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细胞增殖、凋亡、DNA修复、肿瘤侵袭和转移等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DNA甲基化在肺癌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近年来DNA甲基化在肺癌中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 选取人单核细胞系THP-1,体外经佛波酯(PMA)、人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获得TAMs细胞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AMs表面标记分子CD206表达水平;MCF-7细胞与TAMs共培养后,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
目的 探讨CDHR2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CDHR2与LUAD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挖掘TCGA、GEPIA数据库中CDHR2在LUAD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3例LUAD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H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通过TIMER和CIBERSORT数据库分析CDHR2与LUAD肿瘤免疫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集中515例LUAD组织的CDHR2表达水平显著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接受一线化疗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建立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诊断为晚期胃癌且接受一线化疗的97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X-tile程序计算CHE、NLR的最佳截断值,并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晚期胃癌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CHE最佳截断值为3167 U/L,NLR最佳截断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sPD-L1、sCTLA-4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分析sPD-L1与sCTLA-4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外周血sPD-L1、sCTLA-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sPD-L1、sCTL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二级预防阿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GT)方案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方法 90例在一线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拟行阿帕替尼联合GT方案治疗的晚期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1:1:1),3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不给予rhTPO二级预防;治疗组1(n=30):GT化疗第1~5天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每日1次;治疗组2:GT化疗第1、3、5、7、9天皮下注射TPO 300 U/kg/d,隔日1次.动态记录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情
目的 探讨肺腺癌骨转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耀斑现象的时间、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同时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Ca2+)水平在判断骨耀斑现象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57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CT影像学表现及血清ALP、Ca2+水平变化.结果 57例患者中,基线有骨转移者30例.有46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阴性患者接受含铂双药化疗或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联合PD-1抑制剂治疗,11例EGFR阳性患者接
目的 探讨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以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0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术前均超声引导下注射吲哚菁绿至双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术中利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避免术中胸导管损伤,若发现有胸导管损伤,则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手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乳糜胸发生情况、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术中胸导管均成功被识别,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2例,均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无术
目的 探讨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高龄(年龄≥75岁)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接受了R-CHOP方案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82岁(范围:75~89岁);69.2%(9/13)的患者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84.6%(11/13)的患者ECOG评分≥2;46.2%(6/13)的患者存在多处淋巴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强调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此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14版MBD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补充,推荐对于初治的MM患者,无论是否存在骨病的影像学证据,均应使用双膦酸盐和/或地舒单抗积极预防MBD及骨相关事件.在双膦酸盐使用期间,应该密切监测肾功能及颌骨改变,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量甚至禁用,同时这类患者宜优先选用地舒单抗.希望本共识作为学术性指导意见,能够提供恰当的临床
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鳞癌的治疗日趋综合化、个体化,围绕手术这个基石,有诸多组合模式,如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术后放化疗、围手术期化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及新辅助放化疗等,也包括非手术治疗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模式,更有新的治疗模式的探讨.其中,新辅助放化疗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本文对上述治疗模式加以简要综述,以期规范食管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