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艺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搞好音乐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大学生的人文情感发展,推动专业教学结构的优化,以及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普通高校在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中,音乐艺术课程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依旧普遍。针对此,本文从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出发,结合问题对加强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就是通过音乐这课程,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康完善人格的目的。基于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开展音乐艺术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音乐课程的增加,学校对大学生音乐活动的支持,以及近年来大学生音乐节的开展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进步。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高校的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与专业的音乐学院学生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在之前的教育阶段,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一直处于可与可无的状态,不简谱、不懂乐理的情况非常普遍,从而使得高校的音乐课程开展困难重重;第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基本上照搬专业院校,从“音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但是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学生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艺术素养的提升缺乏动力,从而使音乐课堂陷入了单一、僵化的困境;第三,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厚,学校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音乐活动缺乏足够的支持,也很少主动组织相关的音乐活动,专业学习与就业压力使得校园的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而缺少艺术气息;第四,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缺乏成就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开展。
二、加强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相关对策
首先,学校应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对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素质教育中,音乐与美育、德育密切相关,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夠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熏陶和引导,让其在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学校在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中,应注重音乐课程的发展,增加对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扶植力度,即一方面做好教育宣传,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并强调音乐在人才培养中潜移默化的力量;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将公选课改为必修课,并利用相关的学分制度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要求,确保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次,优化高校音乐艺术课程的设计,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现今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如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音乐系,一些学校虽然没有独立的音乐院系,但是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进行跨专业选修。而我国高校在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应该从国外教育积极吸取经验,打破传统素质教育中过于功利化的模式,在音乐课程设计上不断完善,为有音乐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畅通的选课条件,并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结构,让学生的音乐课不只是听听音乐、唱唱歌,而是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艺术熏陶。
再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学生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体,反过来校园文化也能够对学生个体形成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目前的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单凭课内教学是很难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的,因此,学校、教师应从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出发,将音乐艺术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例如支持大学生组建音乐社团,并为社团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以及训练的场地;组织有特色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并用相关制度规范确定下来,为有音乐才华的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中健康发展。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任何教育方针和教学设想都需要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参与下实现。因此,高校应注重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吸引、聘用专业素质过硬的音乐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职业规划提供广阔的空间;注重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估,做好职业培训与交流,让高校的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支持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王朋(1976—),女,江西九江,九江学院,音乐教育,本科,副教授。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就是通过音乐这课程,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康完善人格的目的。基于此,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开展音乐艺术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现状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音乐课程的增加,学校对大学生音乐活动的支持,以及近年来大学生音乐节的开展都体现了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进步。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高校的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与专业的音乐学院学生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在之前的教育阶段,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一直处于可与可无的状态,不简谱、不懂乐理的情况非常普遍,从而使得高校的音乐课程开展困难重重;第二,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基本上照搬专业院校,从“音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但是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学生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艺术素养的提升缺乏动力,从而使音乐课堂陷入了单一、僵化的困境;第三,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厚,学校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音乐活动缺乏足够的支持,也很少主动组织相关的音乐活动,专业学习与就业压力使得校园的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而缺少艺术气息;第四,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缺乏成就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开展。
二、加强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相关对策
首先,学校应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对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素质教育中,音乐与美育、德育密切相关,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夠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熏陶和引导,让其在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基于此,学校在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中,应注重音乐课程的发展,增加对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扶植力度,即一方面做好教育宣传,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并强调音乐在人才培养中潜移默化的力量;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将公选课改为必修课,并利用相关的学分制度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要求,确保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次,优化高校音乐艺术课程的设计,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现今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如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音乐系,一些学校虽然没有独立的音乐院系,但是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进行跨专业选修。而我国高校在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应该从国外教育积极吸取经验,打破传统素质教育中过于功利化的模式,在音乐课程设计上不断完善,为有音乐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畅通的选课条件,并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结构,让学生的音乐课不只是听听音乐、唱唱歌,而是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艺术熏陶。
再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学生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体,反过来校园文化也能够对学生个体形成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目前的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单凭课内教学是很难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的,因此,学校、教师应从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出发,将音乐艺术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例如支持大学生组建音乐社团,并为社团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以及训练的场地;组织有特色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并用相关制度规范确定下来,为有音乐才华的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中健康发展。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音乐艺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任何教育方针和教学设想都需要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参与下实现。因此,高校应注重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吸引、聘用专业素质过硬的音乐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职业规划提供广阔的空间;注重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评估,做好职业培训与交流,让高校的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支持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质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王朋(1976—),女,江西九江,九江学院,音乐教育,本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