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题材剧中女性镜像的多维形塑

来源 :当代电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女性题材电视剧突破以往女性角色“类型化”的桎梏,多元化地展现其“独当一面”的风采,建构出具有独立人格与鲜明个性的多维女性人物形象.创作者既要走进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群体,还要分析网络平台中受众对女性角色与相关话题的互动讨论行为,真实地在女性题材剧中建构“她声音”及其独立意识.
其他文献
今年是宋步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承办的“云水襟怀——宋步云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经过精心策划筹备,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也是宋步云先生的艺术作品与相关文献首次“回到”中央美术学院,展现在美院师生和广大社会公众面前.
期刊
艺术中的变化性因素——包括所有的创造法则以及一切可能影响这些法则的运用的情感状态——是如此之多,所以对它们的研究事实上是无止境的.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艺术,每一个时代都要创造出这个时代独有的东西,每一个艺术家都会对艺术发展的进程做出改变(苏珊·朗格).当代视觉文化具有技术化、媒介化和消费化等特征.如何在民族传统文化与东西方当代文明交汇融合的大背景中弘扬民族精神、确立审美追求,我认为只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深挖民族精神,守望人与自然、与历史文明的真切联系,在传统视域中赋予其当代人文情感温度,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丰富
期刊
贡布里希的研究往往被当作符号学艺术史的对立面.然而他与很多符号学家间都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他的形象语言学是一种结构主义符号学,其不自觉的符号学研究涉及形象的再现、表现和象征等广泛领域.本文提出贡布里希是20世纪最重要的形象符号学家.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建筑教育能够促进创新力与创造力培养.在孩童时期系统地接受建筑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周围环境和自然的关注意识.近些年来,儿童建筑教育在欧洲和美国不断发展,但是我国还没有针对儿童的建筑教育.因此本文将对欧洲国家尤其是挪威和芬兰的儿童建筑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根植于我国文化土壤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建筑教育.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玩兼具审美与认知两种意义.作为审美的”玩是一种诉诸多感官、身心一如、内外谐和的感性活动.相比于西方视觉中心主义的“看”,“玩”更适合描述古代中国对于绘画艺术以及工艺美术的欣赏.与此同时,“玩”是一种完善的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内外多种认识机能均得到开发,并以协调、和谐的方式运行,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达成对知识的获取.从美育学的角度来说,“玩”既有利于培养人们“丰厚的感性”,又有利于个体从知识的储存者向知识的创造者转变.通过“玩”的活动,人成为真正的主体,涌现出独特而完整的世界.
世界经历着剧烈且深刻的变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自2015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创建了4个复合型新学科,其中包括生态危机设计专业.本文从生态危机设计学科的建设背景出发,从学科定义与定位、特色与优势、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新学科构建的过程,并以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课程为案例探讨新学科的落实路径.
黄星(以下简称“黄”):“风景-山水-风景”这个题目中两个“风景”有什么不同,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呢?其中的“山水”又包含了哪些含义?rn姚钟华(以下简称“姚”):我本人的绘画题材很丰富,很多样,近年也做过一次比较大型的综合性展览,今年又刚刚画了牛年邮票.所以这次在CGK,想集中一个主题来展示一批作品,我感觉其中一个主题就是——风景画和山水画.它们都是面对自然景物,只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画种.风景指的是西画,西方绘画表现自然,叫风景画.山水是指中国人画自然景物叫山水画.
期刊
电视剧《妈妈在等你》讲述了一个中国式大家庭所经历的聚散离合,在经过影像淬炼提取的艺术真实中,由一位平凡母亲的温情故事熨帖冷暖、抚慰人心,以年代质感勾起了国人对家的浓情思念与温暖记忆.
上海博物馆藏苏轼《刘锡敕》是一件真伪杂糅的作品.考察其内容及其文体特征,其中既有人名、官称等错误,又有不合宋代敕书体例、误用宋代文书用语处,甚而出现不见于宋代的明代文书用语,证明这些文字当为不明宋制之人所添加.故《刘锡敕》全帖104字,为不同时代的书迹.其中的苏书68字当为苏轼为中书舍人时所书之制词真迹,苏书之外的文字,标题与次行“臣上”共18字,是苏轼草制时书吏所增,其余文字则为明人妄自添加,因不明宋代文书制度,反而弄巧成拙.
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苏立文对安德烈·克罗多(Andr é Claudot,1892-1982)的评述寥寥几笔,亦不甚佳:“他至多是一名小众艺术家,而他予林风眠(1900-1991)对中国画重新探寻的影响程度也很难回答.”[1]此时,他提及了另一名画家,捷克人沃伊捷赫·齐蒂尔(Vojtech Chytil,1896-1936),将其偶然抬到了与克罗多同等的位置,甚至更高,似乎是为了消弥对这位法国先生的第一印象.但他至少举了一幅克罗多于1927年在北京创作的墨水画,[2]一名挑担者,但仅此而已.苏立文笔下的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