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焕亭老师对河南语文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较为中肯、深入的剖析,读后获益良多。尤其是文中特别强调要重视一线教师的培养,建议教师重视写作,“一线教师若能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坚持不断地发表论文甚至出版专著,不仅可拓展自己的职业空间,更能把优秀的教育思想传播开来”。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基层工作者,笔者非常认同教师写作对于教师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同时,笔者也认为,写作固然是一种发表(书面的),而言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发表形式。比如,教师在科组会议、学校会议或区域教育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表。
所谓教师发表,是教师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个人教育知识和经验公开为公共教育知识和经验,进而影响他人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活动。教师发表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获得成长的过程,教师发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
教师发表何以重要
“新教育”改革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为鼓励教师发表,曾在“教育在线”网站开办了一家“成功投保公司”,声明教师每天写千字文一篇,所见、所感、所思均可入文,坚持十年,如自感未能跻身成功者行列,公司将理赔一百万。每日一文,若不是为写而写,必将自觉地大量阅读,必将自觉地观察、分析和思考,必将积极致力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将这些成果用适当的形式发表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能够发表与否不是判断一个优秀教师的关键。但从国内名师成长的情况来看,发表对他们而言的确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李镇西老师就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归结于“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重庆特级教师龚春燕坚持21年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所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逾500万字的珍贵文字。这些成果如果不发表,就不能得到公众批评的滋养;不发表,就不能对他人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而这些恰恰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点和助推剂。
发表有助于教师将经验提升为理论。经验是实践得来的知识,它可以解决一般问题,然而适用性却受到限制。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在面临着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累积着经验。然而再多的经验也只能反映某些教育现象的某些特征,换一种情境,换一个对象,可能就不适用了。这跟治病完全不同,在医生那里,对于感冒的诊断和治疗肯定都有一样的地方,经验越丰富,治病越拿手。这也是老教师不如老医生那么管用的原因。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并重视个体对象,才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如何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发表。因为不管是口头的发表还是书面的发表,事实上都是语言梳理的过程。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说语言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通过不断的发表和大量原始素材的积累,教师可以从具体的、零散的、带有个性特征的经验中逐渐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原则性的理论,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各条建议均以教育故事切入,辅以他的反思和解释,就是一个将教育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的很好的例子。
发表可以改进和完善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是一种较为个人化的表达,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普遍检验,或能否成为某种“共识”影响他人,还需要发表出来供众人评判。评判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他人的反馈推动教师有所反思、有所行动、有所改进。卡尔·波普尔非常欣赏这种探讨学问的方式,他提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但我可能是错的,而你可能是正确的,不管怎样,让我们进行讨论吧,因为这样比各自仅仅坚持认为自己正确可能更接近于正确的理解。例如,一名教师在网络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随着长期不见效果而慢慢减退。今天班会上我告诉他们,哥伦布每天都在航海日记上写四个字——继续前进!我真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也在自己的信念里加上四个字——继续前进!” 这位教师的观点发表出来以后,在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这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正确吗?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可行吗?经过此番讨论,这位教师至少可以形成这样的反思: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仅有空洞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仅要做演说家、鼓动者,更要做一个科研人员,研究学生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
发表可以推动教师变革自身行为。教师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变革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参与,而且还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鼓励教师通过研究变革自身行为,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的各种改革研究,有的在研究中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快脱颖而出;有的研究是一套,行为是一套,“涛声依旧”。两者差别很大。究其原因,有无发表是关键因素。首先,当教师报告自己在研究中遇到什么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遇到什么障碍、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时候,教师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在对外部刺激(问题或解决策略)进行过滤、筛选,“发生认知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内化。内化产生机制效应以后,新课程理念或公共教育知识就可以真正转化成为教师的个人教育行为。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一项工作既没有观众,也没有听众,对于行动者说,这项工作也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教师积极发表,能够推动自身变革行为走得更远、更深入。
教师发表何以可能
树立影响他人的信念。教师的影响不仅是对学生,而且还针对同事、同伴和社会公众。一位教学处主任曾提及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何不愿意发表,是因为该教师担心年轻教师学习到他的经验之后,他在学校教师中的竞争力会下降。这位教师可能还不明白合作共赢的道理,更不明白在合作中才能影响他人,进而提升竞争力的道理。一位渴望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树立影响他人的信念,勇于公开自己的个人教育知识和教育经验,在他人的评判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这种影响力,不是权力赋予,不是地位带来,它能自然而然地对他人产生影响,使他人对你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 掌握发表的多种形式。很多中小学教师畏惧发表,是因为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壁垒,使得教师们认为发表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如必须要有晦涩的专业术语、看不懂的理论、宏大的体系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读很多教育家的作品,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等,往往是平实朴素的,并且在平实朴素中蕴含着大道理。规范的学术论文只是教育科研表达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我们完全可以更自然、更朴素地表达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形式可以有散文、诗歌、随笔、日记、书信等。李镇西老师这样描述他第一本书的诞生:“我每带一个班,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我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虽然天天见面,近在咫尺,但我和学生长期保持一种特殊的交流——通信。后来,这些书信被整理成书,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便诞生了,即《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
善于利用各种发表的平台。发表的形式不拘,发表的平台也不拘。在微观层面,有科组活动、校级会议、校报校刊;在宏观层面,有教研活动、教育论坛、高级别的教育会议、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等,都是发表的平台。从受众面和便捷性来说,网络也是一个很好的公共评判平台。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最初就是以网络日记的形式发表在“K12班主任论坛”上的。他的系列日记在论坛上引起热烈反响,成为“K12教育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收录的就是他发表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上的案例点评帖。
不断提升发表的能力。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发表能力,不外乎“三勤”: 勤观察、勤阅读、勤写作。勤观察:教师每天都处在鲜活的实践现场,然而能坚持悉心观察并记录者不多。日积月累的观察,才能为发表带来无尽的素材,才能引发我们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勤阅读:阅读能给我们的头脑带来大量的信息刺激,使我们站在思想的制高点审视自己的日常思考和日常行为。阅读一定要从经典开始,阅读经典,可以避免我们和他人交流时陷于无知和狭隘。勤写作:开始的写作或许是每天强迫自己写一点什么,以保持自己思考的状态,到后来的写作就是习惯,每天不写点什么,生活中就缺少了一部分,写作已经成为表达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方式。
此外,坚持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观察、阅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聚焦和发表的深入。中国人由于科学意识不足,看待问题总有一种笼而统之、大致如此的思维习惯,缺少追根究底的精神,导致对很多教育问题的论述还比较含混、模糊。教师发表要努力消除这个弊端。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教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坚持长期细心地观察这个问题的发展进程、如何解决以及后果如何,并大量阅读国内外学者研究该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思路,以抽丝剥茧式的态度不间断地思考、不间断地写作,在此基础上的发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责 编 莫 荻)
所谓教师发表,是教师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个人教育知识和经验公开为公共教育知识和经验,进而影响他人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活动。教师发表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不断获得成长的过程,教师发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路径。
教师发表何以重要
“新教育”改革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为鼓励教师发表,曾在“教育在线”网站开办了一家“成功投保公司”,声明教师每天写千字文一篇,所见、所感、所思均可入文,坚持十年,如自感未能跻身成功者行列,公司将理赔一百万。每日一文,若不是为写而写,必将自觉地大量阅读,必将自觉地观察、分析和思考,必将积极致力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将这些成果用适当的形式发表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能够发表与否不是判断一个优秀教师的关键。但从国内名师成长的情况来看,发表对他们而言的确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李镇西老师就将自己的工作状态归结于“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重庆特级教师龚春燕坚持21年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悟、所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逾500万字的珍贵文字。这些成果如果不发表,就不能得到公众批评的滋养;不发表,就不能对他人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而这些恰恰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点和助推剂。
发表有助于教师将经验提升为理论。经验是实践得来的知识,它可以解决一般问题,然而适用性却受到限制。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在面临着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累积着经验。然而再多的经验也只能反映某些教育现象的某些特征,换一种情境,换一个对象,可能就不适用了。这跟治病完全不同,在医生那里,对于感冒的诊断和治疗肯定都有一样的地方,经验越丰富,治病越拿手。这也是老教师不如老医生那么管用的原因。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并重视个体对象,才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如何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发表。因为不管是口头的发表还是书面的发表,事实上都是语言梳理的过程。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说语言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通过不断的发表和大量原始素材的积累,教师可以从具体的、零散的、带有个性特征的经验中逐渐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系统性、原则性的理论,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各条建议均以教育故事切入,辅以他的反思和解释,就是一个将教育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的很好的例子。
发表可以改进和完善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是一种较为个人化的表达,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普遍检验,或能否成为某种“共识”影响他人,还需要发表出来供众人评判。评判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他人的反馈推动教师有所反思、有所行动、有所改进。卡尔·波普尔非常欣赏这种探讨学问的方式,他提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但我可能是错的,而你可能是正确的,不管怎样,让我们进行讨论吧,因为这样比各自仅仅坚持认为自己正确可能更接近于正确的理解。例如,一名教师在网络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随着长期不见效果而慢慢减退。今天班会上我告诉他们,哥伦布每天都在航海日记上写四个字——继续前进!我真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也在自己的信念里加上四个字——继续前进!” 这位教师的观点发表出来以后,在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这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正确吗?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方法可行吗?经过此番讨论,这位教师至少可以形成这样的反思: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仅有空洞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仅要做演说家、鼓动者,更要做一个科研人员,研究学生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
发表可以推动教师变革自身行为。教师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变革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参与,而且还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鼓励教师通过研究变革自身行为,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的各种改革研究,有的在研究中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快脱颖而出;有的研究是一套,行为是一套,“涛声依旧”。两者差别很大。究其原因,有无发表是关键因素。首先,当教师报告自己在研究中遇到什么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遇到什么障碍、自己又是如何克服的时候,教师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在对外部刺激(问题或解决策略)进行过滤、筛选,“发生认知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内化。内化产生机制效应以后,新课程理念或公共教育知识就可以真正转化成为教师的个人教育行为。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一项工作既没有观众,也没有听众,对于行动者说,这项工作也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教师积极发表,能够推动自身变革行为走得更远、更深入。
教师发表何以可能
树立影响他人的信念。教师的影响不仅是对学生,而且还针对同事、同伴和社会公众。一位教学处主任曾提及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何不愿意发表,是因为该教师担心年轻教师学习到他的经验之后,他在学校教师中的竞争力会下降。这位教师可能还不明白合作共赢的道理,更不明白在合作中才能影响他人,进而提升竞争力的道理。一位渴望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树立影响他人的信念,勇于公开自己的个人教育知识和教育经验,在他人的评判中获得成长和进步。这种影响力,不是权力赋予,不是地位带来,它能自然而然地对他人产生影响,使他人对你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 掌握发表的多种形式。很多中小学教师畏惧发表,是因为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壁垒,使得教师们认为发表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如必须要有晦涩的专业术语、看不懂的理论、宏大的体系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读很多教育家的作品,比如洛克的《教育漫话》、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等,往往是平实朴素的,并且在平实朴素中蕴含着大道理。规范的学术论文只是教育科研表达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我们完全可以更自然、更朴素地表达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形式可以有散文、诗歌、随笔、日记、书信等。李镇西老师这样描述他第一本书的诞生:“我每带一个班,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我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虽然天天见面,近在咫尺,但我和学生长期保持一种特殊的交流——通信。后来,这些书信被整理成书,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便诞生了,即《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
善于利用各种发表的平台。发表的形式不拘,发表的平台也不拘。在微观层面,有科组活动、校级会议、校报校刊;在宏观层面,有教研活动、教育论坛、高级别的教育会议、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等,都是发表的平台。从受众面和便捷性来说,网络也是一个很好的公共评判平台。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最初就是以网络日记的形式发表在“K12班主任论坛”上的。他的系列日记在论坛上引起热烈反响,成为“K12教育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收录的就是他发表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上的案例点评帖。
不断提升发表的能力。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发表能力,不外乎“三勤”: 勤观察、勤阅读、勤写作。勤观察:教师每天都处在鲜活的实践现场,然而能坚持悉心观察并记录者不多。日积月累的观察,才能为发表带来无尽的素材,才能引发我们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勤阅读:阅读能给我们的头脑带来大量的信息刺激,使我们站在思想的制高点审视自己的日常思考和日常行为。阅读一定要从经典开始,阅读经典,可以避免我们和他人交流时陷于无知和狭隘。勤写作:开始的写作或许是每天强迫自己写一点什么,以保持自己思考的状态,到后来的写作就是习惯,每天不写点什么,生活中就缺少了一部分,写作已经成为表达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方式。
此外,坚持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观察、阅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聚焦和发表的深入。中国人由于科学意识不足,看待问题总有一种笼而统之、大致如此的思维习惯,缺少追根究底的精神,导致对很多教育问题的论述还比较含混、模糊。教师发表要努力消除这个弊端。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教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坚持长期细心地观察这个问题的发展进程、如何解决以及后果如何,并大量阅读国内外学者研究该问题的方法、策略与思路,以抽丝剥茧式的态度不间断地思考、不间断地写作,在此基础上的发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