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开了门要我进来,我摆摆手说不出话,只是用食指死命戳着喉咙,焦急地哼着。
父亲忙起身从厨房端出凉好的白开水,跑来递给我。一大茶缸水,不换气地仰头灌下,我这才倚在墙上满足地喘起来。见差不多了,我匆匆扔下一句“爸妈,那我走了”,不待回话,只用力推开门,大步跑下楼梯,与院里其他孩子们玩去了。
这是儿时常有的情景。与伙伴游戏,尽兴之余,常常困渴而不自知。实在耐不住了,找大些的孩子打个报告,上楼喝口水就下来。
住着父母单位分的房子,左右几十户邻里彼此都是同事,院里倒也和睦友爱。四五个同楼的孩子,年岁相差无几,皆是独子,但除吃饭睡觉,都在一处,并无独生孩子的落寞。
出了院子,两排洋槐延伸,直到路口。最喜欢沿着路边阔步走着,有株株槐树送行,连接着家和外面的世界。
我们三个孩子同庚,一男两女,周末一同去上数学和英语课。夏日里槐树浓密繁盛,相邻两株纵横交叠,枝叶遮得密密实实,阳光很难洒均匀。课前上学,课后归家,那都是顶美好的时光。三人忽跑忽跳,在槐树间穿行着,争相踩在树荫里,怀抱枝干,抬头看那一丛丛饱孕阳光雨露的白花,会编织出怎样甜美的梦。
有时大人不放心,便各家派出一人骑车接送我们。两排树,三辆车,六个人,度过多少春秋。那时我不愿让母亲送我,只因她为了安全,总是骑得慢些。其余两人便依次从我身旁经过,怡怡然晃荡着双腿,挑衅地冲我做鬼脸。我装作不在意,只等他们走后,拍拍母亲的屁股,催促她快些。我像个骑着劣马的将军,垂头丧气地靠在母亲的后背上,听她轻声细语地安慰我。
可若是父亲送我,光景就大不相同了。每每要他加速,父亲便像旧时侍奉老爷的车夫,音调滑稽地别过头,答一句:“好嘞!”便弓下背用力蹬起来,不多时就能轻松甩开他们一段路。于是我又多了许多机会,可以悠闲地抱着胳膊,略略往左右瞥几眼,只道是“风水轮流转”,常常在两人撇嘴瞪眼时搂住父亲的腰,大笑起来。
有院里的大孩子告诉我们,槐花可以吃。这可是天大的消息!我们便将她团团簇拥着,看她折了两三枝,去了蒂,轻柔地撕开白玉一般的花瓣,露出芯子,像一柄小小的刷子。捏着花瓣,两指掐住芯子迅速抽出,定睛看时,已经在嘴里细细嚼了起来。我们忙着野蛮地分了剩余的槐花,学着姐姐有板有眼地剥食着。只是那芯子生甜,几口嚼完并不觉得美味。可那尝到新奇事物的满足,却像山林青草间鸟雀翻飞的翅膀,在心头翩跹。
待我大了些,便更喜爱槐树。那一树茂腾腾的枝叶沙沙摇动,槐花如铃铛一般,震颤着摇醒了我学归时疲惫的身心。我近乎痴迷地望着它们,脑海中竟能生出许多奇思妙想。我毫不吝啬,把它们都尽数写进了作文里。
如今我已能尽量安分地承受岁月的洗礼,只愿伴着回忆入眠,而迟迟不愿醒来。后来院子拆了,我们各奔前程,也常联系着,但终是不比从前了。那时教我们吃槐花的姐姐已在外地求学,成了不动声色的大人。同岁的三个孩子散落在这座城市的不同学校里,也甚少见面了。
新搬的小区环境不错,人工花园小径交织,新鲜的植株不少,我却更加思念儿时的那两丛洋槐。
夏日里玩得渴了,懒得上楼去家里灌一缸凉白开,几个人凑够八角钱,去小卖铺开一瓶橘子汽水。一人一口,玻璃瓶在几个孩子中间传着;星河灿烂,槐花香在炽热的空气里涌动。
那些孩童打闹时清脆的欢笑,父母骑车时浸湿的脊背,嘈杂的蜂蝶鸟雀,年复一年的树木枯荣,终是被碾成星星点点,飞入雪白的槐花中,不再有了。
点评│
本文作者采用了类似于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体”的写作手法,用儿时玩得渴了上楼喝凉白开的场景开头,再用一个懒得上楼喝开水、几人共饮一瓶可乐的场景作结,首尾呼应,充满了童年的情趣和生活的质感。文章围绕着槐树,讲述了许多童年乐事,笔触生动活泼,让人读来颇觉意趣盎然。然而,越是美好的、珍贵的回忆,在它们逝去之后,那种遗憾和怅然若失才越发深刻,而这种深情都满溢在字里行间,让人心有戚戚焉。文章情真意切,文质皆美,颇见作者的写作功力。
父亲忙起身从厨房端出凉好的白开水,跑来递给我。一大茶缸水,不换气地仰头灌下,我这才倚在墙上满足地喘起来。见差不多了,我匆匆扔下一句“爸妈,那我走了”,不待回话,只用力推开门,大步跑下楼梯,与院里其他孩子们玩去了。
这是儿时常有的情景。与伙伴游戏,尽兴之余,常常困渴而不自知。实在耐不住了,找大些的孩子打个报告,上楼喝口水就下来。
住着父母单位分的房子,左右几十户邻里彼此都是同事,院里倒也和睦友爱。四五个同楼的孩子,年岁相差无几,皆是独子,但除吃饭睡觉,都在一处,并无独生孩子的落寞。
出了院子,两排洋槐延伸,直到路口。最喜欢沿着路边阔步走着,有株株槐树送行,连接着家和外面的世界。
我们三个孩子同庚,一男两女,周末一同去上数学和英语课。夏日里槐树浓密繁盛,相邻两株纵横交叠,枝叶遮得密密实实,阳光很难洒均匀。课前上学,课后归家,那都是顶美好的时光。三人忽跑忽跳,在槐树间穿行着,争相踩在树荫里,怀抱枝干,抬头看那一丛丛饱孕阳光雨露的白花,会编织出怎样甜美的梦。
有时大人不放心,便各家派出一人骑车接送我们。两排树,三辆车,六个人,度过多少春秋。那时我不愿让母亲送我,只因她为了安全,总是骑得慢些。其余两人便依次从我身旁经过,怡怡然晃荡着双腿,挑衅地冲我做鬼脸。我装作不在意,只等他们走后,拍拍母亲的屁股,催促她快些。我像个骑着劣马的将军,垂头丧气地靠在母亲的后背上,听她轻声细语地安慰我。
可若是父亲送我,光景就大不相同了。每每要他加速,父亲便像旧时侍奉老爷的车夫,音调滑稽地别过头,答一句:“好嘞!”便弓下背用力蹬起来,不多时就能轻松甩开他们一段路。于是我又多了许多机会,可以悠闲地抱着胳膊,略略往左右瞥几眼,只道是“风水轮流转”,常常在两人撇嘴瞪眼时搂住父亲的腰,大笑起来。
有院里的大孩子告诉我们,槐花可以吃。这可是天大的消息!我们便将她团团簇拥着,看她折了两三枝,去了蒂,轻柔地撕开白玉一般的花瓣,露出芯子,像一柄小小的刷子。捏着花瓣,两指掐住芯子迅速抽出,定睛看时,已经在嘴里细细嚼了起来。我们忙着野蛮地分了剩余的槐花,学着姐姐有板有眼地剥食着。只是那芯子生甜,几口嚼完并不觉得美味。可那尝到新奇事物的满足,却像山林青草间鸟雀翻飞的翅膀,在心头翩跹。
待我大了些,便更喜爱槐树。那一树茂腾腾的枝叶沙沙摇动,槐花如铃铛一般,震颤着摇醒了我学归时疲惫的身心。我近乎痴迷地望着它们,脑海中竟能生出许多奇思妙想。我毫不吝啬,把它们都尽数写进了作文里。
如今我已能尽量安分地承受岁月的洗礼,只愿伴着回忆入眠,而迟迟不愿醒来。后来院子拆了,我们各奔前程,也常联系着,但终是不比从前了。那时教我们吃槐花的姐姐已在外地求学,成了不动声色的大人。同岁的三个孩子散落在这座城市的不同学校里,也甚少见面了。
新搬的小区环境不错,人工花园小径交织,新鲜的植株不少,我却更加思念儿时的那两丛洋槐。
夏日里玩得渴了,懒得上楼去家里灌一缸凉白开,几个人凑够八角钱,去小卖铺开一瓶橘子汽水。一人一口,玻璃瓶在几个孩子中间传着;星河灿烂,槐花香在炽热的空气里涌动。
那些孩童打闹时清脆的欢笑,父母骑车时浸湿的脊背,嘈杂的蜂蝶鸟雀,年复一年的树木枯荣,终是被碾成星星点点,飞入雪白的槐花中,不再有了。
点评│
本文作者采用了类似于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体”的写作手法,用儿时玩得渴了上楼喝凉白开的场景开头,再用一个懒得上楼喝开水、几人共饮一瓶可乐的场景作结,首尾呼应,充满了童年的情趣和生活的质感。文章围绕着槐树,讲述了许多童年乐事,笔触生动活泼,让人读来颇觉意趣盎然。然而,越是美好的、珍贵的回忆,在它们逝去之后,那种遗憾和怅然若失才越发深刻,而这种深情都满溢在字里行间,让人心有戚戚焉。文章情真意切,文质皆美,颇见作者的写作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