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的中学生生活单调,作文更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改变写作者传统的写作思维模式,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鲜活生动,是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永恒的话题。微写作为打开当前写作教学瓶颈的有效方法。本文试就人物描写的实例,从思维、口语、积累三个角度微描写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微描写 观察 积累 自评
一、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实现多元化记叙微描
在我们的概念中,人物描写中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构成了记叙文写作的主要内容。不错,无论怎样伟大的作家怎么写也逃离不了这些基本要素。但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学生视野的拓宽,这些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不了学生的思维。微描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义的拓展,方法方式的多元化,涵盖了一些超出传统写作方式记叙文内容的形式。这里谨例举在实际课堂中,学生通过对人物微描写的习作片段练习,达到了打破学生平常作文思维瓶颈,解决了学生写不多、写不好、写得累的日常习作难点。
课堂实例一:通过一段壮汉与淑女的动作描写,展开微描写范文解析指导与片段练习。
例句: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微描写范文: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通过对动作的微描写,同时扩展开情景联想,达到语句丰满,内容生动的目的。)
例句:她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学生当堂微描写习作片段: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这是一个平常作文在中等水平的学生片段练习,通过上面的范文对人物微描写的认识,他写出了具体、生动、形象、视角新颖的习作。其他学生当堂习作效果也极佳,三十五位同学也均无难度完成。)
这个课堂微描写实例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平常作文指导里,苍白无力地教导学生要通过动作描写等各种人物描写,去增加作文的生动感等等一系列说得口干舌燥却无实际效果的无用功问题。
二、说一说大白话,加入生活“微量元素”
接下来继续对这里的“具体化形象化陈述或者渲染”进行实例课堂示范。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解释成说一说学生想说的大白话。
如有一段描写一位懒惰的学生上课修剪指甲的情景。
学生平常的写法:他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修剪他那双手,指甲又脏又长,令人恶心地隔夜饭也要吐出来了。
评:在一般写作水平的初中学生里,已经算不错的描写了。有人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在要求学生使用微描写方式后,学生进行了口语化的描写。
学生的作品如下:他如同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一般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他那双“僵尸”指甲,指甲又脏又长,天天修,天天修,很快就修得只剩肉了,他如果不疼的话,他恨不得把肉也剪下一块来。因为怎么样也好过听课。
评:学生的这段作品远远超过平常写的作品。其中修改的部分就是他们平常口中说的大白话。却恰恰也是微描写的要求,能够体现文章内容的细节,如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指甲;具体化形象化的陈述和渲染,如恨不得把肉也剪下一块来。
这个生动的课堂习作实例并不需要学生优秀的写作能力,只需要他对人物微描写的使用到位。众多的“微量元素”的使用正是一篇精彩作文丰满的根本。它达到了微描写的要求:典型真实、生动新颖、细腻具体。这些“微量元素”存在于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地方,一篇作文所需的组件,也可在这些微描写中一一对号入座。上面这段文字正是典型的人物微描写。学生在对比这两段文字后,大呼后面文字精彩。于是学生的自我检阅与修正就变得容易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短时间内亦可实现。由人物的微描写延展到其他各类微描写,课堂的实例可参照人物微描写。
三、做一点积累,促进自我成长
去哪里寻找这些“微量元素”?现在我们可以把平常要求学生做的那本作业本拿出来了,那本作业本叫好词好句摘抄本。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精彩的微描写,每个词语其实都是一个微描写。只不过,在学生们长时间的摘抄过程中并不知道哪些语句可以拿出来用。在他们的脑海中同样存在一本好词好句,微描写的分类让他们非常容易就找到他所写文章所需的匹配。
1.人物微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微描写
2.景物微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微描写
微描写使用的难点在于,学生的自动匹配,自动匹配上去的各种微描写,会因为学生的文字程度高低产生文章品质差异。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以一篇已经完成的学生作文为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微描写为准则的学生自检评分表格。
以一篇五十分作文为例。我们拿其中的三十分作为微描写评分的基础分。表格中的各项微描写都有的按照片段描叙程度给分,根据语言文字精彩程度再酌情给分。(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以上表格自然不是评定一篇好作文的衡量标尺,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学生日常习作自检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将有助于学生对自我作文品质的一个认定,从而达到写作内容渐渐充实,质量逐步提升的目的。
微描写仅作为学生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探索,平常有效训练学生细观察、善捕捉,炼词语、多联想,即时性的语言文字随时记录下来,积累更加丰富的微描写片段,学生在作文时才能真正有物可写。
【关键词】微描写 观察 积累 自评
一、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实现多元化记叙微描
在我们的概念中,人物描写中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构成了记叙文写作的主要内容。不错,无论怎样伟大的作家怎么写也逃离不了这些基本要素。但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学生视野的拓宽,这些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不了学生的思维。微描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义的拓展,方法方式的多元化,涵盖了一些超出传统写作方式记叙文内容的形式。这里谨例举在实际课堂中,学生通过对人物微描写的习作片段练习,达到了打破学生平常作文思维瓶颈,解决了学生写不多、写不好、写得累的日常习作难点。
课堂实例一:通过一段壮汉与淑女的动作描写,展开微描写范文解析指导与片段练习。
例句: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微描写范文: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通过对动作的微描写,同时扩展开情景联想,达到语句丰满,内容生动的目的。)
例句:她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学生当堂微描写习作片段: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这是一个平常作文在中等水平的学生片段练习,通过上面的范文对人物微描写的认识,他写出了具体、生动、形象、视角新颖的习作。其他学生当堂习作效果也极佳,三十五位同学也均无难度完成。)
这个课堂微描写实例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平常作文指导里,苍白无力地教导学生要通过动作描写等各种人物描写,去增加作文的生动感等等一系列说得口干舌燥却无实际效果的无用功问题。
二、说一说大白话,加入生活“微量元素”
接下来继续对这里的“具体化形象化陈述或者渲染”进行实例课堂示范。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解释成说一说学生想说的大白话。
如有一段描写一位懒惰的学生上课修剪指甲的情景。
学生平常的写法:他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修剪他那双手,指甲又脏又长,令人恶心地隔夜饭也要吐出来了。
评:在一般写作水平的初中学生里,已经算不错的描写了。有人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在要求学生使用微描写方式后,学生进行了口语化的描写。
学生的作品如下:他如同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一般趴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他那双“僵尸”指甲,指甲又脏又长,天天修,天天修,很快就修得只剩肉了,他如果不疼的话,他恨不得把肉也剪下一块来。因为怎么样也好过听课。
评:学生的这段作品远远超过平常写的作品。其中修改的部分就是他们平常口中说的大白话。却恰恰也是微描写的要求,能够体现文章内容的细节,如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指甲;具体化形象化的陈述和渲染,如恨不得把肉也剪下一块来。
这个生动的课堂习作实例并不需要学生优秀的写作能力,只需要他对人物微描写的使用到位。众多的“微量元素”的使用正是一篇精彩作文丰满的根本。它达到了微描写的要求:典型真实、生动新颖、细腻具体。这些“微量元素”存在于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地方,一篇作文所需的组件,也可在这些微描写中一一对号入座。上面这段文字正是典型的人物微描写。学生在对比这两段文字后,大呼后面文字精彩。于是学生的自我检阅与修正就变得容易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短时间内亦可实现。由人物的微描写延展到其他各类微描写,课堂的实例可参照人物微描写。
三、做一点积累,促进自我成长
去哪里寻找这些“微量元素”?现在我们可以把平常要求学生做的那本作业本拿出来了,那本作业本叫好词好句摘抄本。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精彩的微描写,每个词语其实都是一个微描写。只不过,在学生们长时间的摘抄过程中并不知道哪些语句可以拿出来用。在他们的脑海中同样存在一本好词好句,微描写的分类让他们非常容易就找到他所写文章所需的匹配。
1.人物微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微描写
2.景物微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微描写
微描写使用的难点在于,学生的自动匹配,自动匹配上去的各种微描写,会因为学生的文字程度高低产生文章品质差异。这是极其正常的现象,以一篇已经完成的学生作文为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微描写为准则的学生自检评分表格。
以一篇五十分作文为例。我们拿其中的三十分作为微描写评分的基础分。表格中的各项微描写都有的按照片段描叙程度给分,根据语言文字精彩程度再酌情给分。(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以上表格自然不是评定一篇好作文的衡量标尺,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学生日常习作自检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将有助于学生对自我作文品质的一个认定,从而达到写作内容渐渐充实,质量逐步提升的目的。
微描写仅作为学生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探索,平常有效训练学生细观察、善捕捉,炼词语、多联想,即时性的语言文字随时记录下来,积累更加丰富的微描写片段,学生在作文时才能真正有物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