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1:
小健的在学校加强接种了水痘疫苗,接种后一天,小健开始有发热的反应,浑身有小红包出现。父母带他到北京儿童医院看了晚间急诊,大夫确诊为水痘。小健和爸爸妈妈都不明白,水痘疫苗本来是预防生水痘的,可为什么反而引发了疾病的发生呢?
案例2:
可爱健康的东东在8个月的时候按照免疫规划注射了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3天后,东东发烧了。家里人猜测可能是感冒,可是东东除了发热没有任何别的症状。到医院验了血,白血球并不高,说明也不是细菌感染。又过了2天,东东开始浑身发疹子,密密麻麻越出越多。医院怀疑是婴儿急疹,可是1个月前,这病已经生过了。直到疹子出完、热也退了,家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疹子退后,东东光滑的小身体上流下来一些肤色的小麻点。家人怀疑可能是疫苗引发的麻疹。他们的怀疑有道理吗?
用人工的免疫手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人类同传染病做斗争中所取得的最卓越的成就。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
我国自1978年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开展免疫规划以来,相继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四种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在2000年实现了证实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脊灰、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2002年我国又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至2006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1%以下。2007年,我国再将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和甲肝等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加强了传统免疫规划工作,多数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人能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获得了针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但对人的机体而言,疫苗毕竟是异种物质,在进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极个别人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反应之外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方面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受种者自身的体质有关。目前,没有一种疫苗的接种是绝对安全的,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少见或罕见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反应,常被称为“正常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后出现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或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对机体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功能障碍。一般反应的病情轻微,恢复较快,多在1~2天内恢复,通常不需要临床处置。
另一种是异常反应,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和功能损害,其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但发生极为罕见。不同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有所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研究发现,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00/100万剂、1~700/100万剂、2/100万剂;乙肝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2/100万剂;含麻疹类疫苗引起的热性惊厥、血小板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00万剂、33/100万剂、1~50/100万剂。破伤风疫苗引起的臂丛神经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10/100万剂和1~6/100万剂等。由此可见,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还是极低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疫苗的因素、疫苗使用的因素和受种者本身因素等各个方面。疫苗的抗原蛋白、制备疫苗时添加的附加物、受种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免疫状况等都是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按其发生机制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两类,两者有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同时出现或伴随出现,有时有些反应有互为因果,如疫苗作为一种异种蛋白,进入体内后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出现局部的红肿,同时作为热原,也可能会使部分人出现发热反应。发热、炎症反应等都属于非特异性反应。与疫苗本分特性相关的,如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过敏性反应,属于特异性反应。疫苗中的蛋白成分、辅料、附加物等进入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免疫性反应,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等皮肤、粘膜表现的过敏反应等。
最常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混淆的是预防接种后出现的偶合症。偶合症是受种者正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生或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剂次越多,基础疾病发病率越高,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出现几率就越大。如按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0.7‰推算,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1600万,其中约17万名新生儿死亡,平均到每天也有400多名。而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免疫程序,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果接种率为75%,那么就有约300多名儿童可能在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出现偶合死亡,这些偶合死亡病例其实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预防接种无关。因此,只要基础疾病存在或处于疾病潜伏期,偶合症在预防接种中很难避免。
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的主要措施为接种医生通过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情况,以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因此,在接种疫苗之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应将受种者的身体状况如实告知接种医生,以便接种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而对于出现的反应是否是偶合症,只有通过详细的调查和专家的诊断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健的在学校加强接种了水痘疫苗,接种后一天,小健开始有发热的反应,浑身有小红包出现。父母带他到北京儿童医院看了晚间急诊,大夫确诊为水痘。小健和爸爸妈妈都不明白,水痘疫苗本来是预防生水痘的,可为什么反而引发了疾病的发生呢?
案例2:
可爱健康的东东在8个月的时候按照免疫规划注射了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3天后,东东发烧了。家里人猜测可能是感冒,可是东东除了发热没有任何别的症状。到医院验了血,白血球并不高,说明也不是细菌感染。又过了2天,东东开始浑身发疹子,密密麻麻越出越多。医院怀疑是婴儿急疹,可是1个月前,这病已经生过了。直到疹子出完、热也退了,家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疹子退后,东东光滑的小身体上流下来一些肤色的小麻点。家人怀疑可能是疫苗引发的麻疹。他们的怀疑有道理吗?
用人工的免疫手段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人类同传染病做斗争中所取得的最卓越的成就。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
我国自1978年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开展免疫规划以来,相继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四种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在2000年实现了证实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脊灰、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2002年我国又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至2006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1%以下。2007年,我国再将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和甲肝等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加强了传统免疫规划工作,多数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人能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获得了针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但对人的机体而言,疫苗毕竟是异种物质,在进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极个别人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反应之外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方面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受种者自身的体质有关。目前,没有一种疫苗的接种是绝对安全的,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少见或罕见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反应,常被称为“正常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后出现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或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对机体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功能障碍。一般反应的病情轻微,恢复较快,多在1~2天内恢复,通常不需要临床处置。
另一种是异常反应,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和功能损害,其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但发生极为罕见。不同疫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有所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疫苗的异常反应研究发现,卡介苗引起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00/100万剂、1~700/100万剂、2/100万剂;乙肝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2/100万剂;含麻疹类疫苗引起的热性惊厥、血小板减少、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00万剂、33/100万剂、1~50/100万剂。破伤风疫苗引起的臂丛神经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10/100万剂和1~6/100万剂等。由此可见,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还是极低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疫苗的因素、疫苗使用的因素和受种者本身因素等各个方面。疫苗的抗原蛋白、制备疫苗时添加的附加物、受种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免疫状况等都是发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按其发生机制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两类,两者有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同时出现或伴随出现,有时有些反应有互为因果,如疫苗作为一种异种蛋白,进入体内后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出现局部的红肿,同时作为热原,也可能会使部分人出现发热反应。发热、炎症反应等都属于非特异性反应。与疫苗本分特性相关的,如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过敏性反应,属于特异性反应。疫苗中的蛋白成分、辅料、附加物等进入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免疫性反应,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等皮肤、粘膜表现的过敏反应等。
最常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混淆的是预防接种后出现的偶合症。偶合症是受种者正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尚未发生或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剂次越多,基础疾病发病率越高,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出现几率就越大。如按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0.7‰推算,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1600万,其中约17万名新生儿死亡,平均到每天也有400多名。而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免疫程序,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果接种率为75%,那么就有约300多名儿童可能在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出现偶合死亡,这些偶合死亡病例其实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预防接种无关。因此,只要基础疾病存在或处于疾病潜伏期,偶合症在预防接种中很难避免。
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偶合症的主要措施为接种医生通过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情况,以掌握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因此,在接种疫苗之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应将受种者的身体状况如实告知接种医生,以便接种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而对于出现的反应是否是偶合症,只有通过详细的调查和专家的诊断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