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一段《教育时报》上刊登的文章中我认识了一位叫孙国锋的教师,知道了他的一篇《敢问路在何方》的文章激起了轩然大波。用《教育时报》上的话说是:“《敢问路在何方》一文,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热烈讨论。”
确实我也看到了一些回应孙国锋老师的文章,对孙老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困惑殷切地指出了许多让孙老师——也可以说是让普天下所有对教育饱含热望,对自身专业发展孜孜以求的教师解惑脱困的途径和方法。正如孙明霞老师所说的那样:“获得专业发展固然需要良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 。”“假如我们只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就永无发展的可能。”“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活法,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即便戴着镣铐,也要跳出优美的舞姿。”“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善小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撑起一把伞。”
这让我很受教育,但同时又生出一种大不安来。那就是这些文章虽然都看到了我们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僵化,看到
了我们的教育机制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却避而不谈对教育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我们的教师“反求诸己”,改变自我,改善自己所能主导的小环境。是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不能因环境的制约而固步自封,不能因环境的不堪而放弃追求。但是相对于整个教育来说,一个人做得再好,也仅仅是“撑起了一把伞”啊。一个个体做得再优秀,他为善的能量也仅仅限于一时一地,而一个千疮百孔的鄙陋的教育体制为害的能量则是不可估量的。它会成为师生——其实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发展的桎梏,这一点上边的引述其实正可以作为反证。
我们为何不能在改善自我的同时尽力去促成大环境的改变呢?难道因为我们人微言轻吗?难道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民主吗?难道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座不可摇动的大山吗?但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吗?要知道我们的教育精英们究其实只是我们教育的领跑者。打个比方来说它们好像我们的教育大厦的栋梁,这教育大厦还是要靠广大普通的默默无闻的教师来做基石的。我们的教育体系已沉疴难医,这诸多弊端就如从生的荆棘,难道要我们的教师在这荆棘丛中轻舞飞扬吗?难道非要让我们的教师都去遍尝不合理机制的刺激吗?而这样的处境又将剿灭多少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前景的热望呢?又将使多少教师苟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呢?一个教师不敢作为,将影响到一个班。而十个、百个、乃至数以万计的的教师的不敢作为、不能作为,一个社会都被影响了。
是的,假如我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就永无发展的可能,这永远是一个正确的命题。所以每当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总被要求:不要找客观原因,多从自身找找问题,多反省反省自身的缺漏。但假如我们总是从自身找问题,对客观环境的改造视若畏途,我们就永远不会打破腐朽的框架,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确实我也看到了一些回应孙国锋老师的文章,对孙老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困惑殷切地指出了许多让孙老师——也可以说是让普天下所有对教育饱含热望,对自身专业发展孜孜以求的教师解惑脱困的途径和方法。正如孙明霞老师所说的那样:“获得专业发展固然需要良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 。”“假如我们只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就永无发展的可能。”“我们完全可以换个活法,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即便戴着镣铐,也要跳出优美的舞姿。”“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善小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撑起一把伞。”
这让我很受教育,但同时又生出一种大不安来。那就是这些文章虽然都看到了我们的教育管理体系的僵化,看到
了我们的教育机制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却避而不谈对教育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我们的教师“反求诸己”,改变自我,改善自己所能主导的小环境。是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不能因环境的制约而固步自封,不能因环境的不堪而放弃追求。但是相对于整个教育来说,一个人做得再好,也仅仅是“撑起了一把伞”啊。一个个体做得再优秀,他为善的能量也仅仅限于一时一地,而一个千疮百孔的鄙陋的教育体制为害的能量则是不可估量的。它会成为师生——其实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发展的桎梏,这一点上边的引述其实正可以作为反证。
我们为何不能在改善自我的同时尽力去促成大环境的改变呢?难道因为我们人微言轻吗?难道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民主吗?难道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座不可摇动的大山吗?但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吗?要知道我们的教育精英们究其实只是我们教育的领跑者。打个比方来说它们好像我们的教育大厦的栋梁,这教育大厦还是要靠广大普通的默默无闻的教师来做基石的。我们的教育体系已沉疴难医,这诸多弊端就如从生的荆棘,难道要我们的教师在这荆棘丛中轻舞飞扬吗?难道非要让我们的教师都去遍尝不合理机制的刺激吗?而这样的处境又将剿灭多少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前景的热望呢?又将使多少教师苟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呢?一个教师不敢作为,将影响到一个班。而十个、百个、乃至数以万计的的教师的不敢作为、不能作为,一个社会都被影响了。
是的,假如我们只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就永无发展的可能,这永远是一个正确的命题。所以每当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总被要求:不要找客观原因,多从自身找找问题,多反省反省自身的缺漏。但假如我们总是从自身找问题,对客观环境的改造视若畏途,我们就永远不会打破腐朽的框架,创造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