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达博雅少儿成长中心于2017年成立了,但其萌芽期却是在四年前,源于一个叫“家综”的地方。
广东的家综服务于深圳起步,在广州发展壮大,由于积极回应民众关于社会福利的需求,已经做到广州街镇全覆盖,被外界总结为广州经验或广州模式。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对广州家综的定位为“街道的一个服务平台”。目前在广州地区参与家综服务及其他项目的承办机构已近百家,各家机构以商业经营和高校背景为主。家综服务逐渐走上“项目化购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推进、学术化评估”的体系建构之路,成为广东社会工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社会服务较多领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简称家综)根据区域服务需求,以家庭、青少年、长者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为核心,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的社会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综也在几年的服务实践基础上开始了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纵向精细化项目”研发之路,意图用精简模式开展精准专业的服务。家综就自然成为了项目孵化的重要场地。
广州市南源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南源家综)便是其中一个,专业服务的项目化探索最终使得南源街家综服务孕育出广州首家社区级的特殊儿童早期介入中心,现已通过民政独立注册,成为名为“广州市荔湾区北达博雅少儿成长中心”,主要为四类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社会机构。
一、从一个个案到一个项目
四年前,家综的社工在学校里第一次接触了一个被确诊为多动症的小学生,这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设计来说,属于“青少年服务领域”,因为青少年日常多集中于学校,所以学校就成为社工较多进入的一个工作场所。难能可贵的是,社工在接触这一个学生的时候,没有简单化地看做一个孤立的个案,而是做了更多的了解。第一个探索结果,就是这一类型或相近类型的青少年不少,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普遍性的要求;第二个探索结果,就是明白了服务的综合性,因为服务对象需要生理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因而服务的方法与提供服务的人员必须是多方面的、综合的;第三个探索结果,就是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要素的重要性,家长的经济压力、照护压力均需涉及。这样,以个案为主的专注力训练计划就延伸到了针对该类型病症孩童的服务子项目,进而再到以关注特殊儿童健康训练计划和家庭服务为主的项目。不管是以个案形式服务,还是项目的整体服务,其宗旨都是以关注儿童或者服务对象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的,敏锐地洞察服务对象的需要,便能精准定位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社区中从个案的整体需求中发掘专项的过程有其应然性。
二、从一个项目到一个机构
基于一个特殊儿童个案的介入及切實可见的成效,无论是服务对象所在的学校以及家长,还是作为主管单位的南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均期望有更多的服务能够提供。这就有了过去三年的尝试。
(一)创设服务平台
最初的服务是在学校里的,学校腾出空间作训练室,学生下课后到训练室。实施一段时间后,社工提出了一些疑问:一是学生下课后应该回家,但留在学校继续康复训练是否合适?二是学生下课后直接到训练室,会不会产生“标签效应”?三是如何实现对家长的服务以及采取“家一校一社”服务模式?以学校为服务平台,其局限性与负功能是明显的。破解之道,就在于有设在他处的服务场地。
街道领导对此相当重视,通过与居民沟通,在家综所在的马家祠又腾出了1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进行了改造,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一个立足于社区的儿童早期介入中心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二)多元整合资源
项目从初期的筹备到后续能稳固发展,项目运营资金的来源非常重要,除获得政府的场地支持外,作为运营单位,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采取了丰富的筹款与资源整合方式。积极参与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政府性投入(各项公益创投)、社会性投入(腾讯99公益项目)等资源筹集项目,目前,共筹集社会资金近25万元。积极向外联动发展,向内挖掘潜力,实现资源整合的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为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建综合团队
服务对象的康复训练是多方面的,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元化专业背景,其服务涉及国家相关政策与规范,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与理论方法,如何组建多专业的服务团队,整合多形式的服务方法,是能否提供适切服务、有效服务、高质服务的关键。从四年前一个个案的服务,到现在一个机构的服务,来自香港的督导一直是有力的支撑,源自香港先进理念与方法的服务手法一直贯彻始终。而正在不断完善的团队培育制度,为新型机构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四)创建“全人”网络
理论支撑是服务实践的基础,基于服务对象需求的综合性,服务策略就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社工在致力于提升服务对象个体能力的同时,力图从社区介入出发,探索中观系统中学校、家庭在儿童早期介入过程中给予支持和正面影响的可行性,从而建立集“家一校一社”三方于一体的“全人”网络支持体系。这一服务体系通过项目服务平台的初试有了切实改善的效果,也成为我们做好康复训练服务的动力和信念所在。
(五)建立标准课程
这个项目的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很大的不同,在于通过与家校互动来提升和巩固特殊儿童的训练效果,同时为家长提供必要的专业及精神支持,使服务机构对儿童的训练服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帮助家长掌握相关的技能,就很关键了。服务团队为家长定制了标准化的训练指导手册,使相关训练无缝延伸至家里。目前,又进一步开发针对特定类型儿童的系列训练指导手册,为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家庭训练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解决或者缓解一项社会问题(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处境),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处于灰暗状态中的他们,支持他们迎来光明是南源街特殊儿童早期介入中心的服务主旨,也是由项目转型而成的特殊儿童服务机构的愿景和初衷。我们,任重道远,不忘初心。
广东的家综服务于深圳起步,在广州发展壮大,由于积极回应民众关于社会福利的需求,已经做到广州街镇全覆盖,被外界总结为广州经验或广州模式。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对广州家综的定位为“街道的一个服务平台”。目前在广州地区参与家综服务及其他项目的承办机构已近百家,各家机构以商业经营和高校背景为主。家综服务逐渐走上“项目化购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推进、学术化评估”的体系建构之路,成为广东社会工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社会服务较多领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简称家综)根据区域服务需求,以家庭、青少年、长者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为核心,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的社会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综也在几年的服务实践基础上开始了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纵向精细化项目”研发之路,意图用精简模式开展精准专业的服务。家综就自然成为了项目孵化的重要场地。
广州市南源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南源家综)便是其中一个,专业服务的项目化探索最终使得南源街家综服务孕育出广州首家社区级的特殊儿童早期介入中心,现已通过民政独立注册,成为名为“广州市荔湾区北达博雅少儿成长中心”,主要为四类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社会机构。
一、从一个个案到一个项目
四年前,家综的社工在学校里第一次接触了一个被确诊为多动症的小学生,这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设计来说,属于“青少年服务领域”,因为青少年日常多集中于学校,所以学校就成为社工较多进入的一个工作场所。难能可贵的是,社工在接触这一个学生的时候,没有简单化地看做一个孤立的个案,而是做了更多的了解。第一个探索结果,就是这一类型或相近类型的青少年不少,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普遍性的要求;第二个探索结果,就是明白了服务的综合性,因为服务对象需要生理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因而服务的方法与提供服务的人员必须是多方面的、综合的;第三个探索结果,就是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要素的重要性,家长的经济压力、照护压力均需涉及。这样,以个案为主的专注力训练计划就延伸到了针对该类型病症孩童的服务子项目,进而再到以关注特殊儿童健康训练计划和家庭服务为主的项目。不管是以个案形式服务,还是项目的整体服务,其宗旨都是以关注儿童或者服务对象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的,敏锐地洞察服务对象的需要,便能精准定位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社区中从个案的整体需求中发掘专项的过程有其应然性。
二、从一个项目到一个机构
基于一个特殊儿童个案的介入及切實可见的成效,无论是服务对象所在的学校以及家长,还是作为主管单位的南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均期望有更多的服务能够提供。这就有了过去三年的尝试。
(一)创设服务平台
最初的服务是在学校里的,学校腾出空间作训练室,学生下课后到训练室。实施一段时间后,社工提出了一些疑问:一是学生下课后应该回家,但留在学校继续康复训练是否合适?二是学生下课后直接到训练室,会不会产生“标签效应”?三是如何实现对家长的服务以及采取“家一校一社”服务模式?以学校为服务平台,其局限性与负功能是明显的。破解之道,就在于有设在他处的服务场地。
街道领导对此相当重视,通过与居民沟通,在家综所在的马家祠又腾出了1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进行了改造,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一个立足于社区的儿童早期介入中心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二)多元整合资源
项目从初期的筹备到后续能稳固发展,项目运营资金的来源非常重要,除获得政府的场地支持外,作为运营单位,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采取了丰富的筹款与资源整合方式。积极参与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政府性投入(各项公益创投)、社会性投入(腾讯99公益项目)等资源筹集项目,目前,共筹集社会资金近25万元。积极向外联动发展,向内挖掘潜力,实现资源整合的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为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建综合团队
服务对象的康复训练是多方面的,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元化专业背景,其服务涉及国家相关政策与规范,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与理论方法,如何组建多专业的服务团队,整合多形式的服务方法,是能否提供适切服务、有效服务、高质服务的关键。从四年前一个个案的服务,到现在一个机构的服务,来自香港的督导一直是有力的支撑,源自香港先进理念与方法的服务手法一直贯彻始终。而正在不断完善的团队培育制度,为新型机构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四)创建“全人”网络
理论支撑是服务实践的基础,基于服务对象需求的综合性,服务策略就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社工在致力于提升服务对象个体能力的同时,力图从社区介入出发,探索中观系统中学校、家庭在儿童早期介入过程中给予支持和正面影响的可行性,从而建立集“家一校一社”三方于一体的“全人”网络支持体系。这一服务体系通过项目服务平台的初试有了切实改善的效果,也成为我们做好康复训练服务的动力和信念所在。
(五)建立标准课程
这个项目的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很大的不同,在于通过与家校互动来提升和巩固特殊儿童的训练效果,同时为家长提供必要的专业及精神支持,使服务机构对儿童的训练服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帮助家长掌握相关的技能,就很关键了。服务团队为家长定制了标准化的训练指导手册,使相关训练无缝延伸至家里。目前,又进一步开发针对特定类型儿童的系列训练指导手册,为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家庭训练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解决或者缓解一项社会问题(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处境),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处于灰暗状态中的他们,支持他们迎来光明是南源街特殊儿童早期介入中心的服务主旨,也是由项目转型而成的特殊儿童服务机构的愿景和初衷。我们,任重道远,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