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zhi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以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的院校,在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注重学生基础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工匠精神更是切实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取得更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成效,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首先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有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并进一步在具体的专业教育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研究可见,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三方面入手进行,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切实落实到专业教育开展的各个方面,才能起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78-02
  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在具体落实环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逐步开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所谓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在专业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后续的应用环节中,都需要具备一种不断钻研和完善的精神。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和精神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专业教育质量
  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在从事技术研究和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针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钻研学习,力求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达到更专业、更全面的程度。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工作开展的角度上来说,这种精神对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备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1]。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培养。这对于学生长期的专业学习要求来讲非常重要。只有在宏观态度上保持严谨认真,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而言,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意味着其个人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优化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标,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技术能力的提升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学生主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参与同步积累个人的理论知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单项的技术而言,基于工匠精神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是引导学生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对待个人所学习的专业,且这种精神的渗透应用不仅局限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上,从学生的个人技术能力提升的角度上来说,当学生的实践中本着工匠精神进行学习和钻研,有利于学生参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通过不断反复的技术训练和实践,发现个人实践技术能力中的提升困境和实践漏洞,并通过持续的完善性训练,进一步解决个人实践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升个人的主观专业技术水平,在相对长期的职业院校学习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这不仅是在学生的高职院校学习阶段应具备的重要实际作用,对学生个人未来的长期成长和发展而言,这种态度和精神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非常典型的深刻性和长期性 [2]。
  (三)有利于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质量需求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建设而言,目前社会发展和企业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为丰富且多元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在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而工匠精神是针对这两部分能力提升为目标,提出更高层次和更稳定的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当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达到了以工匠精神为依托的状态下时,意味着独立的个人能力培养和提升在标准方面有所提升。这必然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层面专业人才需求,为更好地支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3]。
  二、工匠精神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做好前期的规划分析
  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背景来说,所需要采取的培养方法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是存在差异的。工匠精神虽然从宏观的培养目标上都是强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一种研究分析问题的态度和思路 [4]。但不同的专业所需要应用的方法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结合不同的专业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培养要求,找到工匠精神培养与相关专业融合培养的切入点。这是进一步实现培养工匠精神目标的前提条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开展前期的规划分析工作,也有利于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找到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确保发挥前期规划工作的作用提供保障。
  (二)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条件
  客观环境条件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中主要是指,基于不同的专业教学要求所需要提供的教育教学开展条件以及实践训练条件等。另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依托也是工匠精神培养的现代化影响因素。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角度来说,由于这类院校在建设规模、客观环境条件等方面仍然存在较为现实的限制,因此,当高职院校制定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学校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宣传和推广吸引源自社会企业层面的资金资源支持,或者通过针对性地规划和管理可用资金资源,实现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限教学资金资源的合理调配,加大相关教育教学条件的创建力度,只有有了根本上的环境条件支持,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 [5]。
  (三)形成工匠精神培养的长效机制
  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基础层面上的要求并没有达到较高的层次。因此,在有限的职业教育开展阶段,学校方面需达到工匠精神培養目标,应当更多地延伸到对学生面对问题的研究分析态度和学习研究习惯的层面上,只有从这些层面提升学生在思想层面的认知,才能真正依托职业院校的有限资源,形成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带着这种精神和思想进入社会工作环境或更高层次的深造学习环境中。   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专业理论研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虽然在职业教育阶段,学生所接受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内容上具有局限性较强的特征。为了从基础课程的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框架,从实际出发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针对一个细节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在专业理论研究层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6]。例如,虽然在职业院校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相对较浅,但教师可以依托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其与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这项技术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观察资源的特征,针对AI智能化技术概念进行拓展式的学习和研究,这种具备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研究本身也容易激发学生主观上参与研究的兴趣,实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二)基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工匠精神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结构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从实践教学开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将实践课程教学的过程转变为一个具体的实践训练项目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具体落实的环节,教师一方面可借鉴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形成有效沟通,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环境,对于主观上的能力素质达标且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还可以推荐其作为具体项目的实习生参与到项目的推进和研发环节中。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参与物流货运企业或电商平台的广告文案策划的方式,锻炼个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在参与到实际的工作过程后,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也能有更加深刻准确的理解,有利于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有效的学习实践体验,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实训课程教学中。
  (三)在就业创业指导中培养工匠精神
  就业创业指导是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常规教育内容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专业的引导和分析,为学生的未来就业选择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课程内容中既包括了专业就业创业理论知识,也包括了面向学生的就业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指导工作。教师可结合工匠精神对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影响,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为一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就业创业教育内容,让学生从精神和思想层面实现转变,并依托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基于个人专业的钻研和分析精神,最终实现个人对工匠精神认知层次和角度的提升和转变,有效发挥工匠精神在学生精神和思想层面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取得更为切实有效的职业教育效果提供思想支撑。
  参考文献:
  [1] 宋星,赵剑莉,马丁.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1):75-77.
  [2] 张芳,余洁琪,冯嘉谊. 大思政视野下现代学徒制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6):48-49.
  [3] 李玲. 浅谈“大思政”格局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J]. 新丝路,2019(18):190.
  [4] 朱悦珉.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 中外企业文化,2020(10):89-90.
  [5] 万祥群.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J]. 文存阅刊,2019(12):189.
  [6] 陶霞. 大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J]. 基礎教育论坛,2019(26):34-35.
  (荐稿人:李曾辉,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學校体育较为常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却并不常见。部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后因为各种问题发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很多人对俱乐部不了解、不参与,导致了体育资源浪费、未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等情况。针对上述现象,将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融合,创新教法教案,调整教学结构,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增进终身体育效果,对学校体育、青少年俱乐部和学生来说意义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的关键点,最终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145-02  思想政治教
摘 要:素质拓展训练对转型期的新入学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查阅素质拓展训练与入学教育阶段的相关性文章,研究素质拓展训练对新生产生的影响,旨在分析素质拓展训练在入学教育阶段开展的必要性,从而改善我国高校入学教育现状,并推动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入学教育;大学生;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
摘 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在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思想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将直接关系到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要深刻了解新工科建设背景,充分认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
摘 要:在高校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独立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协同工作状态相比有所差距。党支部、团支部以及班委会都是思政工作开展需要依托的主要组织,联合三方面的力量为高校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具有高度的适宜性。本文针对高校党团组织以及班委会协同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意在找到三方面力量协同工作的科学有效路径。研究分析可见,由于三者联合的协同工作模式与传统工作模式相比有一定的创新性,导致实际
摘 要:本文分析了财会类大学生在创业发展时遇到的基本问题和难点,研究了校企协同构建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路径,从带动、建设、平台、运行、交流和保障六个角度入手,创造学校企业协同创建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结构章法。  关键词:校企协同;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159-02  一、财会类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2020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正常进行,在线教学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如何有效组织和开展在线教学,成为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将从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展开探索与研究,分析疫情防控下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探讨通过提升教学方法、增强教师能力以及构建线上与实体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来提高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在
摘 要: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社会生产需要具备丰富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从业者;其次,大学毕业生也需要相应的劳动技能以满足就业需要和企业生产需求。此次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互动交流、活动培训、实践检验等方式形成系统化研究过程,既有方法又有反馈,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劳动养成教育方法,对促使高校更好地
摘 要:如今,“00后”逐步踏入大学校园,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多元化的价值观、互联网虚拟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交往内容、交往行为出现问题。本文以“三全育人”视角,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教育的育人主体、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研究,建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育人模式,以创新人际关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人际关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
摘 要: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高职“专升本”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文献内容及相关研究理念,对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当前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为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