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时期。本文分析了2个课堂案例,从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学生需要学说完整的数学语言,学生需要学会数学语言相互转化三方面阐述了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一年级;倾听;完整性;语言转化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最佳时期。本文通过若干个教学片段来探讨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策略。
案例1:教师出示题目:9>□
师:“请小朋友们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并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填这个数。”
生1:“我觉得可以填8,因为大于号的尖尖对着方框,方框里要填比9小的数,所以我填8。”
师问:“他说的对吗?”
少数学生:“正确。”大部分同学不做答,仍举着手希望老师能请他发言。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有,老师,叫我,我想说。”不少学生不光举手,还加上了声音特效,希望能引起老师的注意。
师:“老师要请最遵守纪律,坐的最神气的小朋友来和大家交流。”于是学生们纷纷挺直了腰杆,抬起了头。在老师的邀请下,生依次交流。
生2:“我觉得还可以填7,因为7比9小。”
生3:“我觉得还可以填6,6比9小。”
生4:“我觉得可以填8,因为8比9小。”
师问生4:“方框里可以填8,之前是不是已经有同学说过了?”
生4的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斗智斗勇。孩子们口中的“老师我知道,老师我来讲”常常在一节课中多次出现。学生们的答非所问、词不达意,或者重复回答也是家常便饭。
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说,喜欢说,抢着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但是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有研究表明,在語言能力中倾听在其中占40%,其次是交谈能力35%,接着是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倾听和阅读为信息输入,此两项所占比重之和为59%,交谈能力和书写能力为信息输出,两项比例之和为41%。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信息输入比信息输出更重要,要想学生会说,首先就要让学生会听。
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
1.其他同学在回答的时候,认真听,不插嘴;2.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3.老师没有叫到你回答,不生气;4.同学回答错误,不嘲笑。
我“不务正业”地干起了语文老师的活,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听故事,听完故事还让他们将故事。学生学会听,就成为了一台有信息源源不断输入的电脑,也就稳稳地踏出了数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
案例2:师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看着这幅图来讲一个故事。”
生1:“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又来了两个小朋友,现在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生2:“原来有3个同学在花园里劳动,后来又来了2个同学,最后花园里有5个同学。”
师:“请你看着图也把自己故事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之间看着图说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说一说: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生:“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这幅图的文字表达方式,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这么来讲这个故事,数字3表示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老师就用+2来表达,一共有5个人就是=5,所以最后我们等到了数学算式:3+2=5。”
生:齐读3+2=5。
师:“算式中3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来说一说?”
生:“3表示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2表示又来了2个人,=5表示一共有5个人。”
师:“你能连起来讲一讲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数学语言中文字语言是用文字来表达数学内容,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是用数学符号来表达数学对象、数学名称、数学关系等,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数字、字母、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等;图形语言中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包括形象图、示意图、数学关系图和几何形体图。这三种语言各自独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学生数学语言学习过程与学生的语言转化过程相辅相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数学语言转化以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为主。
数学符号以其独有的浓缩形式,蕴含了大量的信息,从阿拉伯数字1、2、3、4……到用字母表示数,从+、-、×、÷到不等式、方程、函数,符号语言是人们进行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相较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可以看成是国际通用语言。一般来说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可以提升其数学语言能力,理清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有调查表明,学生数学语言转化不畅为学困生的具体表现之一。所以数学教师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化的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倾听;完整性;语言转化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最佳时期。本文通过若干个教学片段来探讨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策略。
案例1:教师出示题目:9>□
师:“请小朋友们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并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填这个数。”
生1:“我觉得可以填8,因为大于号的尖尖对着方框,方框里要填比9小的数,所以我填8。”
师问:“他说的对吗?”
少数学生:“正确。”大部分同学不做答,仍举着手希望老师能请他发言。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有,老师,叫我,我想说。”不少学生不光举手,还加上了声音特效,希望能引起老师的注意。
师:“老师要请最遵守纪律,坐的最神气的小朋友来和大家交流。”于是学生们纷纷挺直了腰杆,抬起了头。在老师的邀请下,生依次交流。
生2:“我觉得还可以填7,因为7比9小。”
生3:“我觉得还可以填6,6比9小。”
生4:“我觉得可以填8,因为8比9小。”
师问生4:“方框里可以填8,之前是不是已经有同学说过了?”
生4的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斗智斗勇。孩子们口中的“老师我知道,老师我来讲”常常在一节课中多次出现。学生们的答非所问、词不达意,或者重复回答也是家常便饭。
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说,喜欢说,抢着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但是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有研究表明,在語言能力中倾听在其中占40%,其次是交谈能力35%,接着是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倾听和阅读为信息输入,此两项所占比重之和为59%,交谈能力和书写能力为信息输出,两项比例之和为41%。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信息输入比信息输出更重要,要想学生会说,首先就要让学生会听。
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首先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
1.其他同学在回答的时候,认真听,不插嘴;2.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3.老师没有叫到你回答,不生气;4.同学回答错误,不嘲笑。
我“不务正业”地干起了语文老师的活,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听故事,听完故事还让他们将故事。学生学会听,就成为了一台有信息源源不断输入的电脑,也就稳稳地踏出了数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
案例2:师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看着这幅图来讲一个故事。”
生1:“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又来了两个小朋友,现在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生2:“原来有3个同学在花园里劳动,后来又来了2个同学,最后花园里有5个同学。”
师:“请你看着图也把自己故事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之间看着图说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说一说: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生:“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这幅图的文字表达方式,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这么来讲这个故事,数字3表示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老师就用+2来表达,一共有5个人就是=5,所以最后我们等到了数学算式:3+2=5。”
生:齐读3+2=5。
师:“算式中3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来说一说?”
生:“3表示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2表示又来了2个人,=5表示一共有5个人。”
师:“你能连起来讲一讲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现有一共有5人。”
数学语言中文字语言是用文字来表达数学内容,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是用数学符号来表达数学对象、数学名称、数学关系等,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数字、字母、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等;图形语言中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包括形象图、示意图、数学关系图和几何形体图。这三种语言各自独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学生数学语言学习过程与学生的语言转化过程相辅相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数学语言转化以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为主。
数学符号以其独有的浓缩形式,蕴含了大量的信息,从阿拉伯数字1、2、3、4……到用字母表示数,从+、-、×、÷到不等式、方程、函数,符号语言是人们进行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相较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可以看成是国际通用语言。一般来说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可以提升其数学语言能力,理清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有调查表明,学生数学语言转化不畅为学困生的具体表现之一。所以数学教师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转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