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最大限度上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力再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该教学模式日渐引起关注,本文结合实践案例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的学力再构建进行了探讨,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自学 议论 引导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学力构建
【课题项目】此论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学力再构建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64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30-0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源头意义上说,“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即脱胎于此种理念,实践证明,由于该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上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故对于学生的学力再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该教学模式日渐引起关注,我们拟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及思考对其具体实施作一简要探讨,重在实用性和落地性,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课前精心设计自学任务
通常来说,既然是让学生自学,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学习提供明确指引,教师在学生自学和议论过程中进行以构建学生学习为核心指向的引导,并依据学生的自学成果实施更具针对性教学。所谓自学,基本方式可分为学生个体自学和小组合作自学,为便于把控课堂及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更为发挥“议论”这一核心要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后者显然更为适宜,而自主性的小组合作学习亦为新课标所倡导的非接受式学习方式之一。显而易见,自学任务的设计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因为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主体线索,为确保自学任务要清晰体现“自学”“议论”“引导”三个核心要素,其设计一般应依循于教材上的知识呈现过程(因为这是最科学的便于学生思维展开的呈现方式),设计为一组若干个,且每个任务都应涵盖学和练两个方面,便于学生即学即练,及时巩固。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一节的自学任务可设计如下:
任务一:先自主阅读教材中本课开头的思考栏目并积极思考,尔后小组内交流议论,确定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在反比例函数中当x取0时函数有无意义,说明原因。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二: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1题,要求解答规范清晰,而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统一,并制出最优版本的答案等待上交老师。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三:先自主阅读例1并积极思考,尔后小组内交流议论,确保各成员都切实理解。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四: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统一,并制出最优版本的答案等待上交老師。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五:组内议论,尝试利用描点法探索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不为零)图像与性质,(可按照之前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形与性质的探索方法,可参看教材下一节内容)。
可以看到,上述任务的表述指引明确,便于学生“按图索骥”进行自学,较为突出地彰显了“自学”“议论”“引导”三个要素。下面我们看课上的具体落实。
二、课上逐一出示现任务,合理引导
课上导入课题后,即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课前确定好分组方案,课上宣布),尔后借助多媒体屏幕逐一出示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当前阶段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点拨者、把控者的角色,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有效构建学生学习。除了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外,更要密切关注各小组议论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及时给予指导,并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发挥潜能,深度参与进合作学习中。综合考虑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整体课堂进度安排,适时宣布当前阶段学习结束,收取学生的任务成果,尔后趁热打铁,结合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的疑问(包括学生自己提出的以及自身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确保无问题后,出示下一个任务,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此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掌控下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学习任务全部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进行总体性的“解疑答惑,查漏补缺”。因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为主要线索的,且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难免有的学生参与度不够,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也不可能在知道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因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完成全部任务后再组织一次总体性的解疑答惑十分必要。在本文案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应用描点法时还是有所生疏,于是结合典型题目进行了引导性讲解,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践案例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的学力再构建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符合新课标理念、能够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自学、议论、引导”有着其自身鲜明的优势,一线教师应给予其足够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践行和不断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盼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徐红兵.对初中数学教学与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61):57-58.
[2]程小明.初中数学学习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125-126.
【关键词】自学 议论 引导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学力构建
【课题项目】此论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学力再构建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64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130-0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源头意义上说,“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即脱胎于此种理念,实践证明,由于该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上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故对于学生的学力再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该教学模式日渐引起关注,我们拟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及思考对其具体实施作一简要探讨,重在实用性和落地性,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课前精心设计自学任务
通常来说,既然是让学生自学,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学习提供明确指引,教师在学生自学和议论过程中进行以构建学生学习为核心指向的引导,并依据学生的自学成果实施更具针对性教学。所谓自学,基本方式可分为学生个体自学和小组合作自学,为便于把控课堂及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更为发挥“议论”这一核心要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后者显然更为适宜,而自主性的小组合作学习亦为新课标所倡导的非接受式学习方式之一。显而易见,自学任务的设计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因为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主体线索,为确保自学任务要清晰体现“自学”“议论”“引导”三个核心要素,其设计一般应依循于教材上的知识呈现过程(因为这是最科学的便于学生思维展开的呈现方式),设计为一组若干个,且每个任务都应涵盖学和练两个方面,便于学生即学即练,及时巩固。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一节的自学任务可设计如下:
任务一:先自主阅读教材中本课开头的思考栏目并积极思考,尔后小组内交流议论,确定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在反比例函数中当x取0时函数有无意义,说明原因。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二: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1题,要求解答规范清晰,而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统一,并制出最优版本的答案等待上交老师。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三:先自主阅读例1并积极思考,尔后小组内交流议论,确保各成员都切实理解。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四: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后小组内对照答案,确保统一,并制出最优版本的答案等待上交老師。在此过程中有疑问随时求助于老师。
任务五:组内议论,尝试利用描点法探索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不为零)图像与性质,(可按照之前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形与性质的探索方法,可参看教材下一节内容)。
可以看到,上述任务的表述指引明确,便于学生“按图索骥”进行自学,较为突出地彰显了“自学”“议论”“引导”三个要素。下面我们看课上的具体落实。
二、课上逐一出示现任务,合理引导
课上导入课题后,即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课前确定好分组方案,课上宣布),尔后借助多媒体屏幕逐一出示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当前阶段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点拨者、把控者的角色,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有效构建学生学习。除了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外,更要密切关注各小组议论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及时给予指导,并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发挥潜能,深度参与进合作学习中。综合考虑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整体课堂进度安排,适时宣布当前阶段学习结束,收取学生的任务成果,尔后趁热打铁,结合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的疑问(包括学生自己提出的以及自身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确保无问题后,出示下一个任务,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此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掌控下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学习任务全部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进行总体性的“解疑答惑,查漏补缺”。因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为主要线索的,且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难免有的学生参与度不够,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也不可能在知道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因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完成全部任务后再组织一次总体性的解疑答惑十分必要。在本文案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应用描点法时还是有所生疏,于是结合典型题目进行了引导性讲解,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践案例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的学力再构建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符合新课标理念、能够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自学、议论、引导”有着其自身鲜明的优势,一线教师应给予其足够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践行和不断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盼有识者指教。
参考文献:
[1]徐红兵.对初中数学教学与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61):57-58.
[2]程小明.初中数学学习力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