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要“目中有人”,指的是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历史人物的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利用历史人物作为人格教育的载体,用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去感染、熏陶、鞭策、警示学生,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实现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格教育。
【关键词】历史人物优秀人格价值观自我评判
有人说,历史教育是一门“人”学,这里的“人”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历史教育是一门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学问,是一门养成学生优秀人格的学问;二是指历史是专门记载人类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所以历史教育又是一门离不开“历史人物”的学问。综合以上两层含义,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人”,就必须把历史人物学习与优秀人格养成结合起来。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怎样做到“目中有人”呢?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功利化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社会关注的是学校升学率,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能否上名校、名牌大学,学校领导关注的是中考、高考成绩,这就迫使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长期“目中无人”,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优秀人格的培养。如此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意志薄弱、畏惧困难、懒惰成性、悲观失望、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没有理想追求、缺乏进取精神、抗挫心理差等。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历史教育有责任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做一个诚实、尊重他人、真诚、健康、责任、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的合格公民。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目的也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优秀人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以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意识,做到“目中有人”,主动把“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转变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使学生接受到“有血肉的历史教育”、“充满人性的历史教育”、“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育”。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历史人物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知情交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与人的心灵是共通的,学生们的心灵在受到伟大人物心灵的熏陶时,心灵深处高尚的、正确的、积极的一面会被激发出来,经过反复强化而慢慢确定下来,从而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这便是心灵成长的一般过程。梁启超先生曾说过 “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教材,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以历史人物作为人格教育的载体,突出历史人物的主体地位,克服历史教材“以事带人”的不足,采用“以人说事”的教学方法,放大或特写历史人物中极富感染力且具有人格教育意义的史实,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发展、思想升华、人格养成,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做法一:创设历史人物新情景,突出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罗斯福新政》,一般的教学设计是“以事带人”,按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处理,知识结构清晰,知识要点突出,但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不到人格教育的目的。我的教学设计改为“以人说事”,展示历史人物图片、介绍罗斯福生平、让学生上台说说心目中的罗斯福、引用与新政相关的罗斯福竞选演说、罗斯福名言“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著名的“炉边谈话”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充分感受罗斯福的人格魅力,主动学习他乐观自信、改革创新、意志坚定、爱国亲民、举重若轻的优秀品格,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做法二:层层设问,挖掘人格内涵。以司马迁这一历史人物为例,我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司马迁取得了什么成就?这一成就的历史地位如何?《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引起学生对司马迁的景仰和崇拜。2、接着设问: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伟大的著作?这就触及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他知识渊博,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在李陵之祸受腐刑后,忍辱负重,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历经几十年艰苦努力,终于写成《史记》这一宏篇巨著。学生心灵受到震撼。3、引入司马迁《报任安君书》,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司马迁成功的动力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以周文王、左丘明、孔子、屈原等历史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才能在困境中坚持下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司马迁人格的坚韧和无畏,特别是忍辱负重的意志力与人生信念。
做法三: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文物古迹如陈嘉庚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林巧稚故居、陈化成墓;观看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影视作品;开设《厦门历史名人》等讲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推动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而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人物的学习和优秀人格的养成都要靠学生自主建构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贯彻生本和师导相结合的原则,行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主动认识和感悟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
做法一: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巨人百传丛书》等相关历史人物传纪,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这些巨人大师的足迹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学会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来。将历史人物的优秀人格内化成自己的优秀人格,这正是学习主体的自觉行为和自我人格建构。 做法二:指导高中学生开展“历史人物学习”课外研究性活动,搜集历史人物相关资料,撰写“历史人物学习和优秀人格养成”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格道德素养。指导初中学生搜集历史人物小故事,学会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整理、归类,在老师的指导下编成《初中历史人物故事》,布置学生制作“历史人物小报”、历史人物黑板报。小组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的熏陶,提升人格的境界。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历史人物学习和研究时,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注意历史人物学习内容的开放、形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评价的开放,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格建构结合起来,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主动关爱社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人格素养。
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评判
历史教育人格论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澄清价值观。教师不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或价值观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接触多种价值观或道德观,让他们自主思考、评价,学会正确的自我决策。教师在不改变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在认知事实的过程中学会价值澄清,在价值澄清过程中提升道德观。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科学评价和认识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优秀健全的人格。
我看过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希特勒是个举世公认的战争狂人、法西斯主义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以希特勒为崇拜偶像,认为希特勒是爱国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德意志民族;希特勒屠杀犹太等民族符合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希特勒才华横溢,是演讲天才、政治天才、军事天才;希特勒非常爱他的母亲,是一个孝子;……很显然,学生的价值观评判出现了偏差,这也是平时教学重智轻德、人文教育缺失的必然结果。学生有崇拜希特勒的自由,我们不能横加干涉,但我们有责任把学生的价值观评判引向正确的方向:希特勒的爱国是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牺牲其它民族的利益换取德意志民族的发展,最终把德意志民族绑上二战的战车而自食其果;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实质上是种族歧视,无视生命的宝贵,极端血腥残忍,犯了反人类的大罪;希特勒的才能给世界和德意志民族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和平发展;希特勒爱自己的母亲,但又有多少母亲死于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他发动战争,又造成了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把希特勒的罪行与日本法西斯对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观点,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学会尊重人类文明,树立世界意识,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综上所述,历史人物学习与学生优秀人格养成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目中有人”,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学会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判历史人物,学会自我决策,分清真善美与假丑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的优秀品格自觉自愿、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格,成为一个具有爱国爱乡、仁爱谦虚、诚信自律、自信自尊、热爱学习、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与时俱进、敬业奉献、富有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格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2]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新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06.0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
【关键词】历史人物优秀人格价值观自我评判
有人说,历史教育是一门“人”学,这里的“人”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历史教育是一门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学问,是一门养成学生优秀人格的学问;二是指历史是专门记载人类活动的一门学科,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所以历史教育又是一门离不开“历史人物”的学问。综合以上两层含义,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目中有人”,就必须把历史人物学习与优秀人格养成结合起来。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怎样做到“目中有人”呢?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功利化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社会关注的是学校升学率,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能否上名校、名牌大学,学校领导关注的是中考、高考成绩,这就迫使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长期“目中无人”,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优秀人格的培养。如此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意志薄弱、畏惧困难、懒惰成性、悲观失望、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没有理想追求、缺乏进取精神、抗挫心理差等。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历史教育有责任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做一个诚实、尊重他人、真诚、健康、责任、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的合格公民。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目的也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优秀人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该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以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意识,做到“目中有人”,主动把“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转变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使学生接受到“有血肉的历史教育”、“充满人性的历史教育”、“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育”。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历史人物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知情交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与人的心灵是共通的,学生们的心灵在受到伟大人物心灵的熏陶时,心灵深处高尚的、正确的、积极的一面会被激发出来,经过反复强化而慢慢确定下来,从而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这便是心灵成长的一般过程。梁启超先生曾说过 “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教材,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以历史人物作为人格教育的载体,突出历史人物的主体地位,克服历史教材“以事带人”的不足,采用“以人说事”的教学方法,放大或特写历史人物中极富感染力且具有人格教育意义的史实,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发展、思想升华、人格养成,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做法一:创设历史人物新情景,突出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罗斯福新政》,一般的教学设计是“以事带人”,按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处理,知识结构清晰,知识要点突出,但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不到人格教育的目的。我的教学设计改为“以人说事”,展示历史人物图片、介绍罗斯福生平、让学生上台说说心目中的罗斯福、引用与新政相关的罗斯福竞选演说、罗斯福名言“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著名的“炉边谈话”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充分感受罗斯福的人格魅力,主动学习他乐观自信、改革创新、意志坚定、爱国亲民、举重若轻的优秀品格,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做法二:层层设问,挖掘人格内涵。以司马迁这一历史人物为例,我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司马迁取得了什么成就?这一成就的历史地位如何?《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引起学生对司马迁的景仰和崇拜。2、接着设问: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伟大的著作?这就触及司马迁的人格魅力:他知识渊博,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在李陵之祸受腐刑后,忍辱负重,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历经几十年艰苦努力,终于写成《史记》这一宏篇巨著。学生心灵受到震撼。3、引入司马迁《报任安君书》,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司马迁成功的动力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以周文王、左丘明、孔子、屈原等历史人物为榜样激励自己,才能在困境中坚持下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司马迁人格的坚韧和无畏,特别是忍辱负重的意志力与人生信念。
做法三: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当地一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文物古迹如陈嘉庚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林巧稚故居、陈化成墓;观看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影视作品;开设《厦门历史名人》等讲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推动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而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历史人物的学习和优秀人格的养成都要靠学生自主建构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贯彻生本和师导相结合的原则,行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主动认识和感悟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
做法一: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巨人百传丛书》等相关历史人物传纪,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这些巨人大师的足迹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学会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来。将历史人物的优秀人格内化成自己的优秀人格,这正是学习主体的自觉行为和自我人格建构。 做法二:指导高中学生开展“历史人物学习”课外研究性活动,搜集历史人物相关资料,撰写“历史人物学习和优秀人格养成”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格道德素养。指导初中学生搜集历史人物小故事,学会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整理、归类,在老师的指导下编成《初中历史人物故事》,布置学生制作“历史人物小报”、历史人物黑板报。小组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的熏陶,提升人格的境界。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历史人物学习和研究时,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注意历史人物学习内容的开放、形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评价的开放,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格建构结合起来,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主动关爱社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人格素养。
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评判
历史教育人格论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澄清价值观。教师不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或价值观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接触多种价值观或道德观,让他们自主思考、评价,学会正确的自我决策。教师在不改变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在认知事实的过程中学会价值澄清,在价值澄清过程中提升道德观。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加以分析,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科学评价和认识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优秀健全的人格。
我看过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希特勒是个举世公认的战争狂人、法西斯主义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以希特勒为崇拜偶像,认为希特勒是爱国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德意志民族;希特勒屠杀犹太等民族符合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希特勒才华横溢,是演讲天才、政治天才、军事天才;希特勒非常爱他的母亲,是一个孝子;……很显然,学生的价值观评判出现了偏差,这也是平时教学重智轻德、人文教育缺失的必然结果。学生有崇拜希特勒的自由,我们不能横加干涉,但我们有责任把学生的价值观评判引向正确的方向:希特勒的爱国是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牺牲其它民族的利益换取德意志民族的发展,最终把德意志民族绑上二战的战车而自食其果;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实质上是种族歧视,无视生命的宝贵,极端血腥残忍,犯了反人类的大罪;希特勒的才能给世界和德意志民族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和平发展;希特勒爱自己的母亲,但又有多少母亲死于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他发动战争,又造成了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把希特勒的罪行与日本法西斯对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正确的观点,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学会尊重人类文明,树立世界意识,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综上所述,历史人物学习与学生优秀人格养成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目中有人”,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历史人物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学会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判历史人物,学会自我决策,分清真善美与假丑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的优秀品格自觉自愿、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格,成为一个具有爱国爱乡、仁爱谦虚、诚信自律、自信自尊、热爱学习、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与时俱进、敬业奉献、富有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格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2]乔建中.知情交融-教学模式新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06.01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