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贯彻并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破除认识、思想、能力和利益的障碍,继续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政治改革,发展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关键词 新形势 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蔡治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4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55-02
一、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面临的障碍
今天,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说到底就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而言,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更为深刻,因而,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更具全局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现实看,除了我们一直在克服的历史遗漏下来的封建残余、集权惯性之外,目前需要克服以下障碍。
(一)认识障碍
要走出认识误区。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已经转向分配制度改革,这一过程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因为政府本身既是改革的实施者也是被改革者,而如果没有实现有力的公共参与和权力制约,它就会使利益过多地倾向于资方,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
(二)思想障碍
当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障碍。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们必须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特别是要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新阶段性特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全面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三)能力障碍
改革开放后,现代政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对引进的西方政治学的有关知识的普及仍然不够。领导干部现代政治学知识的这种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将使他们难以深化认识,也缺乏相关的能力储备,也促使形成了多因素交杂的障碍,导致我国改革出现重大决策无法落地、后继乏力的现象。
(四)利益障碍
我们的改革者一定要用决心、智慧和能力在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既有过去老体制中尚未完全触动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也有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谱写好“四个全面”华章的政治篇
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逐渐形成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主要内容的治国理政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是我们谱写好“四个全面”华章政治篇的根本遵循。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政治体制改革
仔细剖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涵与内在逻辑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紧密相连。政治体制改革贯穿于“四个全面”各组成部分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新要求。离开政治体制改革,这些要求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难以如期建成。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改革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从法治维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来源。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我们党不断增强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本领和能力。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自担任总书记以来,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时,他认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避免的错误时,他强调:“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在谈到我国人民民主的实质时,他指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的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必须依靠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来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科学的政治运行机制,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更加注重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法治上为解决各领域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历史渊源更为久远,文化根基更为深厚。要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党与协商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在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组织等中广泛开展协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推动党和国家決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有利条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营造有利条件。
(五)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程,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推动和保障党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公共生活需要为动力,与整体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始终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框架内,有秩序、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成熟定型的政治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屏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展望未来,我们党应该在全面继承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遗产的基础上,用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下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不断彰显。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求是.2011(20).
[2]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3]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4]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们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5月30日,第一版.
[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6]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第一版).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第一版.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10]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版).人民出版社.2011.
[1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12]温家宝:没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成功.京华时报.2012年3月15日.
[13]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求是.2011(3).
[1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4.
[1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16]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6年3月6日.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4年9月19日电.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12日电.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23日电.
[20]习近平.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21]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6月3日.
关键词 新形势 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蔡治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4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55-02
一、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面临的障碍
今天,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说到底就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而言,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更为深刻,因而,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更具全局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现实看,除了我们一直在克服的历史遗漏下来的封建残余、集权惯性之外,目前需要克服以下障碍。
(一)认识障碍
要走出认识误区。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已经转向分配制度改革,这一过程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因为政府本身既是改革的实施者也是被改革者,而如果没有实现有力的公共参与和权力制约,它就会使利益过多地倾向于资方,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
(二)思想障碍
当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障碍。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们必须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特别是要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新阶段性特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全面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三)能力障碍
改革开放后,现代政治学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够。对引进的西方政治学的有关知识的普及仍然不够。领导干部现代政治学知识的这种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将使他们难以深化认识,也缺乏相关的能力储备,也促使形成了多因素交杂的障碍,导致我国改革出现重大决策无法落地、后继乏力的现象。
(四)利益障碍
我们的改革者一定要用决心、智慧和能力在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既有过去老体制中尚未完全触动的利益固化的藩篱,也有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谱写好“四个全面”华章的政治篇
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逐渐形成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主要内容的治国理政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是我们谱写好“四个全面”华章政治篇的根本遵循。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政治体制改革
仔细剖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涵与内在逻辑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紧密相连。政治体制改革贯穿于“四个全面”各组成部分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新要求。离开政治体制改革,这些要求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难以如期建成。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改革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质上就是从法治维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来源。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我们党不断增强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本领和能力。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自担任总书记以来,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时,他认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避免的错误时,他强调:“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在谈到我国人民民主的实质时,他指出:“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的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必须依靠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来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科学的政治运行机制,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更加注重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法治上为解决各领域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四)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历史渊源更为久远,文化根基更为深厚。要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党与协商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坚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在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基层群众组织等中广泛开展协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推动党和国家決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有利条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营造有利条件。
(五)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程,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推动和保障党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公共生活需要为动力,与整体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始终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框架内,有秩序、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成熟定型的政治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屏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展望未来,我们党应该在全面继承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遗产的基础上,用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下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不断彰显。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求是.2011(20).
[2]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3]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4]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我们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5月30日,第一版.
[5]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6]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第一版).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第一版.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
[10]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一版).人民出版社.2011.
[1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12]温家宝:没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成功.京华时报.2012年3月15日.
[13]吴邦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求是.2011(3).
[1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一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4.
[1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16]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6年3月6日.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4年9月19日电.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12日电.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23日电.
[20]习近平.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21]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