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园,这座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集各家之大成的山水园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享有“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丰碑,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它几度损毁、修复,饱经沧桑,却仍赫赫扬扬、屹立不倒。
退休前,我有幸在颐和园中工作了20年;退休后,我拿起相机,与颐和园的关系渐渐从“打个照面”变成了“对话谈心”,它不再只是我的“同事”,更是我朝夕相处的“伙伴”和“知音”。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在于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在于诗画的情趣和意境的含蕴。我想用镜头去传达这座皇家园林的故事,记录它的阴晴雨雪、四时更迭,同时也想通过这一帧帧永恒的美景,与大家分享我对古典园林的理解。
每次清晨来到颐和园中拍摄,我总会感慨:人类的想象力,永远无法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当太阳洒出地平线上第一缕金色,就像抛出了一个火种,一下子把大自然点燃了、唤醒了,随后,沁蓝长空之下,柳丝轻荡,桃花簌簌,天鹅游弋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万物都鲜活起来。大自然每秒都在变换着,生动而美妙,让人目不暇接。为了能拍下颐和园不同时段的美,五年来,我起早贪黑,每日都要去会会这个“老友”,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那张照片的闪电在佛香阁上空,紫色霹雳一贯到底,穿过层层乌云,倒映在昆明湖水面上。诗人李红梅赞叹这张照片:“推开乌云的阻拦,从苍穹深处纵然跃下,柔美的身影,拔出长剑,以一个决心的姿势,将大块的平静劈成两半。天与地匆匆相连,惊醒沉默的地平线。”肉眼无法留住的瞬间,在照片里舒展开了它的美,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在实践中,“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发现新的视角,反映园林中不同天时、不同视角的微妙变化,这就需要沉浸和情怀。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最美,因为那时会出现“金光穿洞”的奇观: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十七孔桥的洞壁,斜长的光影穿过桥洞,洒在湖面上,就像是桥洞内点满了明灯。但是,十七孔桥的美绝不止这一面。“金光穿洞”的片子大家都拍得雷同,缺少了艺术的个性,所以我决定拍雨中的十七孔桥,展现一座飘渺的仙岛。2020年7月9日,北京下了场大雨,那天我提前两小时等在岸边,由于穿着雨衣打着伞,只能腾出一只手拍摄,拍摄难度不小。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才有了这张“仙岛”的照片:茫茫的雨雾把其他景物都遮掩了,十七孔桥像一座梦幻方舟在仙境中摇曳,画面干净唯美。
這几年里,我拍摄了20多张十七孔桥的照片,没有一张是雷同的。春夏秋冬、雪雨阴晴、日升日落,十七孔桥景色在四季时辰中的神秘变幻都被收入了我的镜头。此外,我还做过许多新颖的尝试:细拍倒映湖中的桥墩,展示冬季波浪状的冰面向桥墩“进攻”的画面;为突出孔桥的线条感,拍摄夕阳中桥梁上的石狮望柱,明与暗的强烈对比使其看上去像一条恢弘大气的金色山脉;而被桃花掩映的十七孔桥,又可以拍出另一副清雅、窈窕的模样……因此,同一座桥,有了不同的“新意”。
近几年,随着颐和园水域治理力度的加大,昆明湖的水质越来越好,引来了不少飞禽水鸟。天鹅、白鹭、苍鹭、绿头鸭、沙秋鸭、猫头鹰、啄木鸟、小翠、大雁等都能在颐和园看到,不过我喜爱的还是?(pì)?(tī)。
经过几年的拍摄,现在我对??已像对家人一般熟悉了。这些水上小精灵,在湖水中央无人靠近的地方,演绎着它们的“一生”:相恋、嬉水、搭窝、育雏……“相恋”的它们最为可爱:两只??求爱时好像在商量事情,几秒钟后“嗖”地钻进了水里;片刻后,又突然跳出水面,挺起胸脯两相一撞,溅出水花,嘴里还叼着献爱的花草;落回水面,小??开始摆各种造型,一高一低、一左一右,游水展翅间充满灵性与活力。
除了??,北京雨燕也是我镜头下的常客。
北京雨燕的羽色并不艳丽,为黑褐色,却拥有完美的流线型体态,后弯的翅膀也细而长,活似两把镰刀。它们具有高超的飞行技巧,喜欢在建筑周围成群结队地飞舞追逐,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尤其在风雨欲来之时,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飞箭一般掠地而过。雨燕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本领,双脚却很细弱,每只爪的四趾都向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站立,也无法握住电线或树枝。高大的皇城建筑、寺庙和古塔就成为了雨燕最理想的落脚处。颐和园的廓如亭便是它们在北京的家,这里开阔高大,是繁育后代的最佳栖息地。春季,北京雨燕从南非飞越1.6万公里来到北京,在这里产卵、孵化、育雏;7月中旬,它们再飞离北京,年年如此。
每年春夏季,我都会“捎带”拍几张雨燕,为北京雨燕保护和研究提供照片。前些年,北京为了保护古建筑,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污染古建筑,在屋檐下拦起防雀网,导致北京雨燕锐减。近年来,保护古建筑和保护野生动物结合起来,防护网拆了,北京雨燕跟着又多了起来。
雨燕在北京城里漫天飞舞的景象是老北京人的记忆,人们也把它们作为古都北京的生态符号。这种自然的精灵与古老园林的互动,让动与静、古与今、天与地、人与万物,都融汇在了一起。
要拍好园林,不能使关注点脱离园林建筑本身。连续拍了几年颐和园,我有了新的体会,也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反映自然之美,更要深挖这座园林的文化内涵,并把两者结合呈现出来。因为想用镜头制造强烈的带入感和引领感,所以我的作品也开始从展现景色的宏观转向探索文化的微观,当人们回眸凝视这座园林中发生过的故事,历史的厚重感、纵深感便油然而生。
退休前,我有幸在颐和园中工作了20年;退休后,我拿起相机,与颐和园的关系渐渐从“打个照面”变成了“对话谈心”,它不再只是我的“同事”,更是我朝夕相处的“伙伴”和“知音”。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在于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在于诗画的情趣和意境的含蕴。我想用镜头去传达这座皇家园林的故事,记录它的阴晴雨雪、四时更迭,同时也想通过这一帧帧永恒的美景,与大家分享我对古典园林的理解。
尊重古典园林的自然造化奔波与守候得来“仙境”
每次清晨来到颐和园中拍摄,我总会感慨:人类的想象力,永远无法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当太阳洒出地平线上第一缕金色,就像抛出了一个火种,一下子把大自然点燃了、唤醒了,随后,沁蓝长空之下,柳丝轻荡,桃花簌簌,天鹅游弋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万物都鲜活起来。大自然每秒都在变换着,生动而美妙,让人目不暇接。为了能拍下颐和园不同时段的美,五年来,我起早贪黑,每日都要去会会这个“老友”,苦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那张照片的闪电在佛香阁上空,紫色霹雳一贯到底,穿过层层乌云,倒映在昆明湖水面上。诗人李红梅赞叹这张照片:“推开乌云的阻拦,从苍穹深处纵然跃下,柔美的身影,拔出长剑,以一个决心的姿势,将大块的平静劈成两半。天与地匆匆相连,惊醒沉默的地平线。”肉眼无法留住的瞬间,在照片里舒展开了它的美,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在实践中,“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发现新的视角,反映园林中不同天时、不同视角的微妙变化,这就需要沉浸和情怀。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最美,因为那时会出现“金光穿洞”的奇观: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十七孔桥的洞壁,斜长的光影穿过桥洞,洒在湖面上,就像是桥洞内点满了明灯。但是,十七孔桥的美绝不止这一面。“金光穿洞”的片子大家都拍得雷同,缺少了艺术的个性,所以我决定拍雨中的十七孔桥,展现一座飘渺的仙岛。2020年7月9日,北京下了场大雨,那天我提前两小时等在岸边,由于穿着雨衣打着伞,只能腾出一只手拍摄,拍摄难度不小。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才有了这张“仙岛”的照片:茫茫的雨雾把其他景物都遮掩了,十七孔桥像一座梦幻方舟在仙境中摇曳,画面干净唯美。
這几年里,我拍摄了20多张十七孔桥的照片,没有一张是雷同的。春夏秋冬、雪雨阴晴、日升日落,十七孔桥景色在四季时辰中的神秘变幻都被收入了我的镜头。此外,我还做过许多新颖的尝试:细拍倒映湖中的桥墩,展示冬季波浪状的冰面向桥墩“进攻”的画面;为突出孔桥的线条感,拍摄夕阳中桥梁上的石狮望柱,明与暗的强烈对比使其看上去像一条恢弘大气的金色山脉;而被桃花掩映的十七孔桥,又可以拍出另一副清雅、窈窕的模样……因此,同一座桥,有了不同的“新意”。
记录飞禽的“一生”??、雨燕有灵且美
近几年,随着颐和园水域治理力度的加大,昆明湖的水质越来越好,引来了不少飞禽水鸟。天鹅、白鹭、苍鹭、绿头鸭、沙秋鸭、猫头鹰、啄木鸟、小翠、大雁等都能在颐和园看到,不过我喜爱的还是?(pì)?(tī)。
经过几年的拍摄,现在我对??已像对家人一般熟悉了。这些水上小精灵,在湖水中央无人靠近的地方,演绎着它们的“一生”:相恋、嬉水、搭窝、育雏……“相恋”的它们最为可爱:两只??求爱时好像在商量事情,几秒钟后“嗖”地钻进了水里;片刻后,又突然跳出水面,挺起胸脯两相一撞,溅出水花,嘴里还叼着献爱的花草;落回水面,小??开始摆各种造型,一高一低、一左一右,游水展翅间充满灵性与活力。
除了??,北京雨燕也是我镜头下的常客。
北京雨燕的羽色并不艳丽,为黑褐色,却拥有完美的流线型体态,后弯的翅膀也细而长,活似两把镰刀。它们具有高超的飞行技巧,喜欢在建筑周围成群结队地飞舞追逐,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尤其在风雨欲来之时,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飞箭一般掠地而过。雨燕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本领,双脚却很细弱,每只爪的四趾都向前,无法在平坦的地面站立,也无法握住电线或树枝。高大的皇城建筑、寺庙和古塔就成为了雨燕最理想的落脚处。颐和园的廓如亭便是它们在北京的家,这里开阔高大,是繁育后代的最佳栖息地。春季,北京雨燕从南非飞越1.6万公里来到北京,在这里产卵、孵化、育雏;7月中旬,它们再飞离北京,年年如此。
每年春夏季,我都会“捎带”拍几张雨燕,为北京雨燕保护和研究提供照片。前些年,北京为了保护古建筑,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污染古建筑,在屋檐下拦起防雀网,导致北京雨燕锐减。近年来,保护古建筑和保护野生动物结合起来,防护网拆了,北京雨燕跟着又多了起来。
雨燕在北京城里漫天飞舞的景象是老北京人的记忆,人们也把它们作为古都北京的生态符号。这种自然的精灵与古老园林的互动,让动与静、古与今、天与地、人与万物,都融汇在了一起。
拍出颐和园的历史内涵古建有致,自成气派
要拍好园林,不能使关注点脱离园林建筑本身。连续拍了几年颐和园,我有了新的体会,也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反映自然之美,更要深挖这座园林的文化内涵,并把两者结合呈现出来。因为想用镜头制造强烈的带入感和引领感,所以我的作品也开始从展现景色的宏观转向探索文化的微观,当人们回眸凝视这座园林中发生过的故事,历史的厚重感、纵深感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