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改革须回归教学本质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语:近年来,高考改革、核心素养、综合素质评价、选科、走班、生涯规划指导等,都是关于高中教育改革的“热词”。但作为教育核心阵地的高中教学问题,在有关高中教育改革的话语体系中,似乎逐渐被湮没了。教学作为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过程,在高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究竟应如何定位?高中教学面临怎样的困境与问题?是否通过改变高考制度,或者设计好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就能达到高中教育的理想彼岸?
  教学:高中教育不可缺失的“关键过程”
  目前有关高中教育改革的举措,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只要做好高考改革的设计,必定会通过评价方式、命题改革等倒逼高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如走班教学;二是通过顶层设计好高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必定会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改变,如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如果把教育系统中的《课程标准》、教材、教育投入等作为教育的“输入”,高考、评价等作为教育的“输出”,那么教学、教师等就是教育的“过程”。显然,目前关于高中教育改革的两种思路,高考改革是“输出控制”思路,《课程标准》修订是“输入控制”思路。这两种思路都把教师教学这一“关键过程”,作为“被动改变”和“被迫改变”的环节,将教师更多地作为被动执行者。
  这样的改革思路有一定的道理,也在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考设计的出发点再好,如果现实教学中教师根本没有时空,没有能力来开展理想的走班教学、选科指导,那高考的初衷能够达成吗?《课程标准》设计得再先进,教材设计得再完美,体现的是少数精英的理想,如果无法植根实践土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依然很传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各种改革理想可能落实吗?显然这两种改革思路都无法绕开教学、教师等关键的过程因素。
  从教育质量管理的角度说,要越来越意识到应从“输入管理”“输出管理”到“过程管理”“全面管理”。教育最终质量的保证,体现在标准的建立、管理控制的规范程度以及各阶段的所有工作环节。如果说计划是基础,质量是目标,那么过程就是中心和关键。因此,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不是通过检查、评估来实现的。高中教育必须充分重视教学这一关键过程,教学应遵循自身规律、基于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进行主动改变。
  充分保障高中教学时空,警惕“以考代教”“以评代教”
  教学的问题,能够反映教学自身和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但必须承认的是,许多教学自身的困境,有时折射的是教学之外的问题。目前高中阶段学生日常的作业多是完成各种模拟卷、测试卷。但比高中学生作业时间长、学业负担重更为严峻的另一现象是,本应进行师生合作、交流、探究的高中课堂教学,日益变成考试时间、讲评试卷时间。教学过程演变为考评过程,“以考代教”“以评代教”成为司空见惯的高中教学形态。一些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不敢按照《课程标准》的课时要求开展教学,新课教学的比例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某些考题的解法,盲目地进行总结,形成一些机械又未必科学的规律。高中的教学本质正在被逐步弱化,高中教育成为逐步丧失教学过程的教育,俨然成为“只有考试和评价的教育”。
  一方面,高中教學过程被异化为“考试评价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时空被大幅度压缩,高中教学呈现出“大容量”“高难度”“抢进度”的特征,导致教学的育人价值难以发挥。新高考改革制度中设计了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和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由于学生在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中基本上能获满分,所以学校大量压缩基础性课程课时,把时间用在进行等级性考试内容的学习上。由于高考门类多、考试战线长等,为了在高考竞争中获胜,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复习迎考时间,大量压缩新授课的教学时间,不仅让新授内容无法深入开展,也让师生在课堂上失去深入交流的时空。由于教学时空被极度压缩,高中教学中出现各种违背教学本质的现象: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压力,对许多内容反复训练和重复讲解,忽略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耐心……对课程改革倡导的有助于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研究性任务、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不少学校和教师认为“费时费力”而减少或取消。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朱邦芬认为的一样,随着课程难度下降,学生获得高分更加依赖细心、记忆力和勤奋程度,为此学生的大量时间耗费在“刷题”上,即反复做各种类型的模拟试题直至熟练,更多地靠“死记硬背”。“特别是高三整整一年的复习和模拟考试,使得不少真心喜欢科学、有天分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都消磨殆尽,由此产生的厌学情绪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研究生时期,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生是依靠教学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依靠评价评出来的。目前高中教育“以评价为主要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本质。高中教育迫切需要还给师生教学的时空,还给师生交流对话、共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有能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空。只有给予师生真正的学习时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没有时间保障的教学,何谈核心素养的发展?多教学,少评价,应成为高中教育重要的回归之路。开展怎样的教学,远比研究怎样的评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选科与走班教学,需要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高考制度大大增强了学生选科组合的多样性。上海高考方案为6选3,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浙江为7选3,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由于学生选择和需求的多样化,走班教学应运而生。从本质上说,多样化的选科方式,强调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走班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手段和形式,不是目的本身。
  选科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新高考制度中,增加选考科目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加综合全面地发展。但从2017年上海高考的实际选考结果来看,不少学校和学生选择什么学科,并不是把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关注“博弈理论”,关注如何减少高三并行考试学科等因素。比如,2017年上海地理学科选考学生数远远超出预期,主要原因是可以在高二完成地理学科等级性考试,减少高三高考并行考试学科数,并非出自学生真实的兴趣考虑。   学校需要为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选科指导的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这种专业指导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学科教师在学业、思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不是单纯的职业测量分析或心理测量分析,而是能够综合学生学习、性格、爱好、未来发展倾向等方面的因素,指导他们认识自己,进行课程选择、志愿填写,解决学习困难,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等的专业指导教师。在美国的高中学校,教师有不同的“专业指导”角色,如学生顾问(counselor)、心理学顾问(psychologist)、干预性教师(intervention teacher)。应该说,这几种角色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而言,学生顾问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设置,帮助解决一些学习困难,在中学阶段设置,一些优秀的高中每个年级会有两位学生顾问;心理学顾问,主要是做各种语言测试、智商测试,并有专业的资格证书;干预性教师,主要是帮助班级教师,对那些有学习困难或其他行为障碍的学生进行特别辅导。我国如果深入开展选科指导和走班教学,就要在机制和人员上加以完善,加强“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否则新高考模式下的学生选科和走班教学,会更多地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科学设计高中学校课程计划,提升高中走班教学质量
  走班教学需要学校精心设计学校课程计划和一周活动。新高考制度下,学校更多感受到的是多个学科的高考压力、教学时间紧张、排课困难等现实问题,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减课时来解决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可以考虑在学校课程计划、一周活动设计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例如,美国加州的胡桃谷高中(Walnut High School)是一所蓝带学校,它的一周安排会采用长短课时结合的方式,從最长每节课105分钟到正常的每节课55分钟,再到最短的每节课32分钟,让教师能够根据时间合理分配一些需要不同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每周二和周三,学校设计了“长课时”,表面上每个时段的时间很长,但这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做实验和提问。这类似于我国的两节课连排。高中课程计划中采用长课时和短课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有助于让师生经历更加充分的对话、探究和实践过程,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科教学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教师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要求,真正发挥走班教学的价值。
  选科、走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类而不是分层。走班教学首先体现的是不同发展类型学生的要求。学校要依据本校学生选科的差异,进行校本化实施。但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走班教学更多地演变为分层教学。一些高中校长也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走班是否真的能提高教育质量?一些高中的试验结果显示,走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那些低水平班级的学生,学习动力变得更差。这是一个值得今后开展实证研究的高中教育问题。
  新的高考改革,不仅有对学校校舍、硬件设备、教师数量等方面的硬性要求,还有对教师专业素养、教学内容与方法、招生考试制度、考试命题、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涵要求。对高中教学本质回归的诉求,是对当今高中教育中“以评代教”“以考代教”“压缩教学时空”等严峻问题的反思,高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本质。高考改革的成功,不仅需要关注“输入”“输出”,更要关注“过程”。高中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发挥从教育理念、教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到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来源:《中国教师》 王月芬/文)
其他文献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走向开放办学、扩大育人成果的一个新课题。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两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那么,农村寄宿制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呢?  一、发挥家
期刊
据报道,南京一名政协委员在市两会上建议,加强中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多增加一些爱情相关的课程。  爱情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中学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然不能人为地将爱情观分离出去令其自修。关于爱情,中学教育是不能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爱情观、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完整的教育不仅要直面爱情问题,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感受人性的美好。  但是,如果将“爱情课”理解为狭义的课程,用专门
期刊
寒假里,读些什么书好呢?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高一的学生这个寒假有点兴奋,因为在老师的寒假推荐书目上出现了《天龙八部》。“爸爸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拦着我们看武侠小说了。”  推荐学生看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这样的寒假作业的确比较另类。毕竟,目前中小学给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几乎都是经典文学作品。正因如此,几年前某地公布小学图书馆图书配备书目,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竟也赫然在列,在家长中引发过一
期刊
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经常深入山区学校一线课堂进行听课、看课、检查教学业务等活动,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所教的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上课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指导;有的教师上课板着面孔,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动,學生整节课战战兢兢、无所适从,思维和个性的发展严重受挫。以上种种课堂教学现象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不足造成的。  教学
期刊
如今,每个中小学生家长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家校联系微信群。为了及时跟进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动态,许多家长不得不时刻“紧盯”微信群内消息,生怕有所疏漏。但情况往往却是,群里100条未读消息中,只有1条是老師通知,剩下的99条都是“老师您费心了”“非常感谢您”之类的客套话。  不可否认,相比于以前的“请家长来学校”,如今的微信群、QQ群给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探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
期刊
日前,河南焦作市某幼儿园一名老师在微信群里统计家长学历。看似一件小事,却引发家长议论纷纷。  家长们不解,孩子上学为啥要报家长的学历?咨询老师,老师也没有给个说法,这会不会是另一种“拼爹拼妈”游戏?估计这位老师也不明白在微信群里要家长报一下自己的学历会引发家长那么大的反感。但换位思考一下,家长的学历是个人隐私,随便让家长在群里报上来,的确不妥。  除了缺乏对家长隐私权的尊重外,这位老师也暴露出了一
期刊
家务活本该是每位家庭成员在家中的日常,但是,现在孩子做家务的越来越少了。  有些家长是因为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或者认为孩子做不好反而会“帮倒忙”;另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主业,孩子只要多花点心思在学业上就行,做家务有家里大人。  可是,孩子不做家务专心学习,真的就会更优秀吗?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其长大后的就业率为15∶1,前者也比后者的工
期刊
云南作为中国与东南亚联系与交往的重要前沿,有着与东南亚接壤或相邻的天然地缘优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云南与东南亚自然地理山水相连、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云南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往东南亚派遣留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向东南亚国际合作办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办学模式和专业上特点鲜明。  一、区域和范围的界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
期刊
初入教育行业时,我乃年少,朝气勃发,胸中有无限的意气,总觉得有无限的精力要投入这份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中去。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联络学生家长,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却总也花不完一个愉快少年的心气。  记忆中,那时的空气纯净、香甜,且充满生气。同事尽是同龄人,亦是好朋友。最令人兴奋的季节莫过于春天,因为那时我们几个年轻教师往往要凑在一起谋划一件“大事“——春游。乡下的春天,从第一缕柳芽冒头开始,来得风风
期刊
按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云南师大附中作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十个省级试点学校之一,在分层走班教学和选课指导试点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对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认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课程改革列为全面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之一,一场深刻的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有序铺开,上海、浙江先期进入试点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云南作为一个边疆省份,经济、文化相对沪浙两地有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