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型教学是以其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容知识和技能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或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乐于且易于参加任务型教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传授方法,它的核心就是“用语言做事情(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它把语言应用的基础理念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简而言之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给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调“此次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避免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真正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情感和策略。”当然,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标准》提出的目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理念
1.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目前我们正处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所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开展任务型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
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树立正确教师观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两个角色,即主讲和指挥。课堂过程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学生的思路受教师思路的严格控制。而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任务刺激学生学习,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教师在不同阶段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同时还应该是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激励者、观察者和监控者。
3. 树立正确的教学模式
多年来,“3P教学模式”(呈现,实践,产出)和“五步教学法”(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某个语言点展开的。教师可以预知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任务活动不是机械的语言操练,而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二、博采众家之长
1. 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任务型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爱好。每一类知识,每一种爱好都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都会对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应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还应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博览群书,经常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知识宽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博学悦教的综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容易得到学生的钦佩,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
2. 拓展教学资源的渠道
《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地利用其他课外资源。”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中的信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的加入一些最新的、热点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活动密切相关的任务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们乐于投入到活动之中。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杂志,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资源渠道,还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了。
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1. 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体现素质教育
语言学习不仅指学习语言本身,还指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负担,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自尊和自信,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见解,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创造出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注重课外活动
任务型教学原则之一就是力求真实性。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或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乐于参加到任务型教学活动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新年前夕,学生常热衷于给老师、同学送贺卡。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学生给朋友写信、填贺卡、发电子邮件等。另外,有些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教师可以用英文歌曲演唱会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个任务的实施都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任务会有不同的群体,但只要教师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全体学生都会有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四、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1.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标准》中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任务型教学的落实需要教师终生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用自己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学生。”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的教学(cultural background)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对于这些background应该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事先安排学习资料,并加以选择。每天安排学生读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background article,这种阅读不是占用时间而是拓展知识面,加强文化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真正的英语能力。
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应该具备教师意识和科研能力。这里谈的科研能力主要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对象积极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活动。这既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需要。教师平时需要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积累并加以反思,最后加以总结,形成文字,从而对以后的工作起到指导的作用。
总之,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应多让学生运用英语,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任务型教学要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抓住机遇,改变观念,提高自我,与学生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传授方法,它的核心就是“用语言做事情(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它把语言应用的基础理念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简而言之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给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调“此次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避免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真正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情感和策略。”当然,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标准》提出的目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理念
1.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目前我们正处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所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新课标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开展任务型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
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树立正确教师观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两个角色,即主讲和指挥。课堂过程的一切活动都是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学生的思路受教师思路的严格控制。而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任务刺激学生学习,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教师在不同阶段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同时还应该是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激励者、观察者和监控者。
3. 树立正确的教学模式
多年来,“3P教学模式”(呈现,实践,产出)和“五步教学法”(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某个语言点展开的。教师可以预知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任务活动不是机械的语言操练,而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二、博采众家之长
1. 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
任务型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学识和广泛的爱好。每一类知识,每一种爱好都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都会对任务的完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应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还应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博览群书,经常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身知识宽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博学悦教的综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容易得到学生的钦佩,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
2. 拓展教学资源的渠道
《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地利用其他课外资源。”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中的信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的加入一些最新的、热点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活动密切相关的任务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们乐于投入到活动之中。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报纸杂志,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学资源渠道,还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了。
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1. 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体现素质教育
语言学习不仅指学习语言本身,还指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理解和表达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负担,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自尊和自信,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见解,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创造出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开展。
2.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注重课外活动
任务型教学原则之一就是力求真实性。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或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乐于参加到任务型教学活动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新年前夕,学生常热衷于给老师、同学送贺卡。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学生给朋友写信、填贺卡、发电子邮件等。另外,有些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教师可以用英文歌曲演唱会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个任务的实施都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任务会有不同的群体,但只要教师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全体学生都会有参与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四、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1.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标准》中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任务型教学的落实需要教师终生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用自己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来带动学生。”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的教学(cultural background)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对于这些background应该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事先安排学习资料,并加以选择。每天安排学生读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background article,这种阅读不是占用时间而是拓展知识面,加强文化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真正的英语能力。
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在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应该具备教师意识和科研能力。这里谈的科研能力主要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与对象积极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活动。这既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需要。教师平时需要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进行积累并加以反思,最后加以总结,形成文字,从而对以后的工作起到指导的作用。
总之,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应多让学生运用英语,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任务型教学要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抓住机遇,改变观念,提高自我,与学生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