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管理创新是通过树立社会管理新观念,采取和运用社会管理新方法、新手段,在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中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共同治理。由于高校财务管理更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利益攸关性和非营利性等特征,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重新对其进行认识和探讨。
高校财务管理新变化
我国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一改过去由政府单一拨款为现在的多渠道筹资,除政府拨款外,还有面对广大学生的教育收费,来自企业、社会或个人的赠、捐资,各种纵、横向课题经费,校办企业、公司的利润收入,学校与企业、政府、社会合作办学的经费以及非全日制、计划外各种办学的学费收入等,这造成了高校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性特征越来越显著,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难度。
外部环境变化也引发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与职能、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的调整、转变与创新。在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下的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网状结构财务管理体系,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即为这个网状结构体系的中心,财务管理部门通过预算分配,使经费、资金流入到这个网状结构的不同节点(部门、学院、团体等),通过不同节点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如今的高校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在财务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不同经费使用主体的协同管理。还要进一步地看到,由于现在高校的经费来源与经费项目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来源与不同项目的经费会牵涉到不同的使用主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用途,因而应根据其各自的使用要求和规范进行分别化的管理,这也构成高校财务管理网状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以上变化决定了高校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一项单纯的、孤立的技术事务与业务活动,而应形成一种由多主体参与的网状化财务管理结构与财务管理活动过程。
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思路
基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变化,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笔者提出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思路:一是注重技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高校财务工作既要注重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活动自身固有的技术性,同时也要注重发挥高校财务管理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二是注重管理与服务的统一,高校财务管理应该是管理与服务并存,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三是注重财务管理部门主导与多主体参与的协同管理,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对经费的预、决算以及对经费的监管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与财务管理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财务管理网络的建设。四是注重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既要履行好自身的经济责任,也要重视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创新高校财务管理
在创新财务管理思路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设想:
管理观念的创新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格的观念。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一种公共性、服务性很强的部门,要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财务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人、尊重人的观念。二是树立公众参与、共同管理的观念。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具有多主体、流动性、流程化特征,对经费的有效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财务管理部门既无法也不能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管控。对此,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设计中引入公众参与,实现全过程的财务共同管理。三是树立多样化、多依据的管理观念。基于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和经费使用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高校财务应当根据经费的不同来源和用途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四是树立加强沟通、促进协作的观念。五是树立促进公平、化解矛盾、建设和谐财务的观念。六是树立服务型财务,强化服务公众的观念。
管理主体的创新 基于以上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新观念,高校财务管理应从传统的单主体、单一化的财务管理向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财务管理转变,形成高校党政统一领导下的、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导、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财务管理格局。
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在多主体参与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下,要求转变高校财务管理方式与手段:在财务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控向重服务、重协商协调转变;在财务管理手段上,要从偏重行政化的财务管理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管理制度的创新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构建高校财务管理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基本目标除了通过对办学经费的有效管理,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外,还应协调学校内外各种复杂关系、促进学校和谐办学。诸如重视民生,提高教职员工与学生的生活待遇;关注教职员工的利益关切,理顺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维持社会公正,抑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化解高校办学风险,保持稳定与良好的内外办学环境等,也应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应有之义。要根据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新目标与新职能,构建财务管理新机制与新制度,并把这些新机制、新制度与原有的机制、制度归并整合,形成内生性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支持的财务管理机制与制度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新变化
我国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一改过去由政府单一拨款为现在的多渠道筹资,除政府拨款外,还有面对广大学生的教育收费,来自企业、社会或个人的赠、捐资,各种纵、横向课题经费,校办企业、公司的利润收入,学校与企业、政府、社会合作办学的经费以及非全日制、计划外各种办学的学费收入等,这造成了高校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性特征越来越显著,增加了高校财务管理的难度。
外部环境变化也引发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与职能、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的调整、转变与创新。在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下的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网状结构财务管理体系,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即为这个网状结构体系的中心,财务管理部门通过预算分配,使经费、资金流入到这个网状结构的不同节点(部门、学院、团体等),通过不同节点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如今的高校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在财务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不同经费使用主体的协同管理。还要进一步地看到,由于现在高校的经费来源与经费项目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来源与不同项目的经费会牵涉到不同的使用主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用途,因而应根据其各自的使用要求和规范进行分别化的管理,这也构成高校财务管理网状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以上变化决定了高校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一项单纯的、孤立的技术事务与业务活动,而应形成一种由多主体参与的网状化财务管理结构与财务管理活动过程。
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思路
基于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变化,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笔者提出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思路:一是注重技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高校财务工作既要注重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活动自身固有的技术性,同时也要注重发挥高校财务管理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二是注重管理与服务的统一,高校财务管理应该是管理与服务并存,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三是注重财务管理部门主导与多主体参与的协同管理,高校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对经费的预、决算以及对经费的监管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也要加强与财务管理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财务管理网络的建设。四是注重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既要履行好自身的经济责任,也要重视其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创新高校财务管理
在创新财务管理思路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创新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设想:
管理观念的创新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格的观念。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一种公共性、服务性很强的部门,要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财务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人、尊重人的观念。二是树立公众参与、共同管理的观念。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与使用具有多主体、流动性、流程化特征,对经费的有效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财务管理部门既无法也不能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管控。对此,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财务管理活动的流程设计中引入公众参与,实现全过程的财务共同管理。三是树立多样化、多依据的管理观念。基于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和经费使用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高校财务应当根据经费的不同来源和用途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四是树立加强沟通、促进协作的观念。五是树立促进公平、化解矛盾、建设和谐财务的观念。六是树立服务型财务,强化服务公众的观念。
管理主体的创新 基于以上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新观念,高校财务管理应从传统的单主体、单一化的财务管理向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财务管理转变,形成高校党政统一领导下的、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导、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财务管理格局。
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在多主体参与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下,要求转变高校财务管理方式与手段:在财务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控向重服务、重协商协调转变;在财务管理手段上,要从偏重行政化的财务管理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管理制度的创新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制度体系。构建高校财务管理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基本目标除了通过对办学经费的有效管理,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外,还应协调学校内外各种复杂关系、促进学校和谐办学。诸如重视民生,提高教职员工与学生的生活待遇;关注教职员工的利益关切,理顺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维持社会公正,抑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化解高校办学风险,保持稳定与良好的内外办学环境等,也应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应有之义。要根据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的新目标与新职能,构建财务管理新机制与新制度,并把这些新机制、新制度与原有的机制、制度归并整合,形成内生性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支持的财务管理机制与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