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宝山区淞南地区的王阿姨一直患有高血压和高血糖,与家庭医生签约后,她就成了医生的关注对象。而王阿姨与医生的交流则是通过一个平板电脑,有需要时打开操作软件呼叫医生,医生就会及时上线提供诊疗意见,构建了“规范服务+智能技术+闭环管理”的创新智慧家床服务模式。
这一切,都有赖于宝山区在全市率先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理念建立的家庭病床,将智慧养老纳入“一网统管”之中,彰显服务的温度。原来家庭医生2个礼拜上门查房1次,现在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每个礼拜不少于2~3次的视频查房,甚至可以每天跟患者在视频上见面,从而提高了家庭病床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体式生命体征量测仪器,患者可实时了解自身体征及病史信息,实现健康自我管理,也便于医生更好地知晓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家庭病床作为医院床位的补充形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家庭医生面对面交流病情,提供十余个种类服务项目,以老年病、慢性病和康复性疾病为服务重点,实现院内外全过程的协同诊疗服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了医疗费用成本。
除了家庭病床,宝山区的城运“一网统管”平台也接入“长护险”管理系统,区域内4家规模较大、长护险护理老人及护理人员较多的机构,已探索运用实时定位和无感知签到设备精准监管护理员的服务情况,并可通过大屏视频通话技术随时抽查护理质量、服务回访等问题,为3 800余名长护险护理老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另外,针对城市治理中小区停车难、高峰时段交通堵塞等难点问题,宝山城运“一网统管”开始发力,致力破解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大华社区是宝山人口密度较高的居住区,有38个居委、53个小区、常住人口约16万。大华虎城智慧商圈App增加错峰停车预订项目,为周边居民与消费者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查询与车流量诱导信息,提供了2 500多个停车位,开设了“单次停车”、“全日包停车”等多种停车服务模式,缓解了周边居民7 000多辆车夜间停放问题。
在宝山区城运中心,12345市民热线、110报警、120急救三条民生热线充分汇聚,20 771路城市視频监控、一批新型物联网感知终端实时感知着城市脉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和城市安全等26个应用场景深化智慧治理,320多项城市运行体征数据见证着群众在宝山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宝山区构建形成一个区级+14个街镇级城运“一网统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精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问题处置的速度、服务温度、覆盖的广度和基层赋能的力度不断刷新提质,2020年已处置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案件146.5万件,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呼兰路地铁站北侧,共享单车占道停放,速核查!”一条派单指令迅速从区城运中心政务微信群发出。正在城运平台视频轮巡的工作人员发现,地铁1号线呼兰路北侧附近的地面人行道上,共享单车逐步堆积、占道停放,造成地铁站1号出入口堵塞、阻碍行人通行。
3 min后,在街面附近的专职巡查员回复:到达现场!清运积压单车、引导规范停放、维护现场秩序和纠正违停行为等工作随即有序开展。从线上派单到线下处置再到线上结案,管理闭环运行链条完整且紧凑,处置过程仅用了10 min。
依靠系统的“智脑”加上工作人员的“人脑”,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同治理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事件的处置速度,依托“一网统管”,推进“五最”在宝山更多领域的真正落地,“在最低的层级、最早的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取得综合效应最佳”。
2020年下半年,“一网统管”赋能的基础不断夯实。建立“高承载”的区、街镇政务外网,实现区政务外网核心带宽从10 G升级为100 G,网络承载能力提升10倍,建成“一网双平面”(视频面、数据面)政务网络高速链路。依托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对上打通市大数据中心,横向汇聚共享各委办局政务数据,为街镇提供了充分的市级、区级共享数据资源池。目前,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已汇聚规划资源、建设交通、生态环境、住房保障、水务、气象、卫生健康和民政等各单位42个数据库表100余个指标,累计共享数据约56.5万次。
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充分利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助推治理模式的转变。宝山区的城运“一网统管”工作,通过数据赋能,增效治理,带动着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结合型转变,由传统经验型向大数据支撑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下一阶段,宝山将全面加大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力度,按照“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围绕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进一步加快推进城运“一网统管”的迭代升级,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奋力探索,部署更多实战管用的应用场景,实现城市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来源:东方网)
这一切,都有赖于宝山区在全市率先应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理念建立的家庭病床,将智慧养老纳入“一网统管”之中,彰显服务的温度。原来家庭医生2个礼拜上门查房1次,现在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每个礼拜不少于2~3次的视频查房,甚至可以每天跟患者在视频上见面,从而提高了家庭病床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体式生命体征量测仪器,患者可实时了解自身体征及病史信息,实现健康自我管理,也便于医生更好地知晓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家庭病床作为医院床位的补充形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家庭医生面对面交流病情,提供十余个种类服务项目,以老年病、慢性病和康复性疾病为服务重点,实现院内外全过程的协同诊疗服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了医疗费用成本。
除了家庭病床,宝山区的城运“一网统管”平台也接入“长护险”管理系统,区域内4家规模较大、长护险护理老人及护理人员较多的机构,已探索运用实时定位和无感知签到设备精准监管护理员的服务情况,并可通过大屏视频通话技术随时抽查护理质量、服务回访等问题,为3 800余名长护险护理老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另外,针对城市治理中小区停车难、高峰时段交通堵塞等难点问题,宝山城运“一网统管”开始发力,致力破解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大华社区是宝山人口密度较高的居住区,有38个居委、53个小区、常住人口约16万。大华虎城智慧商圈App增加错峰停车预订项目,为周边居民与消费者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查询与车流量诱导信息,提供了2 500多个停车位,开设了“单次停车”、“全日包停车”等多种停车服务模式,缓解了周边居民7 000多辆车夜间停放问题。
在宝山区城运中心,12345市民热线、110报警、120急救三条民生热线充分汇聚,20 771路城市視频监控、一批新型物联网感知终端实时感知着城市脉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和城市安全等26个应用场景深化智慧治理,320多项城市运行体征数据见证着群众在宝山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宝山区构建形成一个区级+14个街镇级城运“一网统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精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问题处置的速度、服务温度、覆盖的广度和基层赋能的力度不断刷新提质,2020年已处置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案件146.5万件,全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正在形成。
“呼兰路地铁站北侧,共享单车占道停放,速核查!”一条派单指令迅速从区城运中心政务微信群发出。正在城运平台视频轮巡的工作人员发现,地铁1号线呼兰路北侧附近的地面人行道上,共享单车逐步堆积、占道停放,造成地铁站1号出入口堵塞、阻碍行人通行。
3 min后,在街面附近的专职巡查员回复:到达现场!清运积压单车、引导规范停放、维护现场秩序和纠正违停行为等工作随即有序开展。从线上派单到线下处置再到线上结案,管理闭环运行链条完整且紧凑,处置过程仅用了10 min。
依靠系统的“智脑”加上工作人员的“人脑”,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同治理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事件的处置速度,依托“一网统管”,推进“五最”在宝山更多领域的真正落地,“在最低的层级、最早的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取得综合效应最佳”。
2020年下半年,“一网统管”赋能的基础不断夯实。建立“高承载”的区、街镇政务外网,实现区政务外网核心带宽从10 G升级为100 G,网络承载能力提升10倍,建成“一网双平面”(视频面、数据面)政务网络高速链路。依托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对上打通市大数据中心,横向汇聚共享各委办局政务数据,为街镇提供了充分的市级、区级共享数据资源池。目前,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已汇聚规划资源、建设交通、生态环境、住房保障、水务、气象、卫生健康和民政等各单位42个数据库表100余个指标,累计共享数据约56.5万次。
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充分利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助推治理模式的转变。宝山区的城运“一网统管”工作,通过数据赋能,增效治理,带动着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结合型转变,由传统经验型向大数据支撑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下一阶段,宝山将全面加大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力度,按照“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围绕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进一步加快推进城运“一网统管”的迭代升级,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奋力探索,部署更多实战管用的应用场景,实现城市治理更精细、更智慧。(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