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园丁”,润物无声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和精神,就不成其为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作为一名班主任,学校的每个空间,包括学生的家庭,都是我们的工作场所,班主任工作就是每天的琐碎与忙碌。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育目标常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感情的交流、融合与升华中实现的。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基石是爱,要用心去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自己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也是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极高境界。
  我们时刻都应提醒自己,不论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学生,都要想到自己是从爱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又要使学生真切地认同教师的爱心,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教育,这就是教育的落脚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则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用心用情,通情达理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这种教育效果的实现,唯有班主任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时,才会有可能,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
  我工作的第二年,被安排中途接手某个班,班内只有二十几个学生,成绩相对比较落后,我很不情愿但也依然接受并认真履职了。那个时候的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总是喜欢叫到办公室,进行苦口婆心地说教,规劝其改正错误,学生基本都是保持沉默。那时我还真的以为产生了效果,很是自得,然而学生后来的表现让我产生了一种挫败感。现在想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内心深处对班主任工作的不情愿,所以,在师生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情感联系,也正因为这样,在看到学生犯错误,或者在节假日接到家长额外要求的电话时,内心的不情愿便不自觉的阻止了自己与家长的交流,这样的所谓交流,多是“正确的废话”。现实生活中,最让学生反感的,莫过于来自大人的反复说教。其实,道理谁都会讲,但是“怎么讲”远比“讲什么”更重要;沟通,需要先“通情”,然后再“达理”,在融洽的氛围中沟通,才能真正“打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学生心情舒畅,才会心甘情愿!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领悟到:在德育工作中,爱心热心责任心宽容心耐心,一样都不能少;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处事态度,一样也不能缺,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才是“真正打到心灵深处的真教育”。
  多年之后,学校再次安排我中途接班,这一次,我底气十足,全然褪去了刚工作时的青涩与胆怯,以极高的热情,还未与学生谋面,在暑假里就开始了工作。我一连用四天时间电话家访每个家庭,根据学校高一升高二的学生特点,注重在两个问题上与家长沟通:1.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特长;2.孩子高中阶段的自我规划。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比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我顺利接班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在开学报到当天就调整了部分班委,以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打心眼儿喜欢班上的孩子们,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真诚有礼,稳重踏实,我每天都渴望看到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班上的40个学生各有特点。A同学性格倔强,常常自说自话,很难沟通,和同学相处不好。接班以来,我一直在观察并耐心寻找与A同学谈话的契机。终于,在开学第二周,我结合我们班的班级目标“有理想、有担当、真诚进取、人人有机会、人人能成才”进行了座位调整,并向班委强调了三点原则:1.先进带后进;2.尊重民意;3.彰显班委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班能干的班委很快就拿出了座位调整表,只是A同学的座位安排需要协调,因为没有同学愿意和A同学做同桌。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尝试谈话的机会。于是,我先做工作找到一个可以接纳A同学的同桌(我很感谢这位同桌,她的接纳不仅使我在班级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更能凸显我一直倡导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前期工作铺垫好后,我不失时机地找A同学聊天,循循善诱地让他进行自我剖析,一步步引导。A同学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诚恳接受批评。之后,我把整个过程如实反馈给家长,家校合力,共同帮助A同学。从此以后,我注意到A同学的积极变化:在教室里,A同学经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在农场学农时,A同学也能和其他同学一起,愉快地种菜……同学们已经大都能接纳A同学了,这让我非常欣慰,我想这就是“用心用情,通情达理”达到的教育效果吧。
  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千差万别,但是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深深的爱,和对工作的满腔热忱的基础上,“爱满天下”是我们师者的永恒追求!
  二、樹立正确的学生观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过这样的话:“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吃着五谷杂粮,生活在俗世间,谁也免不了犯错。学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成长就是不断改错的过程。“人恒过,然后能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他们犯错误。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学生观。可是,学生改过总会和教育者的期待有一段距离,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往往信心缺失。如果此时,教育者能用一种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错误,用一种平和和宽容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学生的成长。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能“见了就心烦”,我们要用足够的爱心,用充满智慧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B同学是我接班以来,花费时间最多的。这学期刚开学那段时间,因为B同学的选课问题,我跟他接触比较多,我常常鼓励他,并耐心跟他讲自主自律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规划的现实意义,并特别告诉他,在他成长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和朋友的我,可以为他提供的帮助。通过两次长时间的谈心,我能感觉到B同学有非常强烈的追求进步的愿望,B同学的妈妈在某个周末也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文字,说自己不仅看到了孩子的实际行动,而且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改变。然而那时的我,内心还是有担心的,毕竟我刚接手班级,B同学对我的管理有一种新鲜感,更重要的是,B同学身上的问题是长久存在的,当然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带来质的飞跃。果然,随后的一件事证实了这点。因为年级组对手机管理非常严格,他妈妈允许他带手机来学校,但是必须交给我保管,然而他竟然把家里的“老年机”交给我,自己一直拿着智能手机!这是诚信问题,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可以说已经触及到我管理的底线!当我发现这个问题时,我很想对B同学一通狠批。但是转念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毕竟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认为B同学还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那天晚上我仔细回忆了B同学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和B同学妈妈的交流,我想主要是妈妈对孩子干涉太多,并且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不满和失望,这让B同学有极大的心理负担,同时,学校的各门功课也给他带来相当大学习上的压力,所有这些都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需要出口,需要释放!而手机是目前他能够方便找到的一个释放自我的方式。于是我先平复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再找B同学。这次谈话,我先对他目前所处状态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后通过一个个例子,让他明白父母和老师,是真心关爱并且迫切希望他进步的人,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铺垫后,再让他主动承认错误。整个谈话过程都按照我的预设进行着。在此之后,B同学不仅能主动上交智能手机,对于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只是一个触动B同学的良好开端,后续还需要通过我更加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推动B同学产生质的变化,对此,我满怀期待。   多年前读到的这个故事让我颇有感触。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学校教书时,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李叔同在教育完学生后总要一鞠躬,这可真是闻所未闻。深究其道理,我看到这样一种解释,深有同感。这里有一个伟大教育者必须面对的悖论:因为学生不懂,所以教师有义务教育他,使他由不懂到懂,这是当老师的责任;而指出别人缺点和不足的过程有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特别是当这些缺点和不足是因为无知造成的时候。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因为教育旨在形成教养;形成教养总是要改变本性中消极的因素;改变自我的过程总会出现不适应的痛苦和尴尬;而有教养的人行事总是力图使人避免痛苦或尴尬。换言之,为了避免尴尬,人们需要教养,为了得到教养,人们不得不面对尴尬,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李叔同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再鞠躬的原因吧。”鞠躬代表着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庄重力量!
  采用不伤害犯错误学生的自尊心,用巧妙的教育方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巧妙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潜意识的自我体验中激起自我教育欲望,保证了教育的成功。
  三、结语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学校犹水,是师生一展游泳技能之所,老师是导游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耳濡目染,奋力从游在广阔水面上。这样,学问可以薪火相传,品德可以师生为继,化于无形,得之不失。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良心活,作为老师要帮助到孩子,必须充分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要做一个有心人,只有用真诚的爱心,才能敲开学生们那扇禁闭的心扉之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來。
  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热情,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眼中的学生。
  “如果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么你整天在地狱里煎熬,如果你把学生看成是天使,那么你整天生活在天堂里。”老师有时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以高贵的责任感面对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字典里,永远只有“爱心”和“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下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成长,生命的道路将会充满阳光,所以我们不要轻易丢掉自己的快乐,因为——快乐自己,才会快乐学生。这就是班主任的神圣责任!
  (作者单位:杭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发德育课程,便也成为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要达成德育目标的实施途径和要求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其中活动育人是中职德育课程中常用且见效显著的部分。  在课程活动中,老师只能起到主导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在设计课程活动是,要从学生的真实状态出
期刊
学校美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具有独特功能。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二、
期刊
在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一次又一次丰富着当下的教学体验,从最基本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到开放融合的生态与优质资源的远程连接、云端课堂的深度互动,未来教育更加令人充满想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利于教学的开展,PAD教学方式的出现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很多学校尝试将平板电脑PAD(以下简称PAD)引入课堂,PAD具有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拍照、摄影、录音等辅助教学功能,有无线上网功能和多媒体播放
期刊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巧妙的运用直觉,它不但能对解题提供一种思路,而且对结果亦可作出一种大致的估量与猜测。  运用“直觉”还可以帮你选择最优解法。下面举例说明。  一、先直觉猜想,再证明。  原猜想结论获证。  二.一题多解与直觉选择  这一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怎样选择最优解法,必须借助直觉“暸望”、“预测”。  (作者單位: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学校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学校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及管理。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百年富源”的文化积淀与地理位置,以“着眼于未来,让每个儿童灵动生长”为教育最高追求和课程
期刊
现阶段普通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鄙视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如许多学生在家从不做家务,在校不愿意做值日;有的家长和老师甚至教育孩子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不用干又苦又累的体力活,言外之意充满了对劳动的鄙视,这种思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育部近期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要强化学生
期刊
新时代的高中生将是民族复兴生力军、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品格修养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提升高中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核心素养,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更会促进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近年来,大许中学在如何有效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分享如下。  
期刊
作为区名校长,我没有满足于超出一般校长的专业素质和治校能力,而是不断使自身的潜能和状态得到扩展和升华。领衔杨翠名校长工作室以来,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校长加速成长的平台,与“四校发展共同体”的校长们以及本校有管理潜质的骨干教师结为成长与发展共同体,在共同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大胆探索办学特色和治校风格,朝着“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统一的高素质创新型校长”
期刊
习近平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功能在于立德树人,而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因此德美优先发展非常重要。  近年来,我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坚持德育为首,以美促德原则,尝试进行了将美育与德育结合开展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粗浅的工作体会。
期刊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谈一谈我是怎样把数学概念放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教学的。  一、数学语言的使用要生活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