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参加一次关于家庭亲子的团体辅导时,一位年轻的妈妈一直纠结于孩子无法早睡,无法按她的要求吃饭,担心孩子身体成长,从而担心会输在起跑线上。各位热心团友妈妈闻听其焦虑后,纷纷出谋划策,谈心得。这位妈妈频频点头,频频说是,但在结尾,可爱的妈妈却叹道:“你们说的我都明白,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一位妈妈甚至对我说,她可以轻易地搞定客户,但却没法搞定孩子。
让我们看看,各位妈妈你是否在遇到孩子反复哭闹或者不合作的情况下,有如下的情绪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总能给你制造麻烦,首先恭喜你,因为这说明你的孩子一定是十分聪明的。
其次,其实每位用心的妈妈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上几种情绪中的一种或多种。区别只在于,有些妈妈会在出现上诉不良情绪和感受时,能够静下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会让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而有些妈妈却陷入恶性循环,对孩子的不当表现常常不知所措,或无法控制,恶化的情况又不断强化妈妈的负面情绪,最后孩子的问题,演变成了妈妈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各种惹麻烦,为什么有些妈妈可以坦然面对,而有些妈妈却无法做到?因为她们内心依然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小孩!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动力学心理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把孩子的童年对日后的成长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俄狄浦斯期”的概念,还是客体关系学的理论。童年的成长经历对成年的塑造起到的重要影响,已经是普遍共识。而且儿时的影响大都存在潜意识里,无法被知觉。而幼小的那个我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个体吗?答案是:不一定!
而我们在内心知道该去这样做而无法做到时,正是因为那个强大的、充满力量的“我”,没有成长起来。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做所想做的事,就如同我知道要搬走挡在路上的那块石头,但我却没有移动它的力量。
妈妈们也有过自己的童年,有的童年并不够完美。而当自己成为人母,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她内心那个小孩被唤醒,而通常这个小孩是被拒绝的。潜意识里“不要成为我这样一个小孩”就被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各种不愉快和失控感被唤醒。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无法理性。但这些,妈妈自己都不知道。
本想把自己所有的爱和教育孩子的智慧都以倾囊而出、毫无保留的方式给予自己的宝贝,却发现力不从心。那如何让妈妈变得强大充满力量呢?
1.拥抱内心的小孩
非常喜欢克里希那南达那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其实每个人都内心住着一个小孩,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是区别在于,你是否知道它的存在。当妈妈面对自己那个对抗不合作的小孩时,无力感正是来自内心这个小不为人知的小孩。在她潜意识里的那些不安、焦虑的情绪和这个小孩紧密相连。如果你读到这里,能够体会到内心小孩的意义,发现原来我的无力是因为我内心的小孩,并把这一事实呈现在你面前时,请张开双臂拥抱它,接纳它,拉起它的小手……此时,你已经开始走在力量成长的路上。荣格说,呈现即疗愈。我更理解为,呈现即力量。
2.体验孩子成长带来的力量
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孩子内在成长的力量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你带来力量。试想一下,在你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说能够不跨越荆棘和艰难就成长起来的。何况你的父母也无法保证你生活的环境是伊甸园或纯净土。甚至有些人的童年经历过不幸的创伤,也没有倒下,还能顽强地走到现在。这就是内在成长的力量,它有自我强化作用。此时你的孩子也必定要经历你曾经经历的历程。回忆你的历程,细细体验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你能跨过的,他们也终将跨过,如果明白,你会感受到那种成长的力量会感染你、激发你,帮助你坦然。
3。加入育儿联盟
社会支持是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加入一个育儿联盟是寻求相互支持,相互给予力量的不错选择。你家的孩子爱发脾气,可能会碰到我家也是。妈妈可以走到一起交交心,吐吐槽。这种释放,比较和学习会消除孤立无援的感受,会激发妈妈重新载着满满的爱,回到孩子身边。原来每家的孩子都一样。
4.妈妈也可以去撒点野
经常听到有妈妈说,带孩子比上班都累。自从有了孩子,逛街的时间没了,化妆的时间没了,闺蜜聚会没了,甚至和孩子爸亲热缠绵的精力也没了。一副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为孩子无限的服务当中的架势。结果无力感随之而来,就像一杯被慢慢倒光水的杯子。撒手不管在这个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你无力时,你要接受自己的普通,把带孩子的烦心事抛到脑后,痛痛快快地去做一天自己想做的事情——逛街、购物、看电影、聚会、KTV……回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你会发现,那杯被倒光水的杯子又被慢慢续满,力量又重新回到你的身边。
当妈妈开始慢慢改变,你会发现身边的孩子也在如你所期地改变着。
让我们看看,各位妈妈你是否在遇到孩子反复哭闹或者不合作的情况下,有如下的情绪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总能给你制造麻烦,首先恭喜你,因为这说明你的孩子一定是十分聪明的。
其次,其实每位用心的妈妈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上几种情绪中的一种或多种。区别只在于,有些妈妈会在出现上诉不良情绪和感受时,能够静下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会让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而有些妈妈却陷入恶性循环,对孩子的不当表现常常不知所措,或无法控制,恶化的情况又不断强化妈妈的负面情绪,最后孩子的问题,演变成了妈妈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各种惹麻烦,为什么有些妈妈可以坦然面对,而有些妈妈却无法做到?因为她们内心依然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小孩!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动力学心理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把孩子的童年对日后的成长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俄狄浦斯期”的概念,还是客体关系学的理论。童年的成长经历对成年的塑造起到的重要影响,已经是普遍共识。而且儿时的影响大都存在潜意识里,无法被知觉。而幼小的那个我就一定能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个体吗?答案是:不一定!
而我们在内心知道该去这样做而无法做到时,正是因为那个强大的、充满力量的“我”,没有成长起来。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做所想做的事,就如同我知道要搬走挡在路上的那块石头,但我却没有移动它的力量。
妈妈们也有过自己的童年,有的童年并不够完美。而当自己成为人母,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她内心那个小孩被唤醒,而通常这个小孩是被拒绝的。潜意识里“不要成为我这样一个小孩”就被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各种不愉快和失控感被唤醒。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无法理性。但这些,妈妈自己都不知道。
本想把自己所有的爱和教育孩子的智慧都以倾囊而出、毫无保留的方式给予自己的宝贝,却发现力不从心。那如何让妈妈变得强大充满力量呢?
1.拥抱内心的小孩
非常喜欢克里希那南达那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其实每个人都内心住着一个小孩,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是区别在于,你是否知道它的存在。当妈妈面对自己那个对抗不合作的小孩时,无力感正是来自内心这个小不为人知的小孩。在她潜意识里的那些不安、焦虑的情绪和这个小孩紧密相连。如果你读到这里,能够体会到内心小孩的意义,发现原来我的无力是因为我内心的小孩,并把这一事实呈现在你面前时,请张开双臂拥抱它,接纳它,拉起它的小手……此时,你已经开始走在力量成长的路上。荣格说,呈现即疗愈。我更理解为,呈现即力量。
2.体验孩子成长带来的力量
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孩子内在成长的力量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你带来力量。试想一下,在你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说能够不跨越荆棘和艰难就成长起来的。何况你的父母也无法保证你生活的环境是伊甸园或纯净土。甚至有些人的童年经历过不幸的创伤,也没有倒下,还能顽强地走到现在。这就是内在成长的力量,它有自我强化作用。此时你的孩子也必定要经历你曾经经历的历程。回忆你的历程,细细体验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你能跨过的,他们也终将跨过,如果明白,你会感受到那种成长的力量会感染你、激发你,帮助你坦然。
3。加入育儿联盟
社会支持是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加入一个育儿联盟是寻求相互支持,相互给予力量的不错选择。你家的孩子爱发脾气,可能会碰到我家也是。妈妈可以走到一起交交心,吐吐槽。这种释放,比较和学习会消除孤立无援的感受,会激发妈妈重新载着满满的爱,回到孩子身边。原来每家的孩子都一样。
4.妈妈也可以去撒点野
经常听到有妈妈说,带孩子比上班都累。自从有了孩子,逛街的时间没了,化妆的时间没了,闺蜜聚会没了,甚至和孩子爸亲热缠绵的精力也没了。一副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为孩子无限的服务当中的架势。结果无力感随之而来,就像一杯被慢慢倒光水的杯子。撒手不管在这个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你无力时,你要接受自己的普通,把带孩子的烦心事抛到脑后,痛痛快快地去做一天自己想做的事情——逛街、购物、看电影、聚会、KTV……回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你会发现,那杯被倒光水的杯子又被慢慢续满,力量又重新回到你的身边。
当妈妈开始慢慢改变,你会发现身边的孩子也在如你所期地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