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_2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用不同方式处理的效果. 方法 33只家兔均用550 g/L氢氟酸造成5%TBSA烧伤创面,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静脉输注等渗盐水5 ml*kg-1*h-1;B组10只,给予等渗盐水的同时在不同时相点静脉注射50 g/L葡萄糖酸钙,每次20 mg/kg;C组10只,处理方法同B组并于伤后0.5 h手术切痂.各组兔均于伤前及伤后不同时相点抽静脉血检测血氟、血钙,统计其死亡率. 结果 (1) A、B组家兔伤后1.0 h血氟浓度达峰值,分别为(8.37±2.62)、(8.59±2.25)mg/L,B组是伤前值的107倍.24.0 h后B组低于A组(P﹤0.05).C组伤后1.0 h血氟浓度明显下降为(6.20±0.23)mg/L,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家兔血钙浓度伤后呈下降趋势,8.0或12.0 h为低谷.与伤前值比较,12.0 h时A组下降了46%,B组下降32%,C组下降26%,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0 h后各组血钙浓度开始回升.(3)A、B、C组家兔72 h内死亡率分别为30.8%、12.5%、0.0%.结论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采用补钙+切痂术,可以迅速降低体内血氟浓度,逆转氟中毒致死性低钙血症及多系统毒性损伤.

其他文献
<中华烧伤杂志>出版、发行已5年了,若将创办<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作为起点,迄今已20年,可称进入了成年.5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全体编委、常委的努力下,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团结奋进,杂志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稳中有升.<中华烧伤杂志>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化学文摘(CA)>等十几家国内外检
1998年1月-2003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的患者中,因静脉输注药物渗漏致局部损伤6例.其中2例新生儿因缺钙静脉注射10 g/L葡萄糖酸钙,致前额、左耳后皮肤变硬、发黑、破溃、皮下结晶.3例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静脉滴注盐酸阿霉素与盐酸表柔比星,致足背软组织坏死,出现直径5~10 cm不等的皮肤缺损,创面组织坏死,达深筋膜层且无明显渗出,创周皮肤呈暗红色,甚至整块足背皮肤全层及部分肌腱坏死.另1例肺癌患
例1男,67岁.热水烫伤后1 h入院.查体:创面分布于右上下肢,烫伤面积11%TBSA,深Ⅱ度.患者伤前有癫痫病史30年,高血压病史7年,无脑梗塞及偏瘫病史.入院后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换药等处理.伤后1-3d,尿量为1500~2 300 ml/d.
外敷新鲜中草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所致的皮肤烧伤,临床少见.笔者单位1999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此类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复苏前后小肠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等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Wistar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根据伤后观察时间分为复苏前(伤后2.0 h,未补液)、复苏后0.5 h(伤后2.5 h)、2.0 h(伤后4.0 h)、4.0 h(伤后6.0 h)组,每组8只.伤后2.0 h开始,后3组大鼠常规补液抗休克.4组大鼠于不同时
临床资料:本组203例均为笔者单位1997-2001年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占同期入院重度烧伤患者的72.0%,其中男127例、女76例,年龄10~67岁,烧伤总面积21%~94%,Ⅲ度面积15%~81%TBSA.治疗后期(伤后27-76 d)本组患者均有残余创面,每例2~37个,其中3例创面直径>5 cm.经进行134次残余创面细菌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1株占36.7%;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占3
深Ⅱ度烧伤为皮肤真皮深层的损伤,由于人体各部位真皮厚度不一烧伤程度不一故深Ⅱ度烧伤的临床变数较大.
目的 探讨输注同种异基因肝脏非实质细胞(NPC)对小鼠移植皮片存活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123只近交系小鼠,其中C3H小鼠65只、C57BL/6小鼠58只.20只C3H小鼠作移植供体;40只C3H小鼠肝脏为NPC来源;余下5只C3H小鼠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的刺激物,由每分钟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cpm)值表示.58只C57BL/6小鼠分为实验组50只、对照组8只.对照组小鼠仅作皮肤移植
1999年4月-2002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浅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局部皮肤继发化脓性肉芽肿样病变的男性患者4例,年龄5~26岁.烧伤面积1%~5%TBSA,均为浅Ⅱ度.伤后均在院外治疗,创面外用药为偏方(成分不详)或湿润烧伤膏.病变部位均为已愈合创面皮肤,其中上肢3例、面部1例.发病后因诊断不明或怀疑为恶性肿瘤而来笔者单位就诊.4例均在门诊治疗,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
笔者在氧化亚氮用于产妇无痛分娩的经验启示下,将该技术应用到大面积烧伤清创、大换药时的镇痛,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