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柳立府 筹钱唱戏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柳州市大南门旁边的红星剧场(旧称红星电影院),立有一碑刻,上书“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王府遗址”。这块碑的背后,有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广东佛山粤剧名伶、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在广西柳州设立王府,恢复经济铸钱币、引进粤剧。
  定都秀京 戏子称王
  李文茂出身梨园世家,原是清道光末年至咸丰初年粤剧凤凰仪班著名的“二花脸”,是戏班中的“打武家”(武打演员)的“领袖”,他平生轻财尚义,富有豪侠之气和反清复明思想,参加过“三点会”。咸丰四年(1854年),李文茂率领一班红船弟子发动“红巾军起义”,并往佛山与陈开部队会合。起义军沿着西江打到广西,在浔州(今桂平市)建立了一个大成王国,李文茂获封为平靖王,在戏曲史上,被誉为“戏子称王第一人”。
  据《柳州市志》记载,大成国的势力强大,它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广西。
  陈开、李文茂在向广西进军途中,会合广西天地会梁培友、伍百吉等起义队伍,组成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陈开、李文茂率战船千余只,沿西江扬帆而上,攻梧州、克藤县、过平南,直趋浔州城下。经过将近4个月的围攻,陈开攻下了浔州府城。起义军占领浔州不久,陈开宣告大成国建立,改浔州府城为秀京,以府署为王府,建号“洪德”:同时改浔州为秀州,桂平县为秀水县,平南县为武城县,贵县为环城县。咸丰六年(1856年)冬,陈开改称平浔王(先叫镇南王),封李文茂为平靖王、梁培友为平东王、梁昌为定北王、区润为平西王。大成国在秀京修筑城墙,建立官制,安定社会秩序,铸造“洪德通宝”钱,并于各地开局,征粮收税。与此同时,陈开还招纳覃亚见、谢亚仁、姚新昌、黄肥七、陈成焕、郑水通等“天地会”义军,声威大震。
  攻克柳州 设立王府
  经过立国定都、封王建制、整军安民后,陈开、李文茂决定由诸王带兵,分路出击广西各地,以扩大起义势力。清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李文茂挥军由黔江而上,攻克象州,然后溯江而上,直指柳州。
  李文茂率大军途经鹿寨县的雒容、江口,直上柳州。为防止清兵自桂林沿洛清江南下,李文茂派其弟李文辉设防于江口并在渡口处设一长约350米的拦江铁环锁江链(部分链条今存广西博物馆)。铁环每只直径24厘米,重2.2公斤,铁锁头每个重1.5公斤。凭这条锁链,多次挫败由洛清江南下的清军。现江口乡大成国营盘遗址被列为鹿寨县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攻取柳州城,李文茂事先联络活跃在荔浦一带的“天地会”首领张高友,约其领兵西进,占据柳州北面的鹿寨、永福,以牵制清军对柳州的增援。广西巡抚劳崇光得知李文茂准备进攻柳州后,便急调右江道孙蒙、游击韩凤等统勇3000人来柳州助守。
  五月,李文茂率大成军攻击柳州,并邀张高友占永福、鹿寨,出雒容拢洛埠,牵制清军对柳州的增援,尔后共取柳州。劳崇光急调右江道孙蒙、千总韩寿、雒容知县李佩志夹击雒容。张高友转入白沙与李文茂会合。此时,广西提督奚应龙(惠庆)统浔州知府张万鹏、副将明顺自石龙驰援柳州,与张凯嵩合击大成军,大成军三面受击。由于清军布置较严,李文茂没有拿下柳州。
  八月,李文茂联合张高友再攻柳州,大成军再战失利。
  十月,李文茂联合陈宝、张彪等自象州乘船北上运江,第三次攻柳州。大成军先头部队在柳江南岸水南河段登岸,进抵振柳营水陆联营数十里。时值提督奚应龙自六塘挥军北上,游击韩凤出城接应。大成军先头部队被清军内外夹击,进至柳江南岸红庙时,陷入清军埋伏,战斗失利。未几,大成军后继部队陆续赶到增援,士气复振,游击韩风见势不妙龟缩回城,提督奚应龙也连夜撤走。大成军抓住战机,组织部队攻城。
  十一月,大成军从水南街河段一线横渡柳江,直扑府城,在东门发起攻击,久攻不克,由东门转向江西会馆处沿东北挖掘地道,通透城脚,用炸药炸塌城墙七八丈。石土飞腾,黑烟迷蒙,不辨咫尺。时值大南风,砖石向外飞落,大成军先头部队被伤甚众。清守将韩凤、汤迂珍督勇拚命抵御,并令街民搬箱和杂物堵塞缺口,大成军未能冲人。自此,游击韩凤自恃有功,骄横食戾,加紧勒索市民捐输军饷,强抢民妇,市民痛恨。
  大成军虽未能攻占府城,但仍将府城层层围困。时过数月,城内粮尽援绝,病重之民,行街倒地。游击韩凤见大势已去,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十九日夜率200多名兵勇从西门突围而出,辎重妾妇随后,城中百姓老幼也随之蜂拥而出。隐蔽在黄村一带的大成军回围包抄,随清军出走的百姓急退回城,但城门已闭,只好四处外跑。突围清军除游击韩风少数人逃脱外,其余死于厮杀中。翌日,大成军攻占柳州城府,搜杀右江道孙蒙以下文武官员30多人,兵丁237人。302名官吏家属先后自戕。大成军占领了柳州城区。
  大成国很重视地方政权的建设,每攻占一个府、州、县,基本上都要改换其名称,设置行政官员,掌管该地军、政事务。李文茂占据柳州后,分官设职,改柳州为“龙城府”,设“平靖王”府于大南门码头上面的周家祠堂(今柳州红星剧场),为大成国平靖王所部红头军之大本营,李文茂即坐镇柳州指挥各地之红头军作战,并仿太平军的建制,建立前、后、左、右、中五营军制以及真忠军、武正军、御林军等。
  李文茂还广开言路,开门纳贤,任命官员,严惩贪官污吏,禁止赌博,进行社会改革,故一时政治幸新,民风为之一变。不久,柳州城渐渐安定繁荣起来。
  李文茂称王之后,仍保持粤剧艺人本色。攻下柳州后,平靖王府开府之日,在府门前悬挂“平定三尺剑,靖乱一戎衣”对联一副,出榜安民,号召全城演戏3天,以资庆贺。王府没有围墙,城内百姓闻讯前来祝贺,李文茂让人在門前悬挂竹箩,内盛红绳串钱(每串钱4至6枚),任由祝贺者自取。每逢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李文茂亲率文武官员到寺庙进香,他头戴紫金冠,身穿黄缎绣龙马褂及长袍,腰挂宝剑,文武百官也各穿戏服。一些文官在办案时,也穿戏服,有时办案时间太长,则脱下纱帽戏服靴鞋置于公案之上。每逢节日喜庆之时,李部官兵均竞相登台演戏。   据柳州戏曲史料记载,李文茂修身甚严,进城后娶柳州的周家婢女为妻子,此后均没有纳妾。而柳州坊间也有着与此相关的传说,周家原有人参加了“天地会”助李文茂攻克柳州城,进城后主动提出把周家祠堂让给李文茂改作王府。李文茂便在祠堂前加了两根旗杆,一根挂大成国旗,一根挂平靖王幡,算是王府了。同时,大成军出资让周家在培新路择地另建祠堂,周家也将婢女送与李文茂为妻。李文茂为何在柳州娶个下人为妻呢?原来,周氏作为大户人家的婢女懂戏会武,也参加了“天地会”的外围活动,这颇合李文茂之意,李文茂也有将柳州作为大本营的想法,才安家在龙城。周氏作为下人出身的“王娘”,每天赤脚提篮上街买菜,趁此机会了解民情,显示了平民本色。她性情温顺平易近人,衣着如同民女一般,与民妇称姑道嫂。当时柳州还流传着内容相同说法不一的民谣:“清早八早,眼睛没见宝,王娘不喊喊大嫂。”“捡得黄金不是宝,拿倒王娘当大嫂。”
  柳州虽是渐渐繁荣,但李文茂军务频繁,来不及对城内的陋习进行废革,大街僻巷常有调戏妇女、强拉民女的事出现,害得不少妇女白天不敢出门。一天,王娘与贴身女侍官水妹上街买菜往僻巷走去,几个不怀好意之人动起了歪心眼想对王娘和水妹动手动脚,还不断地用言语调戏。哪知,还未近王娘和水妹身,就被武功高强的水妹收拾了,这事传遍柳州城,痞子行为有所收敛。
  恢复市场 铸造钱币
  大成国一建立,即出告示安民。李文茂于攻占柳州府后所出告示中,严申“睇戏不准开赌,如违罪责非轻”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又禁止买卖吸食鸦片、嫖娼、商贾囤积居奇,严厉打击偷盗抢劫罪犯。主张开台唱戏,“与民同乐”。
  同时破富户,没收官僚、富室、豪强财产,开仓济贫。李文茂在柳州印发“米飞”(粤语“米票”之意),以便贫民领米。严禁开设典当、“放谷花”等高利贷剥削。还设立一种叫做“粮台”的类似保险机构,凡愿受“粮台”保护者,每年缴纳一定的保护金,受保者如被偷盗劫抢,所失财物均可得到按价赔偿。
  李文茂禁止读书人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同时提出要“言路广开,四方豪杰之士,均可陈论国政”的主张。允许开采银矿,以“富国裕民”。
  为方便商品流通,开炉铸钱,陈开在秀京(浔州)铸“洪德通宝”,李文茂则在柳州开铸“平靖胜宝”钱币。
  清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李文茂在苏桥之役中负伤,撤回柳州。五月,大成军退出柳州,陆续攻占融州、庆远等地并建立地方政权。六月,柳州陷落,李文茂忧愤成疾,旋与起义军辗转作战于怀远苗山,后呕血而逝。其部由陈开统领,继续坚持反清斗争。
  由于李文茂在柳州的时间不长,故所铸之钱较少,也没有大量流通。“平靖胜宝”钱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背面有营名,包括“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5种,分别在穿孔的两旁;第二类背面有军名,包括“长胜军”和“御林军”两种,分别在穿孔的上面和两旁。另有一种为“平靖通宝”小钱,背有一“中”字。这些铜质钱不仅制工较精,而且一些背铸“当十”“当千”字样,明纪其值,说明它是通货钱。但目前尚未有其使用于流通的证据。
  官兵唱戏 引进粤剧
  粤剧,旧时柳州平民俗称大戏、广府戏,或叫广东班。基本声腔为“梆簧”(即西皮二簧),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小调及香港等地流行音乐,构成岭南独特演唱风韵。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后有“大排场十八,本”等。
  李文茂身为演员,参加起义者亦多梨园弟子和观众,他的军队和政权建制均依戏文规矩而行。李部攻人柳州,其所领的凤凰仪班就在周家祠堂所设的王府内建简易戏台演出粤剧,军中广东艺人出身的将士演出广府戏祝捷酬神,为粤剧最早传人柳州。每逢初一、十五日,义军均演大戏与民同乐。李文茂体雄力健,精于擊刺,武艺高强,是戏班“打武家”的领袖,以擅演《芦花荡》中的张飞、《王彦章撑渡》中的王彦章、《挡友谅》中的陈友谅著称。戎马倥偬之余,李文茂常率文武官员身着戏服,到城内各庙进香敬神,登台演戏,并自称“二花脸”。因“大花脸”均扮演奸、狠、毒的角色,多是位高权重,鉴于貌丑的人有忠有奸,便在数字上派生了一个“同行异戏”的“二花脸”。据说“二”者“义”也,因为粤语“二”“义”同音,是扮演正派正义的貌丑好汉,如“张飞”等。
  此后柳州爱好粤剧的人越来越多。但在李文茂义军失败后,大戏艺人遭清政府迫害逃匿,柳州多年不见大戏。
  虽如此,此地自李文茂失败至民国期间都以唱粤剧为主,其中也不乏有传唱李文茂的粤剧。此后,因蒋桂战争、抗日战争等影响,王府年久失修,若干年后才由周家人及粤剧票友捐资修复,但规模没有原来的气派。1952年,平靖王府改建成柳州第一家电影院——红星电影院后,才结束其演出粤剧的使命。1959年,柳州粤剧团创作了新编历史粤剧《李文茂威震柳州》参加广西汇演,于舞台上重现了李文茂在柳州的情形。
其他文献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有两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广场,一个是位于城东老城区的傩面广场,上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傩面雕像,展示毛南族民间神秘而特有的傩神信仰:另一个是位于城西新城区的铜鼓广场,原称花竹帽广场,它占地2万平方米,广场主体图案以毛南族宝——“顶卡花”为原型,展示毛南族另一传奇的文化与习俗。  说到“顶卡花”,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汉族青年是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那里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史载,目睹秦始皇出巡的大阵仗,楚名将之后项羽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草莽刘邦放话:“大丈夫当如是也。”后来项刘先后起事反秦,秦亡后爆发楚汉战争。项羽图诸侯霸主,唯我独尊、刚愎自用,虽勇冠三军却兵败垓下;刘邦欲一统天下,兼收并蓄、知人善用,最终以弱胜强统一中华。  大格局,往往伴随大智慧、大觉悟、大手笔。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宣告以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最高
王力先生的《龙虫并雕斋诗集》中有《登黄山七绝四首》。该组诗记叙了他1983年5月在参加完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以后,以84岁高龄徒步登黄山,战风斗雨的情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王力先生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其实,除了这4首七绝之外,王力先生还写了一篇描述更为详尽的散文《冒雨登黄山》,而且将这4首诗以结束语的形式在文末呈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因为这篇《冒雨登黄山》并未收录在《王力文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河水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3省44县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故伎重演,精心设计了一个“黄河战略”:将黄河水道归故,水淹并割裂黄河故道两岸的广大解放区。中国共产党识破了蒋介石的这个二次“水兵计”,围绕黄河归故问题与其展开激烈斗争,最终使归故后的黄河安然入海,保卫了沿黄数百万人
要论资排辈,了一先生应该是我的老师。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他是1932年从法国回国到清华大学来任教的。我当时是西洋文学系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行当不同,我们没有什么接触。只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吴雨僧(宓)教授请我们几个常给《大公报》文学副刊写文章的学生吃饭,地点是在工字厅西餐部,同桌有了一先生。当时师生之界极严,学生望教授高入云天,我们没能说上几句话。  以后是漫长的将近20年。1950年,我随中国文化代
方笑是刘大公的表哥,这并没有给刘大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实质性的坏处倒是真真切切地出现了。  回到教室,刘大公被大家围了起来。尹东西也嬉皮笑脸地探过头来:“怎么样,校长和你说什么?”  刘大公摇摇头不说话。  尹东西把嘴一撇:“别问了,刘公子遇难了。刘公子涨行市了!敢砸学校的玻璃。多大胆子!自作自受吧。”  “根本没提玻璃的事儿!”刘大公实在忍不住了。  “你蒙谁呢?”说着话,尹东西大声喊起来:
“发现例外,是智慧的第一步。”作家郑颖濂先生说。
说来惭愧,当同事们下班后急匆匆赶着买菜做饭的时候,我却悠闲地享受着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的奶奶和外婆体谅我们上班辛苦,总是早早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每每回到“家庭餐馆”,那热气腾腾的温馨真是让人感动。面对老妈要我学点厨艺的善意提醒,我总是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就会啦!”真是这样的么?  多年未遇的寒潮说来就来,真到了考验我的时候了!那天面对两条活鲫鱼,我犹豫了好一阵。孩子的爸爸看到我为难的样子
源远流长的中华傩文化,是占代中国原始农耕时期意识形态的产物,源于远古时期的白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形成于夏商周,逐步完善于汉唐时期的宫廷仪式和民风民俗之中,明清时期仍广泛流传于民间。  毛南傩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傩文化一部分的毛南族“肥套”,具体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从“肥套”完整的体系中可以窥视其中渊源。毛南“肥套”中的傩戏,被当今戏剧界称为“戏剧活化石”。如今,毛南族“肥套”中的
轿子,古称肩舆、步辇、担舆等,由先秦时代的辇舆转变而来。汉朝,达官显贵习惯于乘坐车马,然途经山路车马不便行,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固定两根杠子,乘着盘坐其上,让人抬着走,形似现在的木板担架,此即为最原始的轿子。故《汉书·河渠书》中称:“山行即轿。”轿在一前一后两人肩上,望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所以又称轿为“桥”。  两晋时期,因轿子式样酷似车,只是车置轮而手推,轿舁竿而肩扛,遂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