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对颅内血流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62.39±4.15)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2.43±4.17)岁。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颅内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39.87±4.48)cm/s、(36.43±4.18)cm/s、(45.96±5.01)cm/s、(44.68±4.57)cm/s、(43.25±4.23)cm/s,均高于对照组(34.53±4.26)cm/s、(32.15±4.07)cm/s、(42.33±4.85)cm/s、(41.36±4.32)cm/s、(39.16±4.14)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与观察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可改善AIS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增加脑部血液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男同性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为制定HIV/AIDS患者随访关怀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化原则在广州市番禺区登记在册且处于可随访状态的本地户籍及现住址均在当地的艾滋病患者中,选取经男男性接触感染、18岁≤年龄≤60岁、无认知交流障碍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云原生”作为云计算时代的核心理念,以平滑迁移、快速开发以及稳定运维等技术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升级,云计算的发展也步入新的阶段。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脉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尼可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各56例。尼可地尔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53.4±5.7)岁;硝酸甘油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52.8±5.4)岁。两组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和尼可地尔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非钙化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并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157例(男74例,女83例,平均年龄72.12岁),根据CT检查分为钙化斑块组(75例)和非钙化斑块组(8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从伦理主体关系、伦理存在形式和伦理价值判断标准3个维度,分析并廓清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路径。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是指因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而产生的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负效应问题,当前主要包括人类决策自主受控、侵犯隐私、偏见和歧视加剧、安全责任划归困难与失当、破坏公平、生态失衡六大类风险。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源于技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交互,主要包括技术内生型伦理风险和技术应用型伦理风险两大生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