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适合浙北平原柑桔生产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方式、整枝修剪、合理施肥、防冻抗寒、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浙北地区果农柑桔种植参考。
关键词 柑桔;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浙北地区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属典型的水网平原,年最低气温达-8.9℃,是柑桔种植区的北缘。为了提高柑桔生产的安全性和实现柑桔生产的丰收,我们从1992年起开始探索适宜我县气候的生产模式,经10多年的实践,已总结出适合浙北平原柑桔生产的密植早产丰产栽培技术,并实现连年高产、稳产。据测定,盛产期果园一般产量可稳定在60~75 t/hm2,产值可达9万元/hm2以上。在该模式的推广下,我县的柑桔生产面积也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达202.73hm2,投产面积133.8hm2,总产量6 427t。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由于柑桔性喜温暖,耐寒性较差,故果园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河、大湖,以便充分利用水系的小气候调节能力,为果树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我县北部地区因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大,故较有利于柑桔生产的发展。
2品种选择
浙北平原的极端最低气温可达-8℃以下,一般柑桔品种均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冻害,为防止出现严重冻害甚至死亡,应选择抗寒性强、成熟早的兴津、宫川等无核桔为主栽品种。这2个品种在我县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寒性,且果形较大,平均单果重120~130g,肉质细嫩,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品质较佳,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是目前我县大力推广和发展的品种。
3栽培方式
采用密植栽培的方式,即株行距2m×3m,每大穴丛栽3株(呈三角形种植,间距0.3~0.4m左右),在传统栽植1 650株/hm2的基础上,加密2倍,达4 950株/hm2。采用该模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早1~2年投产,提早1~2年进入盛产期,第4年产量可达到22.5~30.0t/hm2,第6年即进入盛产期,产量可达52.5t/hm2左右,第8~10年产量可稳定在60~75 t/hm2,比传统模式产量提高30t/hm2左右,实现了早投产、早丰产;另外,这一模式还可利用密植优势减轻冻害的发生。
柑桔密植栽培模式在管理上并不比传统种植模式复杂、费力,通过矮化、密植栽培,在果园成林后,反而更利于修剪、管理和采摘操作。每大穴种3株的丛栽方法,可以以数量的优势提高产量,还可避免大小年发生。3株树采取轮流结果,可使其营养生长得到平衡,适宜于浙北平原地区栽植。
4整枝修剪
柑桔密植栽培技术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利用数量优势可轮流重挂果和休息,以轮休来调整树体营养,确保来年的果树产量,达到优质稳产、高产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在管理上要根据抑强扶弱原则进行修剪和养护,注意保证弱小植株的生长空间。具体为:修剪整枝去除强旺枝组,为衰弱枝预留出发展空间;疏果时采取对强旺植株多留不疏,加大留果量,细弱植株则少留多疏,减轻负载,通过果实和枝条的比例来调节树体营养分配,促进强旺株的生殖生长和侧重细弱株的营养生长,以保持各植株间的生长均势。
5合理施肥
为确保柑桔的优质高产,科学合理的施肥较为关键。由于柑桔需肥量较大,一般盛果期大树以施有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配施一定的追肥。全年实行施肥2~3次,1次是催芽肥,在春季天气转暖、柑桔萌芽前7~14d施入,促使春梢抽发整齐,生长健壮,延迟老叶脱落。一般施腐熟有机肥60~75t/hm2,加过磷酸钙375~750kg、硫酸钾75kg;1次是壮果肥,在生理落果停止后的7月份施入,施复合肥225~375 kg/hm2。为了防止和减轻冻害,根据10多年的施肥经验,一般以不施采后肥为佳。另外,在生长期间适当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并根据树势适当增施微量元素,以满足柑桔的生长和高产需要。
6防冻抗寒
为防止冻害或严重冻害的发生,应在果园四周营建防风林带。防风林以常绿或常绿与落叶相混交的乔木为主,树种宜选珊瑚树(法国冬青)、女贞等抗寒的常绿乔木和水杉、池杉等高大的落叶乔木树种。防风林的建设可有效改善桔园小气候,减小大风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对柑桔幼树,在寒潮来临前还应采用稻草包扎桔树,以减轻冻害和保护幼树,待春暖后再行拆除。
7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柑桔常见的病虫害有疮痂病、炭疽病、蚧壳虫、蚜虫、潜叶蛾、黑刺粉虱、红蜘蛛等。疮痂病和炭疽病都是真菌性病害,危害新梢、叶片和果实,病菌均在病梢和病叶上越冬。防治方法:除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源外,生长季节可使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保护新梢及幼果。蚧壳虫用蚧宝1 000~1 500倍液,蚜虫、潜叶蛾和黑刺粉虱用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和吡虫啉1 500倍液,红蜘蛛用73%克螨特2 000~3 000倍液防治。
关键词 柑桔;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浙北地区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属典型的水网平原,年最低气温达-8.9℃,是柑桔种植区的北缘。为了提高柑桔生产的安全性和实现柑桔生产的丰收,我们从1992年起开始探索适宜我县气候的生产模式,经10多年的实践,已总结出适合浙北平原柑桔生产的密植早产丰产栽培技术,并实现连年高产、稳产。据测定,盛产期果园一般产量可稳定在60~75 t/hm2,产值可达9万元/hm2以上。在该模式的推广下,我县的柑桔生产面积也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达202.73hm2,投产面积133.8hm2,总产量6 427t。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由于柑桔性喜温暖,耐寒性较差,故果园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河、大湖,以便充分利用水系的小气候调节能力,为果树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我县北部地区因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大,故较有利于柑桔生产的发展。
2品种选择
浙北平原的极端最低气温可达-8℃以下,一般柑桔品种均会遭受一定程度的冻害,为防止出现严重冻害甚至死亡,应选择抗寒性强、成熟早的兴津、宫川等无核桔为主栽品种。这2个品种在我县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寒性,且果形较大,平均单果重120~130g,肉质细嫩,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品质较佳,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是目前我县大力推广和发展的品种。
3栽培方式
采用密植栽培的方式,即株行距2m×3m,每大穴丛栽3株(呈三角形种植,间距0.3~0.4m左右),在传统栽植1 650株/hm2的基础上,加密2倍,达4 950株/hm2。采用该模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早1~2年投产,提早1~2年进入盛产期,第4年产量可达到22.5~30.0t/hm2,第6年即进入盛产期,产量可达52.5t/hm2左右,第8~10年产量可稳定在60~75 t/hm2,比传统模式产量提高30t/hm2左右,实现了早投产、早丰产;另外,这一模式还可利用密植优势减轻冻害的发生。
柑桔密植栽培模式在管理上并不比传统种植模式复杂、费力,通过矮化、密植栽培,在果园成林后,反而更利于修剪、管理和采摘操作。每大穴种3株的丛栽方法,可以以数量的优势提高产量,还可避免大小年发生。3株树采取轮流结果,可使其营养生长得到平衡,适宜于浙北平原地区栽植。
4整枝修剪
柑桔密植栽培技术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利用数量优势可轮流重挂果和休息,以轮休来调整树体营养,确保来年的果树产量,达到优质稳产、高产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在管理上要根据抑强扶弱原则进行修剪和养护,注意保证弱小植株的生长空间。具体为:修剪整枝去除强旺枝组,为衰弱枝预留出发展空间;疏果时采取对强旺植株多留不疏,加大留果量,细弱植株则少留多疏,减轻负载,通过果实和枝条的比例来调节树体营养分配,促进强旺株的生殖生长和侧重细弱株的营养生长,以保持各植株间的生长均势。
5合理施肥
为确保柑桔的优质高产,科学合理的施肥较为关键。由于柑桔需肥量较大,一般盛果期大树以施有机肥为主,并在生长期配施一定的追肥。全年实行施肥2~3次,1次是催芽肥,在春季天气转暖、柑桔萌芽前7~14d施入,促使春梢抽发整齐,生长健壮,延迟老叶脱落。一般施腐熟有机肥60~75t/hm2,加过磷酸钙375~750kg、硫酸钾75kg;1次是壮果肥,在生理落果停止后的7月份施入,施复合肥225~375 kg/hm2。为了防止和减轻冻害,根据10多年的施肥经验,一般以不施采后肥为佳。另外,在生长期间适当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次,并根据树势适当增施微量元素,以满足柑桔的生长和高产需要。
6防冻抗寒
为防止冻害或严重冻害的发生,应在果园四周营建防风林带。防风林以常绿或常绿与落叶相混交的乔木为主,树种宜选珊瑚树(法国冬青)、女贞等抗寒的常绿乔木和水杉、池杉等高大的落叶乔木树种。防风林的建设可有效改善桔园小气候,减小大风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对柑桔幼树,在寒潮来临前还应采用稻草包扎桔树,以减轻冻害和保护幼树,待春暖后再行拆除。
7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柑桔常见的病虫害有疮痂病、炭疽病、蚧壳虫、蚜虫、潜叶蛾、黑刺粉虱、红蜘蛛等。疮痂病和炭疽病都是真菌性病害,危害新梢、叶片和果实,病菌均在病梢和病叶上越冬。防治方法:除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源外,生长季节可使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保护新梢及幼果。蚧壳虫用蚧宝1 000~1 500倍液,蚜虫、潜叶蛾和黑刺粉虱用1.8%阿维菌素2 000~3 000倍液和吡虫啉1 500倍液,红蜘蛛用73%克螨特2 000~3 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