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情境的教学模式,是指为了能把学生融入到活动体验和实践中,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以达到学习、实践与感悟有机结合的目的,促进他们心智不断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总之,就是以活动为始,进而体验,然后讨论、分析,最终评估、内省的过程。因此可以有效缓解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的困顿,有利于增强中职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知识、情感与经验的最大累积。
一、体验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一起探究本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下面就以《哲学与人生》教材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章节为例,简单地谈谈本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在中职德育的授课中,教师应当根据章节的内容与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因为活动式情境的创设具有直接了当、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被引导至老师所设置的情境氛围中。例如本人在教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选择了“折一根筷子和折十双筷子”的活动情境,通过这一个简单的活动,首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让同学们亲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同时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体验后的感受,并以此为切入点导入后面的新课教学。这一活动显然是轻松的,但因为是学生自主操作,能够自然而深刻地悟出“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的道理,让他们感知到浅显易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互动合作,体验认知
所谓探究就是指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剖析整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努力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要求同学开展“各班级在文明班级评比中的具体情况”的调查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置问题和问卷调查表,并做好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最后在课堂上做简略的报告。通过这种探究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并使他们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同学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身体与思维的碰撞;没有切身的融入,就不会有深沉的顿悟。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思索,可以助力他们形成优良的思考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与意識,同时也必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与飞跃。
可见,中职德育课活动体验式教学,把课前和课中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思自省,感悟内化
在活动式的情境体验过程进行反思自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对活动体验中所收获的感想进行分析,并了解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二是认真回顾探究的历程中,自身有了哪些体会,从而主动掌控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道路,并不断的摒弃身上的弱点。
在讲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的环节:一是让他们共同思考讨论,提出符合实际的提高凝聚力的措施。二是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不正确的行为?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设置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省内化,勇于承认并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个人体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丰富与提高。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体验式情境教学主要是希望通过让学生边实践边体验,以达到在活动中不断巩固、不断延伸,从而迸发出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发展乃至他们健全人格的升华。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时候,首先点出本节的主旨,然后通过填表、评优、奖励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奋进、团结协作。当课堂进入收尾阶段时,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些课外作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悟集体主义,并把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延展,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了集体的重要性,他们有了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形成了健康的竞争意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了各种亲近社会的行为。
二、对实施“体验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有活动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未能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既没有充分的体验活动环节,也没有深入到学生当中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混乱的讨论场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导致有活动无体验、活动无价值,从而使活动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活动形式,更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把二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关联,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活动有形式无体验
按理说,活动情景式的教学体验是一种常用实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在老师的因势利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融入课堂活动中,体会整个团队的氛围与乐趣,享受思维跳跃的美妙音符。只不过有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结果导致教学流于表面形式,最终成就了少部分学生的课堂精彩,却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的融入,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上沉默的陪衬。
(三)体验情境教学方式的适用性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遇到知识要点比较多,情景内容相对复杂的时候,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是适用的,要根椐当时当地的具体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四)活动中避免“放任自流状态”
教师在创设情境和活动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体验后,应当适当地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不能在旁边无事可做,或者无动于衷,这不仅会让学生无头绪,最还会导致情景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则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充分发扬教师的组织作用,引导功能和主导地位。
一、体验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一起探究本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下面就以《哲学与人生》教材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章节为例,简单地谈谈本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在中职德育的授课中,教师应当根据章节的内容与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因为活动式情境的创设具有直接了当、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被引导至老师所设置的情境氛围中。例如本人在教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选择了“折一根筷子和折十双筷子”的活动情境,通过这一个简单的活动,首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让同学们亲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同时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出体验后的感受,并以此为切入点导入后面的新课教学。这一活动显然是轻松的,但因为是学生自主操作,能够自然而深刻地悟出“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的道理,让他们感知到浅显易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互动合作,体验认知
所谓探究就是指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剖析整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努力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要求同学开展“各班级在文明班级评比中的具体情况”的调查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置问题和问卷调查表,并做好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最后在课堂上做简略的报告。通过这种探究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并使他们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同学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身体与思维的碰撞;没有切身的融入,就不会有深沉的顿悟。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思索,可以助力他们形成优良的思考习惯,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与意識,同时也必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与飞跃。
可见,中职德育课活动体验式教学,把课前和课中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思自省,感悟内化
在活动式的情境体验过程进行反思自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对活动体验中所收获的感想进行分析,并了解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二是认真回顾探究的历程中,自身有了哪些体会,从而主动掌控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道路,并不断的摒弃身上的弱点。
在讲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设计了两个活动的环节:一是让他们共同思考讨论,提出符合实际的提高凝聚力的措施。二是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不正确的行为?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设置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省内化,勇于承认并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个人体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丰富与提高。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体验式情境教学主要是希望通过让学生边实践边体验,以达到在活动中不断巩固、不断延伸,从而迸发出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发展乃至他们健全人格的升华。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时候,首先点出本节的主旨,然后通过填表、评优、奖励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能够更加和谐奋进、团结协作。当课堂进入收尾阶段时,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些课外作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悟集体主义,并把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延展,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了集体的重要性,他们有了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主义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形成了健康的竞争意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了各种亲近社会的行为。
二、对实施“体验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有活动无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未能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既没有充分的体验活动环节,也没有深入到学生当中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混乱的讨论场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导致有活动无体验、活动无价值,从而使活动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活动形式,更要注重活动的质量,把二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关联,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活动有形式无体验
按理说,活动情景式的教学体验是一种常用实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在老师的因势利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融入课堂活动中,体会整个团队的氛围与乐趣,享受思维跳跃的美妙音符。只不过有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结果导致教学流于表面形式,最终成就了少部分学生的课堂精彩,却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的融入,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上沉默的陪衬。
(三)体验情境教学方式的适用性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遇到知识要点比较多,情景内容相对复杂的时候,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是适用的,要根椐当时当地的具体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四)活动中避免“放任自流状态”
教师在创设情境和活动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体验后,应当适当地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不能在旁边无事可做,或者无动于衷,这不仅会让学生无头绪,最还会导致情景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则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充分发扬教师的组织作用,引导功能和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