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筇拾级勇攀登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力先生的《龙虫并雕斋诗集》中有《登黄山七绝四首》。该组诗记叙了他1983年5月在参加完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以后,以84岁高龄徒步登黄山,战风斗雨的情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王力先生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其实,除了这4首七绝之外,王力先生还写了一篇描述更为详尽的散文《冒雨登黄山》,而且将这4首诗以结束语的形式在文末呈现,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因为这篇《冒雨登黄山》并未收录在《王力文集》和《王力全集》之中,所以鲜少有人知道。为了更好地理解《登黄山七绝四首》的内容,感受王力先生“扶筇拾级勇登攀”的风骨,现将《冒雨登黄山》全文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冒雨登黄山
  我参加中国语言学会年会,于1983年5月2日到了合肥。会议在5月9日闭幕,10日有会员七十余人游黄山。他们都是自由参加的,并且都是自费的。我也报名参加了。我和蔚霞、曹宝麟偕侯宝林同志同车去黄山。10日中午到达泾县泾川宾馆,在那里吃午饭,饭后侯宝林建议午睡后再走。午睡后,泾川宾馆要我写一张条幅,我录了王维的《终南山》诗。宾馆也请侯宝林题字,侯宝林还写了一张“寿”字送给我。下午七时到达温泉黄山宾馆。
  同游七十余人,一部分从后山上,一部分从前山上。前山风景多,但是路险难上;后山风景少,但是比较容易上,我选择了后山。
  11日早上我们四人到达云谷寺,由云谷寺步行登黄山。其他的人也都到了,陆续上山。早上天气晴朗,不冷不热,估计步行上山不成问题。黄山之陡,是想象不到的。后山比起前山来虽不那么危险,但是爬山的艰难不逊于前山。从山脚到山顶,全是石级;往上爬了40-100级,才有一二米平地。想当年还没有石级的时代,徐霞客上天都,一定比我们辛苦十倍。
  上山时,侯宝林不再和我们在一起。六十六岁的侯宝林,他和中青年游伴们走在前面,我们望尘莫及。后来知道,他在下午二时到达北海宾馆,比我们早到四个多小时,所以他没有遇上大雨。曹宝麟扶着我——不,挟着我,一步一步往上爬。走一分钟,休息连三次来看我,问我是否伤风、感冒、发烧。说也奇怪,我不但不伤风、感冒、发烧,而且不感到腰酸腿疼。蔚霞开玩笑说:“这是上帝保佑,出现了奇迹!”
  我活了八十四岁,第一次登上海拔一千多公尺的高山。这是十分甜蜜的回忆。次日回忆冒雨登黄山的情况,赋得七绝四首:
  一
  老来访胜不辞艰,睥睨崎岖万仞山。
  游客问年称伟大,扶筇拾级勇登攀。
  二
  山鸟清音宛转啼,花开红白杜鹃枝。
  陡坡直上三千级,意志坚时腿不疲。
  三
  可笑天公浪折磨,阴云密布雨滂沱。
  三人共伞真狼狈,艰苦虽多乐更多。
  四
  登山历险事终成,进食烘衣笑语盈。
  此是生平第一乐,亲朋啧啧赞连声。
  王力先生的这篇文章生动、详实地展现了他参会之余登览黄山的情景,为我们理解《登黄山七绝四首》提供了很多历史的细节。但据笔者所知,登临黄山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故事,王力先生在散文中并没有提及,也还值得一说。
  1983年5月4日到9日,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稻香楼宾馆召开。王力先生作为中国语言学会的名誉会长也受邀参会,会议期间还做了专题讲座。会后,有关方面组织与会的专家学者登临黄山,王力先生和夫人夏蔚霞在曹宝麟(王力已毕业的研究牛.当时在安徽工作)的陪同下.一同从后山登黄山。时年84虚岁的王力先生大概是古往今来众多登黄山的游客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了吧。
  王力先生与爱妻夏蔚霞多年相互扶持、鹣鲽情深,此次登山途中,他与夫人之间的趣事不啻为一段佳话。夏蔚霞比丈夫王力年轻13岁,此时刚刚满70岁,比起84岁的丈夫,她的腿脚自然相对灵活,行动也比较轻快,登山时走在前头,渐渐地,就把王力先生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一同登山且走在前面的许嘉璐先生和侯宝林先生见到夏蔚霞独自一人走来,便好奇地问她:“王师母,王先生呢?”夏蔚霞则笑着回答:“在后面呢!他走得慢,我不等他了,我们自己管自己。”听到这里,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后来,许嘉璐先生和侯宝林先生坐在山路上休息,过了许久才见到王力先生由曹宝麟“挟”着,步履艰难地慢慢走来。王力先生一见到许嘉璐先生就焦急地问是否见到自己的夫人夏蔚霞。得知夫人早已经走到前面去了,王力先生忧心忡忡地说:“她身体没我好,我不放心。说她她也不听。你们见到她,让她慢点走,等着我。”许嘉璐先生日后回忆,王力先生说这番话时,那神态颇像小哥哥嗔怪小妹妹无视自己的“权威”。
  过了一会儿,赶上夏蔚霞师母的许嘉璐先生谨遵师嘱,将王力先生的话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夏蔚霞不无得意地说:“谁要他管。我比他强多了,他连自己都管不了。”这对恩爱的老夫妻互相关爱,又互相打趣,颇有些返老还童之态,实在可爱又可敬。
  王力先生在《冒雨登黄山》中写道“特别令我感动的是侯宝林同志”,这其中还有一段侯宝林先生找人雨中“营救”王力先生的故事。当时,侯宝林先生先行上山,已抵达宾馆,正在窗前欣赏雨景。突然看到王力先生的妻子夏蔚霞急急忙忙赶来的身影,侯先生赶紧跑过去焦急地问:“王先生呢?现在走到哪了?”夏蔚霞匆忙之间说得也不是很清楚,这时和她一同上山的一位年轻人在一旁补充说,王力先生已经很疲累了,由曹宝麟搀扶着,他们离宾馆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听到这个消息,侯宝林先生马上找到宾馆的总经理,请他派两名服务员带着雨伞到路上去接,同时立即准备炭火盆,沏上浓浓的姜糖水,送到王力先生的房间去。宾馆经理知道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大名,看到侯宝林先生这么敬重和关心王力先生,自然也就不敢怠慢,一一照办。后面发生的事情王力先生在《冒雨登黄山》中已有记叙,这里就不赘述了。
  侯宝林先生对王力先生的照顾还远不止如此。王力先生后来下山时乘坐的滑竿也是侯宝林先生亲白去找的。他讲好价钱,对抬滑竿的人说:“你们知道你们抬的是谁吗?那是中国最大的语言学家,请你们抬稳点,路上多歇几次。”一切安排妥当后,侯宝林先生才和许嘉璐先生一起下山。下山途中,侯宝林先生和王力先生在半山亭相遇,侯先生见到许多学生纷纷掏出笔和笔记本让王力先生签名、题字,几十个人把小小的亭子围了个水泄不通。王力先生应接不暇,亭子里人流如织,他忙活了半天,亭子里的粉丝丝毫不见减少。这样下去怎么行?侯宝林先生感到必须为王力先生解围,那么多人围着空气实在不好,时间一长也会把王力先生累坏。于是他走上前去,高声喊道:“同学们,让王老休息休息吧!”话音刚落,人们就听出了是侯宝林的声音,“呼啦”一下又立即转身把侯宝林先生包围起来,“火力”转移到了侯宝林先生那边,王力先生获得了“解放”。这时刚到半山亭的夏蔚霞不明就里地问:“侯先生在做什么?”王力先生笑着回答:“他救了我,在替我签名呢!”说得现场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王力先生参加的这次登黄山活动,是一次文人的雅集,自然少不了诗文助兴。除了王力先生所写的散文《冒雨登黄山》和诗歌《登黄山七绝四首》以外,当时一步步搀挟王力先生登山的曹宝麟也写下了《侍了一师暨师母游黄山十绝》,其中有诸多登山和治学的细节,并且蕴含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抄录如下:
  为上黄山万里来,殊荣弟子幸追陪。
  肇从云谷朝暾丽,花树迎人笑靥开。
  老来意气益峥嵘,谢却篮舆策杖行。
  一任健儿飞阔步,泉声鸟语足娱情。
  经行一路最年高,八四遐龄不惮劳。
  入胜亭前争让座,签名合影乐群曹。
  巉巉石级万千层,扶掖拖筇缓缓登。
  多事山灵试魄力,先生心自傲峻增。
  吾师名与此山齐,上下喧传闹涧溪。
  佳话须光黄岳志,栉风沐雨勇攀跻。
  天风怒啸雨翻盆,指路仙人欲断魂。
  客谏先生暂归避,誓无反顾向黄昏。
  师母年犹逾古稀,空无依傍入烟霏。
  须知二老俱强者,何畏区区雨浃衣!
  松风万壑作龙吟,雨势纵横霜鬓侵。
  投宿樵夫问无处,渐看暮霭蔽危岑。
  三五程攀十一时,散花灯火忽忘疲。
  姜茶固热心还热,笑未斯游学退之。
  至乐还从奇险得,吾师治学亦同风。
  不因挫折回初意,跬步虽微积巨功。
  曹宝麟在诗中称赞他的老师王力先生“老来意气益峥嵘”,绝非溢美之词,而是王力先生晚年的真实写照。王力先生曾在他自己他80岁生辰的时候写下“漫道占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的豪言壮语,哪怕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在生病住院的前一天晚上還坚持学术写作。我们今天纪念王力先生,就是要纪念并且发扬他这种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战风斗雨,扶筇拾级勇登攀的精神。
其他文献
1950年10月,美帝固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困人民志愿军为保卫和平、保家卫国,义无反顾地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有着浓厚爱困情怀和悠久爱国历史的广西各族人民,也踊跃投身那场伟大的战争。  驰骋疆场的广西籍将领  在前后开往中朝边境和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中,有多名广西籍解放军将领的身影。  韦杰,壮族,1914出生,广西东兰县人,13岁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参加红匕军,在枪林弹雨中成
我手上戴着一枚透明红宝威石戒  指,时常,望着它闪闪发光,煞是可爱。整整一年了,它戴在我手上,它是一件母亲节的礼物,是去年的母亲节我把它套在自己手指上的。因为,它是我自己为自己买的一件母亲节礼物。  为什么我要为自己买一件母亲节礼物呢?是因为儿子没有在身边,他去了遥远的外国。三年了,他从不记得(也许根本没有想起来)给他的母亲寄一张卡片,更莫说礼物了。  他幼年时,每逢母亲节,他都会爬到我的怀里,把
一本名著你需要读好几遍。第一遍一般读得快,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然后,慢慢地再读一遍。第三遍阅读时,你记住了其中的一些重要情节,有了一些观点。有些情节是不是像电影镜头一样,镶嵌在脑海中?  你对主题、故事情节、人物等,需要特别关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命运也会变化。谁改变了?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并不全是从头讲到尾的。有直叙、倒叙,还有从故事中间开始。这是为什么呢?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近年来,在百色各县区,两广、贵州、云南的岑氏后人频频前来聚会,建立宗亲会,举行拜祖活动,一本本古旧的家谱、族谱,勾连起来的宗亲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故事与历史情怀?笔者曾拜访岑氏后人、查阅岑氏族谱及方志,简略理清了岑氏家族近千年的历史传承——这是一个“土皇帝”家族,统治着广西西部大片土地数百年,引领广西南宁、河池、百色历史风骚,稳固祖国南疆版图,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功袭土司 教化“土人” 
班里的同学对我羡慕得要死要活,因为我有一对儿对我不管不问的爸妈,而他们的爸妈则是什么都管,什么都问。  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有多悲伤,不知道我多么渴望有人来管我、问我。可能你不相信,没关系,我可以举一大堆例子,让你知道,我没有信口胡说。  每到周末,当我的同学都在看电视或玩耍的时候,我却在厨房和洗衣房里穿梭。干什么?洗碗呀!洗完了碗就接着洗衣服,洗完衣服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就是爸妈甩手不管的表现
维萨里昂·罗明纳兹,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员,1927年7月下旬至11月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来到中国,接替鲍罗廷、罗易和维金斯基等人的工作。罗明纳兹在华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中国革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国际派全权代表罗明纳兹来中国接替鲍罗廷、罗易和维金斯基的工作    罗明纳兹1898年出生于俄国高加索格鲁吉亚,1917年3月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十月革
考试结束了,女孩不知不觉走到了球场。她想这曾经兴奋过的球场此刻也会为考试的到来而寂静了。突然,一匹桀骜不训的“黑马”进入了她的视线,女孩惊呆了。没想到在这烦躁的7月,在这学子都把自己埋于书山题海之中的日子里,还会有人在这里与球游戏。女孩不懂打球,但她觉得眼前这幅画实在美丽:晚霞,男孩,球——一种与世无争的美,一种与地相融的美,一种超越世俗的美,一种生命力萌发时的美。女孩一直站在球场边上欣赏这幅柔和
提起高秉坊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极为重要的痕迹。这是因为,高秉坊不但与中国“四大家族”的孔祥熙关系密切,而且还是中国直接税的开创人。每年的7月1日为台湾的“税务节”,以此纪念1936年直接税的开征。直接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税金落入地方和私人腰包的腐败现象,从而使民国财力迅速大增,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  也正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有两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广场,一个是位于城东老城区的傩面广场,上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傩面雕像,展示毛南族民间神秘而特有的傩神信仰:另一个是位于城西新城区的铜鼓广场,原称花竹帽广场,它占地2万平方米,广场主体图案以毛南族宝——“顶卡花”为原型,展示毛南族另一传奇的文化与习俗。  说到“顶卡花”,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久远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汉族青年是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那里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史载,目睹秦始皇出巡的大阵仗,楚名将之后项羽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草莽刘邦放话:“大丈夫当如是也。”后来项刘先后起事反秦,秦亡后爆发楚汉战争。项羽图诸侯霸主,唯我独尊、刚愎自用,虽勇冠三军却兵败垓下;刘邦欲一统天下,兼收并蓄、知人善用,最终以弱胜强统一中华。  大格局,往往伴随大智慧、大觉悟、大手笔。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宣告以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