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从倾向性的张力、倾斜造成的动感、变形造成的动感、频闪产生的运动,以及物理力转化的视觉力这几个“张力”的表现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举例分析。以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通过综合的论述以强调“张力”对于标识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标识设计;视知觉;张力
通读鲁道夫 阿恩海姆所作的《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张力”一章,作者其实并未就“张力”一词下一个十分清晰的定义给我们。整章“张力”九个小的章节作者更像是围绕“张力”一词做一个圆周围绕圆心阐释的运动,在阿恩海姆一点一滴逐渐累积的旁征博引的阐释与举例之描述下,他的“张力”理论逐步浮出水面。
早在文字创造之前,人们就用创造出的各种符号和记号进行沟通,这是最原始的沟通方式。这些符号与记号代表某种意义或思想即一种视觉语言,也是最早的符号标志。作为影响设计的重要学说之一,对阿恩海姆理论在标识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让设计者找到提升标识设计发展的新途径,也可以使标识设计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对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的分析
“张力”在阿恩海姆看来是“不动之动”,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他从基本的张力的由来进行分析,提出的张力是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刺激”是阿恩海姆在章节中反复提到的“张力”理论关键词,关于这点我很同意,我觉得“张力”是来自于对事物进行的直接反应。其实相当于“联想”,只不过,张力的联想是通过画面来直接刺激观看者对于整个画面表达的内容的理解的潜层反映。不同于一般联想的是,一般联想只是通过某件抽象或者具象的事物来进行的跨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看似与题目不相干的答案,而画面的张力则是通过画面人物的动作或者曲线来刺激人的第一反应。例如油画中,胳膊抬起的幅度决定了砸下去的力度,当超过人体一定生理极限时,画面的整个张力达最大。或者通过曲线的变形刺激人的第一反应,例如弹弓的弯曲程度决定射程的远近等等。
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的“视觉张力说”
为了探讨这种张力知觉的基础与本质,阿恩海姆首先将其与“联想说”区分开来。传统的联想主义观点会将这种运动解释为观赏者在观看过程中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加入其中而不是从作品中直接看到的。而这种性质是微弱而间接的,对艺术家的创作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或优秀或低劣的作品。
人们在不动式样中看到的“运动”和“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
二、标识设计中“张力”的体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讲究精、准、快、简,而标识设计也从最开始的极度繁琐发展到现代的以简约见长。但单纯的简约意味着单调,近年来,标识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在简约中体现多彩、多维、多元。正基于此,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中对于张力的研究,在标识设计空间、立体图形、三维造型、材质和光泽的应用、生动形象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有助于将标志设计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方向。
1、标识设计的发展趋势
标识设计的发展既是一个设计相互交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的过程,也是受到人们视觉认知的深刻影響的过程。标识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其设计手段是次要的,而完成信息准确有效的传达才是第一位的:信息传达的主体是人,那么标识设计的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当下人们的视觉认知。
由复杂向简约演变。标志的发展更加注重表达手法及技巧,以简单的图形元素使标志具备更加突出的视觉效果。第二,由具象向抽象演变。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简单、抽象的标志更容易被观者记住,因此标志的设计更具有创意性以及形式美感。第三,色彩的多样性演变。标志色彩更为丰富,渐变的应用效果广泛,标志更具备光泽感。第四,平面化趋向立体化。标志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也是平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的发展逐渐走向立体化,三维立体的表达手法使标志视觉效果更为突出。
2、“张力”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标识设计应具备灵动性、丰富性,符合行业特征,色
彩效果对比强烈,简约、抽象、趣味性强。设计师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点、线、面结合。创造出极具视觉表现力与张力的标识作品。
标识作品本身属于静态图像的范畴,而吸引受众的目光是图像传播首先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些标识采取了一些新、奇、怪的形象,确实引起了受众的注意,但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传播的目的。标识本身的功能要求其对主题的表现更自然、更深刻。一般来说,标识设计都具有主观倾向性。尽管设计师都希望达到这种理想效果,但往往找不到有效方法。。在阿恩海姆看来,视知觉形式张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意义,因此这些张力能够与人的亲切、欲望、端庄、羞怯等体验关联起来。标识设计可以通过知觉形式张力的生成更为有效地传达所包含的信息。而要理解标识,也要凭借这种张力的引导。可以推而广之,视知觉形式张力不仅是研究艺术作品也是研究一般图像传播之门径。视知觉形式张力能够使标识设计更自然、更深刻、诉求更有力。
结语:
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无疑对传统的标识设计造成冲击,然而也是对标识设计在现代语境下的一种提升。阿恩海姆却将这种对存在物的分类标准放在力的结构及其表现性上。张力理论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要取消标识本身的意义,而是强调标识意义的多元丰富性,而意义首先是呈现在标识设计的结构中的。好的标识设计作品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科学上要求的一种力的平衡,换言之,优秀的标识设计既符合科学规律,同时又是美的。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3] 肖勇.《名师设计实验室:标志设计》,2010年
[4] 张锦华.《标志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闫莉,1989.8,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漯河技师学院教师。
【关键词】标识设计;视知觉;张力
通读鲁道夫 阿恩海姆所作的《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张力”一章,作者其实并未就“张力”一词下一个十分清晰的定义给我们。整章“张力”九个小的章节作者更像是围绕“张力”一词做一个圆周围绕圆心阐释的运动,在阿恩海姆一点一滴逐渐累积的旁征博引的阐释与举例之描述下,他的“张力”理论逐步浮出水面。
早在文字创造之前,人们就用创造出的各种符号和记号进行沟通,这是最原始的沟通方式。这些符号与记号代表某种意义或思想即一种视觉语言,也是最早的符号标志。作为影响设计的重要学说之一,对阿恩海姆理论在标识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让设计者找到提升标识设计发展的新途径,也可以使标识设计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对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的分析
“张力”在阿恩海姆看来是“不动之动”,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他从基本的张力的由来进行分析,提出的张力是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刺激”是阿恩海姆在章节中反复提到的“张力”理论关键词,关于这点我很同意,我觉得“张力”是来自于对事物进行的直接反应。其实相当于“联想”,只不过,张力的联想是通过画面来直接刺激观看者对于整个画面表达的内容的理解的潜层反映。不同于一般联想的是,一般联想只是通过某件抽象或者具象的事物来进行的跨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看似与题目不相干的答案,而画面的张力则是通过画面人物的动作或者曲线来刺激人的第一反应。例如油画中,胳膊抬起的幅度决定了砸下去的力度,当超过人体一定生理极限时,画面的整个张力达最大。或者通过曲线的变形刺激人的第一反应,例如弹弓的弯曲程度决定射程的远近等等。
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的“视觉张力说”
为了探讨这种张力知觉的基础与本质,阿恩海姆首先将其与“联想说”区分开来。传统的联想主义观点会将这种运动解释为观赏者在观看过程中把自己以往的经验加入其中而不是从作品中直接看到的。而这种性质是微弱而间接的,对艺术家的创作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或优秀或低劣的作品。
人们在不动式样中看到的“运动”和“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
二、标识设计中“张力”的体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讲究精、准、快、简,而标识设计也从最开始的极度繁琐发展到现代的以简约见长。但单纯的简约意味着单调,近年来,标识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在简约中体现多彩、多维、多元。正基于此,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中对于张力的研究,在标识设计空间、立体图形、三维造型、材质和光泽的应用、生动形象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有助于将标志设计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方向。
1、标识设计的发展趋势
标识设计的发展既是一个设计相互交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的过程,也是受到人们视觉认知的深刻影響的过程。标识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其设计手段是次要的,而完成信息准确有效的传达才是第一位的:信息传达的主体是人,那么标识设计的发展就要充分考虑当下人们的视觉认知。
由复杂向简约演变。标志的发展更加注重表达手法及技巧,以简单的图形元素使标志具备更加突出的视觉效果。第二,由具象向抽象演变。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简单、抽象的标志更容易被观者记住,因此标志的设计更具有创意性以及形式美感。第三,色彩的多样性演变。标志色彩更为丰富,渐变的应用效果广泛,标志更具备光泽感。第四,平面化趋向立体化。标志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也是平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的发展逐渐走向立体化,三维立体的表达手法使标志视觉效果更为突出。
2、“张力”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标识设计应具备灵动性、丰富性,符合行业特征,色
彩效果对比强烈,简约、抽象、趣味性强。设计师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点、线、面结合。创造出极具视觉表现力与张力的标识作品。
标识作品本身属于静态图像的范畴,而吸引受众的目光是图像传播首先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些标识采取了一些新、奇、怪的形象,确实引起了受众的注意,但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传播的目的。标识本身的功能要求其对主题的表现更自然、更深刻。一般来说,标识设计都具有主观倾向性。尽管设计师都希望达到这种理想效果,但往往找不到有效方法。。在阿恩海姆看来,视知觉形式张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意义,因此这些张力能够与人的亲切、欲望、端庄、羞怯等体验关联起来。标识设计可以通过知觉形式张力的生成更为有效地传达所包含的信息。而要理解标识,也要凭借这种张力的引导。可以推而广之,视知觉形式张力不仅是研究艺术作品也是研究一般图像传播之门径。视知觉形式张力能够使标识设计更自然、更深刻、诉求更有力。
结语:
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无疑对传统的标识设计造成冲击,然而也是对标识设计在现代语境下的一种提升。阿恩海姆却将这种对存在物的分类标准放在力的结构及其表现性上。张力理论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要取消标识本身的意义,而是强调标识意义的多元丰富性,而意义首先是呈现在标识设计的结构中的。好的标识设计作品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科学上要求的一种力的平衡,换言之,优秀的标识设计既符合科学规律,同时又是美的。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3] 肖勇.《名师设计实验室:标志设计》,2010年
[4] 张锦华.《标志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作者简介:闫莉,1989.8,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漯河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