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音乐美学观在《论语》中的体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孔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孔门私学中,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专著,也没有对音乐欣赏做出专门而系统的说明。孔子的关于音乐美学的论述,散见于代表儒家经典思想的《论语》里,这些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恰恰就是古代儒家音乐美学观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孔子 音乐美学观 《论语》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3000年前的西周之前,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就开始萌芽,进入西周这个音乐鼎盛时代,音乐美学观逐渐形成,《周礼·春官》中记载着当时的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是“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的一种精神活动。西周末年的史官伯亦提出了音乐具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的审美功效。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活跃的学术气氛,使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空前发达,也使审美意识和对“美”的认知逐渐深化,并产生了具体的对音乐欣赏的需求和音乐欣赏的理论。孔子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就是对音乐的极高评价。随着西周时代青铜器技术的成熟,使得曾侯乙之类的大型编钟的制作得以实现,也从物质上推动了音乐活动的进一步升华。西周已设立了掌握国家演奏团体与音乐教育的中央专门音乐机关——大司乐。春秋时期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吕、七声音阶与旋宫转调等乐制的出现,代表着音乐技法和理论上的进步,也使音乐旋律更加精致、音乐表现更加精准,也对音乐风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这一切都标志着孔子时代的音乐活动已空前繁荣。因此,作为古典美学范畴之一的音乐美学的产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孔子本人精通笛、箫、古琴等乐器,也很会唱歌,有着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论语·述而》云:“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说明孔子对学习歌唱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孔子还擅长谱曲,他收集整理了上古时期的乐谱,并创作了《 操》、《欢乐操》、《龟山操》、《将归操》、《获麟操》、《畏匡操》、《厄陈操》、《闲居乐操》等曲谱,体现了孔子非凡的音乐创作才华。在孔门私学里,音乐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专著,也没有对音乐欣赏做出专门而系统的说明。孔子关于音乐美学的论述,时时散见于代表着儒家经典思想的《论语》里,孔子以人为本的音乐美学观,恰恰就是古代儒家音乐美学观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其归纳为如下三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 音乐是一种政治语言
   孔子所生活的西周末年,正值社会制度的转型期,各种新生的诸侯政治势力在争霸天下,在分封土地的同时,也敢于僭越王制礼仪,僭越天子礼乐,以至于让孔子发出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的恨恨之声。孔子对这一时代的评价为“礼崩乐坏”,“乐坏”就是指诸侯们对王室专用音乐的僭越。在孔子的心目中,这种音乐不仅是一种钟罄演奏出来的旋律,而是王权的组成部分,是至高无上、不能随意亵渎的;音乐的旋律里所包含的不仅是美的音符,更是王权的神圣和皇族的尊严。如上文提到的“八佾”之舞,就是古代的一种乐舞,因共有八行八列舞者,而被称为“八佾”。按照西周的礼法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这种制度的乐舞,所以说这种乐舞就是王室的特权之一。而作为鲁国正卿的季孙氏,按照礼制只能享有四佾之舞,而他却敢于明目张胆地用八佾舞于自家的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行为。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之言,已充分反映了孔子对季孙氏僭越王室专用音乐的基本态度。
   《诗经》有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怨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说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所以音乐不仅是统治阶层的一种政治语言,也是国情民声的表现。因此,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之后“三月不知肉味”,称之为“尽美矣,又尽善矣”。但同为周王朝国乐的“武乐”,孔子的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之所以这样评价,并不是因为音乐旋律上的问题,而是因为“韶乐”是舜帝时期民众歌颂太平盛世所用的乐曲,乐曲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和谐与安详,是百姓对舜帝文治的景仰,所以“韶乐”的旋律宛如春风吹拂,温馨流畅,令孔子陶醉。从思想内容上看,舜是在尧的禅让下得到王位的,是一种和平的社会转型,因此,“韶乐”表现的是一种合乎理想社会秩序的风情,也就是说,“韶乐”的根本精神是在表现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而“武乐”是周朝初年歌颂周王灭商的乐曲,虽然旋律也很美,其内容表现的却是周武王讨伐纣王时激烈的战争场面,其基本精神在于表现战争和征服,所以“武乐”的旋律节奏急促,铿锵激愤。更重要的是,周武王原为人臣,却用武力夺得了商王的天下,也是不符传统社会的君臣秩序的。而这种孔武精神对一贯主张“仁爱”的孔子来说,带有浓郁的血腥味,所以孔子才会认为“武乐”“不尽善”。从孔子对这两种音乐的比较之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音乐美学观是“美善合一”的观点,他强调音乐里有许多政治内容,而这些政治内容是欣赏音乐的人无法忽视的。
   二 音乐是一种教化形式
   “德治”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管理手段,也是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因此,对民众社会道德的约束与道德修养的提高,一直是统治阶层最重视的,正如《礼记》所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在西周时期,统治阶层已意识到音乐的教化力量是巨大的,是其他教化手段无法企及的。从道德教化的角度出发,孔子也把音乐和礼教紧密结合起来,并希望利用礼乐文化来巩固宗法制度,这种思想在《论语》里也有所表现。
   作为儒家经典人物的孔子,一生信守着仁的标准,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做人的理想境界。孔子认为,“仁德”思想统领着音乐的欣赏,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论语注疏》对此句的注疏云:“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论语全解》对此句的注疏云:“礼乐以仁为本也。盖礼者仁之文,乐者仁之声,有仁之实,然后能兴礼乐。”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把音乐的欣赏仅仅看成是一种纯艺术的活动,在音乐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包含着孔子的“修齐治平”的崇高目标以及用音乐教化民众的目的。所以,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音乐教化之过程,他把对音乐的理解放在了最后一步,也就是修身成仁的最高境界。这表明,在孔子看来,音乐修养是教化民众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段。
   “以乐修身”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孔子深知音乐有触动人类心灵的力量,更能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因情而发,是人类内心感受的一种美的外化形式,音乐可以超越国界、民族和时间的隔膜,蕴含着无法言喻的道德力量和审美内质。孔子已认识到了音乐的内化作用,因此,他对音乐择选的标准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孔子提出的音乐美学标准,更是教化与道德的一个标准,而“思无邪”的具体内容,就是孔子一贯所提倡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道德标准。
   基于这种“思无邪”的标准,孔子对郑卫之声颇为反感,由于郑卫一带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民众思想开放,郑卫音乐在继承商音乐传统的基础之上,表演时男女相杂,多有繁声促节,音调奔放激越,与孔子推崇的《韶》、《武》等雅正之乐风格迥异,因此有违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乐风,使孔子认为郑卫音乐过于轻靡,有着迷乱心性的作用,不具有《诗经》所包含的“思无邪”的高尚品质,而是一种“淫声”。孔子曾愤怒地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论语·阳货》)此话所表现出的正是孔子对郑卫音乐的极大反感。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云:“淫,过也,非专指男女之欲也。郑声靡曼幼眇,无中正和平之致,导欲增悲,使闻者沉溺而忘返,故曰淫也。”也就是说,郑卫之声过于轻靡,失去了中和之美,容易使听者的心情失去平衡,从而破坏了音乐原来的修养身心功能。因此,孔子不遗余力地反对郑卫之声,他曾经很严厉地要求学生“放郑声,远佞人”(《论语·卫灵公》)。在这种对靡靡之音的反对之中,恰恰说明孔子所期待的音乐是优美而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是具有正面的审美力量的,正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评价的那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三 音乐是一种至美的表达和精神的力量
   孔子喜欢乐器,也喜欢歌唱,他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这样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在晚春季节里,穿上刚刚做成的漂亮春服,约上几位有品位的好友,再带上几位好学的童子,相约到郊外去踏青。在大自然里享受着春风春雨,就会神采飞扬,人在春风里翩然起舞,放声歌咏,这才是一件逍遥又浪漫的事情呢!孔子已充分认识到,音乐是与天地融合的一种纯美的艺术形式,当人置身于天地美景之间时,音乐就是人类表达与自然亲和的一种特殊语言,这种感受与《礼记·乐记》中的言论非常相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这种诗歌舞的相互融合之中,人类找到了与天地对话的渠道,而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表达,正是孔子尽美尽善的音乐美学观的直观呈现。
   对于可以合乐而歌的《诗经》,孔子不仅能够皆“皆弦歌之”,又动情地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是一种最能够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优美音乐,因此,孔子要求儿子伯鱼努力学习《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之乐。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这种优美音乐的话,就与一个面壁的傻子差不多,结果会使心灵闭塞,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感受不到。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音乐能开启人的心灵,也能表达人们内心复杂的情感。音乐如此美好,难怪孔子那么喜欢歌唱!《论语·述而》记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除了伤心哭泣日子之外的许多日子,孔子都是与歌声相伴的。
   音乐也给了在困厄之中的孔子以精神上的力量,孔子会在身处困境时,借助于音乐的力量安抚自己:“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黎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绝。”(《孔子家语·在厄》)当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孔子想到了用音乐去鼓励大家,而事实上,音乐也确实使他最终走出了困境。即使在孔子临终前,他还会“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而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家语·终纪解》)由此可见,孔子已经把音乐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在音乐精神的引领下,孔子才可以进入音乐所呈现的“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皎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的至美境地。
   综上所述,可见孔子的音乐美学观产生于西周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之下,孔子把音乐艺术从抽象的旋律上升为与西周的政治、文化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组成部分,上升为提升人类道德修养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孔子的音乐美学观既是对前人音乐美学观的吸收、继承和完善,同时也对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4]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 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孔子研究》,2001年第2期。
   [6] 陈四海:《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黄自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著名作曲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在音乐上留下了大量的精品之作,尤以艺术歌曲影响最大,《思乡》是黄自艺术歌曲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在创作上尝试运用欧洲的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风格的艺术歌曲,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诗词和音乐的结合,更突出了诗的意境,音乐又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艺术歌曲突出伴奏与演唱同样重要,演唱者应把握该歌曲的情绪基调以及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特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思想对于外界环境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喜怒哀乐这种高级情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的特有功能,其他动植物是不具有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事例打破了人们的原有观念,科学研究表明,不仅人类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动植物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具有大脑和肌体的,能通过肌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