。唐周昉、张萱乃当时之专门名家,周昉并有“周家样”之目。宋代以后,仕女画已经相当流行,传世宋画仕女,可谓屡见不鲜。明清时期,中国古代仕女画最为兴盛的时代——《红楼梦》开篇中叙“金陵十二钗册”,每一钗皆系写一图,以寓言其生平遭际之况,画面除了以自然物象来间接暗示之外,其中多以仕女为意象来直接表现,即可见其流行之概焉。  本次展览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单就《芥子园画传》本体内容的文字论述谈论阅读体会。着重于依据原著书名的意义并结合李渔的序和何镛、巢勋的序跋文字内容,考察原出版人及其后继者把此书列为与以往历史上记传类画史名著典籍相类似著作推出的学术追求;剖析李渔的序(1679年)所体现其本人对山水画的热爱以及对山水画之卧游养生功能的期待。笔者认为之后演化出的《芥子园画谱》书名,有违于原创者的初衷,是以降格该书原本的学术性诉求为代价
期刊
摘要:“衣食住行”,“衣”字当先。作为人类历史进化的产物,服装摆在第一的位置上,“地球村”的统一性,导致各种族之间的服装有着许多共同点以及相通之处。但是,由于文化、地理位置等多因素的差异,服饰形态也因此呈现多样性。中国与西方的服饰文化圈在发展根源上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就中西方的哲学、美学和价值观等方面对服装三要素差异作简要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服饰 西方服饰 文化差异  (一)不同哲学思想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