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指出,儿童从7岁起,便倾向以常规道德评价道德行为,并维持习俗的秩序和符合他人的愿望。无论是有组织的集体,还是自发形成的团体都会对儿童的人格品质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集体舆论而实现的。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规则,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往往得到同伴的好评和尊重,相反,则受到团体的谴责与批评,因此,儿童为了获得团体中的地位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通过集体舆论可以实现团体对儿童的人格品质的重要影响。但社会评价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如何正确在集体中褒贬评价个体,心理学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面子”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的心理需求。从人际交往的心理来看,人人都重视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各种印象管理策略都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中小学生尤其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集体的指责是很伤“面子”的。孩子如若被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
群体极化易造成伤害。由于害怕即将到来的威胁,及对处罚的恐惧,孩子在权威的影响下,在众人评判下,会因不同的情势做出不同的反应,实际是儿童在冲突的关系中形成了自我保护。他们会玩心眼,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揣摩别人的心态,会采用保护自己的方式,做出计划和决策。所以,作为班级权威的班主任,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褒贬某一成员,难免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评价,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会对当事人形成伤害,或是引发当事人的抗拒,甚至当事人的有些心理问题有可能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集体指责会降低个体维持好评的心理。当集体指责时,大家通常会用一种负面的概括性的判断来否定当事人的行为,乃至于人格。集体的压力越大,当事人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受了损害,那么设法维持好评的心理也就越加淡薄。他会怎样回应这样的批评呢?很可能就在两个极端上:要么是同意——我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我的确是这样的。孩子内心接受了这样的自我定义,建立起这样的自我形象,他的自信、自尊、自爱,也就在同意中被消磨;在行为上,孩子就会消极、低落。要么就是反对——你们不对,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孩子的内心就把批评中包含的对他有价值的东西一起拒绝了,甚至会因此封闭心门,拒绝倾听,拒绝交流,在自己和集体之间砌起一道心墙;行为上,对抗、叛逆、疏离。更有甚者,会在两个极端上徘徊,陷入自我的强烈矛盾之中。
表扬有可能滋生不良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自尊感(自尊、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当多数儿童都赞赏某一个儿童的行为时,这个儿童重复这一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但表扬过多过滥可能会降低其含金量,高年级学生甚至会因此被孤立,而低年级的孩子有些会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来博取再次表扬,即使困难的任务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表扬孩子的其他优点,很可能造成,长处不发展,问题未解决。此外,集体的批评表扬造成的强烈刺激,会使学生过度看重他人评价,行为太依从他人,缺少自己的内在标准,最终不利于个体的成长。
对集体的评价影响着人们对集体的反应。人们对自己喜欢的集体会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集体的意见,对自己不喜欢的则予以消极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来自自己喜欢的集体,当事人会感到内疚、羞愧,反之,就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尤其是中小学生,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是比较重的。
被评价者对评价者动机的判断影响评价效果。如,当众表扬、集体夸赞,同伴会怎样想,怎么看?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不会多虑,反而会因为受到表扬而备受鼓舞,进步、自律的行动也有了动力,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中学生,面对大家的一致夸奖,心理反应就不再是单一的开心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这会让他们对他人的感受和心态变得敏感起来,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别人的需求和喜怒哀乐。从受夸赞的学生来讲,这种敏感,也会使他们去考虑同学的情绪,脸红、心慌。有的学生照顾到同伴的情绪,意识到自我张扬的不恰当;有的学生考虑到事后,同学们会不会以此作为谈资,或是欠了人情债而备感压力;也有面对突如其来的夸赞,尤其是平时一致被师生批评否定的学生,会怀疑大家的用意与真诚。所以,既有批评,又有表扬的评价,反而因其客观性会更容易让人接纳。《一场专属于他的班会课》中,宇豪的反复与看穿老师的动机不无关系。
策略提升:
1.想清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要评价?是惩罚羞辱还是解决问题?是要通过孩子的服从、依赖与争光来满足自己的自尊需要,维持自我形象,还是对学生关注、帮助、指点、强化?教师要保持价值中立,避免情绪化;要发展自身的自我力量,不要希望由学生来支撑起自我形象的门面。
2.评价标准要多元,且有弹性。单一的评价标准很容易造成非此即彼,非好即坏。如果过于苛求,似乎只有符合某种标准才是好的,会让学生难以整合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最好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因人而异,让学生在相互积极的评价和比较中,感受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肯定自己和别人的优势,健康地发展自我。
3.评价情境的设置不可随意。允许学生自由评价,仍可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来设定集体褒贬的情境,做好准备,适时引导。比如,《“麻烦生”的优点会》,前期一周的准备,不仅让集体以发现赏识的目光给予“麻烦生”不一样的关注,而且也给了“麻烦生”准备优点的机会。
4.褒贬要与实际对等。虽然教师不应先定立场,但评价中依然要注意评价方向、关注什么的引导,不合实际的夸大与贬低,情绪化的喜欢与排斥都应该做引导。诗诗的老师,发现了群体极化的负向情绪,马上做了转向的引导。
5.提供对实际困难的援助。群体对于个体成员来说,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真正的帮助很重要。《让群体认同他》中,小成本身人际相处遇到了困难,同学说优点,并“群体约定”如何帮助他改掉缺点,让他有了一次重获认同、扬长避短的机会。
6.可以有一些变式,利用框架效应,将褒贬用适宜的“框架”包装后呈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只有20%,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80%。褒贬加框,减少了集体舆论的压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如当众不当面,背后批评兼表扬;如变贬抑为期望,变夸赞结果为欣赏过程;如评价现象而非人;如自我暴露,变众议为自省;如《创意画的妙处》(见下变式示例),把评价变成游戏。
“面子”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的心理需求。从人际交往的心理来看,人人都重视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各种印象管理策略都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中小学生尤其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集体的指责是很伤“面子”的。孩子如若被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
群体极化易造成伤害。由于害怕即将到来的威胁,及对处罚的恐惧,孩子在权威的影响下,在众人评判下,会因不同的情势做出不同的反应,实际是儿童在冲突的关系中形成了自我保护。他们会玩心眼,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揣摩别人的心态,会采用保护自己的方式,做出计划和决策。所以,作为班级权威的班主任,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褒贬某一成员,难免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评价,在持续的“语言软暴力”环境中,会对当事人形成伤害,或是引发当事人的抗拒,甚至当事人的有些心理问题有可能被延续、固化甚至激化。
集体指责会降低个体维持好评的心理。当集体指责时,大家通常会用一种负面的概括性的判断来否定当事人的行为,乃至于人格。集体的压力越大,当事人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受了损害,那么设法维持好评的心理也就越加淡薄。他会怎样回应这样的批评呢?很可能就在两个极端上:要么是同意——我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我的确是这样的。孩子内心接受了这样的自我定义,建立起这样的自我形象,他的自信、自尊、自爱,也就在同意中被消磨;在行为上,孩子就会消极、低落。要么就是反对——你们不对,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孩子的内心就把批评中包含的对他有价值的东西一起拒绝了,甚至会因此封闭心门,拒绝倾听,拒绝交流,在自己和集体之间砌起一道心墙;行为上,对抗、叛逆、疏离。更有甚者,会在两个极端上徘徊,陷入自我的强烈矛盾之中。
表扬有可能滋生不良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自尊感(自尊、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当多数儿童都赞赏某一个儿童的行为时,这个儿童重复这一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但表扬过多过滥可能会降低其含金量,高年级学生甚至会因此被孤立,而低年级的孩子有些会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来博取再次表扬,即使困难的任务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表扬孩子的其他优点,很可能造成,长处不发展,问题未解决。此外,集体的批评表扬造成的强烈刺激,会使学生过度看重他人评价,行为太依从他人,缺少自己的内在标准,最终不利于个体的成长。
对集体的评价影响着人们对集体的反应。人们对自己喜欢的集体会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集体的意见,对自己不喜欢的则予以消极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来自自己喜欢的集体,当事人会感到内疚、羞愧,反之,就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尤其是中小学生,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是比较重的。
被评价者对评价者动机的判断影响评价效果。如,当众表扬、集体夸赞,同伴会怎样想,怎么看?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不会多虑,反而会因为受到表扬而备受鼓舞,进步、自律的行动也有了动力,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中学生,面对大家的一致夸奖,心理反应就不再是单一的开心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这会让他们对他人的感受和心态变得敏感起来,能够依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别人的需求和喜怒哀乐。从受夸赞的学生来讲,这种敏感,也会使他们去考虑同学的情绪,脸红、心慌。有的学生照顾到同伴的情绪,意识到自我张扬的不恰当;有的学生考虑到事后,同学们会不会以此作为谈资,或是欠了人情债而备感压力;也有面对突如其来的夸赞,尤其是平时一致被师生批评否定的学生,会怀疑大家的用意与真诚。所以,既有批评,又有表扬的评价,反而因其客观性会更容易让人接纳。《一场专属于他的班会课》中,宇豪的反复与看穿老师的动机不无关系。
策略提升:
1.想清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要评价?是惩罚羞辱还是解决问题?是要通过孩子的服从、依赖与争光来满足自己的自尊需要,维持自我形象,还是对学生关注、帮助、指点、强化?教师要保持价值中立,避免情绪化;要发展自身的自我力量,不要希望由学生来支撑起自我形象的门面。
2.评价标准要多元,且有弹性。单一的评价标准很容易造成非此即彼,非好即坏。如果过于苛求,似乎只有符合某种标准才是好的,会让学生难以整合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最好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因人而异,让学生在相互积极的评价和比较中,感受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肯定自己和别人的优势,健康地发展自我。
3.评价情境的设置不可随意。允许学生自由评价,仍可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来设定集体褒贬的情境,做好准备,适时引导。比如,《“麻烦生”的优点会》,前期一周的准备,不仅让集体以发现赏识的目光给予“麻烦生”不一样的关注,而且也给了“麻烦生”准备优点的机会。
4.褒贬要与实际对等。虽然教师不应先定立场,但评价中依然要注意评价方向、关注什么的引导,不合实际的夸大与贬低,情绪化的喜欢与排斥都应该做引导。诗诗的老师,发现了群体极化的负向情绪,马上做了转向的引导。
5.提供对实际困难的援助。群体对于个体成员来说,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真正的帮助很重要。《让群体认同他》中,小成本身人际相处遇到了困难,同学说优点,并“群体约定”如何帮助他改掉缺点,让他有了一次重获认同、扬长避短的机会。
6.可以有一些变式,利用框架效应,将褒贬用适宜的“框架”包装后呈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只有20%,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80%。褒贬加框,减少了集体舆论的压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如当众不当面,背后批评兼表扬;如变贬抑为期望,变夸赞结果为欣赏过程;如评价现象而非人;如自我暴露,变众议为自省;如《创意画的妙处》(见下变式示例),把评价变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