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 宝应 225800)
摘 要:语文教材文学主题的文章较多,学生不仅要多涉猎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在作品解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性;人文性;主题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1-01
由于不同地区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在教材中设计的儿童文学作品篇目也不同。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工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题材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天然性
儿童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接轨。学生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变的题材构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层次。童话世界是充满启发性的,教师不要低估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蒙作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亲近学生实际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写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学生往往会被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怀着一种好奇心去阅读,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把其中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章节进行整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树木的一生》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小树苗的生长过程和最终悲惨的际遇,而没有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揭示的主要内涵。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發现文中的重要段落和重要语句。在阅读中领略作品的真情实感,在有效解读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本质解读更加深入。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锻造。很多关于自然和成长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提升是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多注重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性,把固定主题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分明,人文性得到强化和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特点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所体现,教师要从具体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筛选,秉持人文主义素养的教育目的,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五册和第十册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关于自然的,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和《冰花》等,二年级下册的《蚕姑娘》,三年级上《小稻秧脱险记》《东方明珠》,五年级上的《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六年级的《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自然主题的文学作品解读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可以从书面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层次得以深化。而在学习一些成长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如一年级下的《骑牛比赛》,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和《梅兰芳学艺》,三年级下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下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更是加强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从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文章中选取相关段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在五年级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主人公和祖父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可以直面自己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使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得以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对语文教材文学主题进行探究能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其中的文学作品对于早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学习素养栖息的港湾,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轶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略论儿童文学课程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4).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 要:语文教材文学主题的文章较多,学生不仅要多涉猎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在作品解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性;人文性;主题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31-01
由于不同地区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在教材中设计的儿童文学作品篇目也不同。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工作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教师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其他题材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天然性
儿童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的认知方式有效接轨。学生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多变的题材构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理解层次。童话世界是充满启发性的,教师不要低估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启蒙作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亲近学生实际生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写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学生往往会被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怀着一种好奇心去阅读,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去挖掘作品的内涵,把其中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章节进行整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树木的一生》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过多地关注小树苗的生长过程和最终悲惨的际遇,而没有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揭示的主要内涵。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發现文中的重要段落和重要语句。在阅读中领略作品的真情实感,在有效解读中感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本质解读更加深入。
二、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内涵的培养
儿童文学作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锻造。很多关于自然和成长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提升是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多注重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性,把固定主题的作品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分明,人文性得到强化和重视。人文性的教育特点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所体现,教师要从具体选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进行筛选,秉持人文主义素养的教育目的,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第五册和第十册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关于自然的,如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和《冰花》等,二年级下册的《蚕姑娘》,三年级上《小稻秧脱险记》《东方明珠》,五年级上的《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六年级的《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自然主题的文学作品解读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可以从书面语言和教师的口头语言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自己学习和理解的层次得以深化。而在学习一些成长励志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如一年级下的《骑牛比赛》,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和《梅兰芳学艺》,三年级下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年级上的《徐悲鸿励志学画》,四年级下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更是加强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从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的文章中选取相关段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在五年级下《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主人公和祖父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学习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亲情的热爱。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可以直面自己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变成更加强大的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使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主题得以深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对语文教材文学主题进行探究能深层次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其中的文学作品对于早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教师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对文学作品的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到最符合自己学习素养栖息的港湾,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轶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略论儿童文学课程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4).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