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小学生群体中,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自身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工作存在误区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成因
主观因素:小学生自身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相关。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七岁儿童开始表现出客观责任,在评价时以行为的物质后果为主,较少考虑行为的动机。小学生在生理上,身体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复杂程度。在心理发展上,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意志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感不稳定等因素使得他们在责任承担过程中难以持之以恒。
家庭因素:当代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为此,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倾心倾力,替孩子作一切选择,甚至于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孩子在被动的家庭成长环境中逐渐丧失学习、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也随之逐步缺失。
社会因素: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与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步发展使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出现了自私自利、人情淡薄、信用丧失等一些道德问题。小学生身处这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不良现象的冲击,久而久之,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自然在他们身上出现。因此,周边社会环境也影响了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对策
1. 明确责任感重要性,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就不堪任用。没有责任感的人,什么事情也难以完成,任何事情也难以做好。具有了责任心,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是小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
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对孩子进行自我责任感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但在行为表现上仍有不足。因此,要督促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虚心请教,敢于质疑等,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例如,课中给学生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提出疑问等。注重学生的的读写姿势、用眼卫生、心理健康等习惯的养成,以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会对生命负责。
3.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责任感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人人岗位责任制”,每个人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把班级的各种工作都落实到每一个同学身上,然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规范,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当学生有了“一官半职”,就会尽职尽责干好,从而激励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实施,使班级的荣辱与班级成员息息相关,培养了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结合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针对班额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为使学习有效,精心搭配小组成员,明确组内学生的责任,做到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小组间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帮助,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
4. 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就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祖国、建立对祖国的信心,掌握未来发展的知识、经验和工具,确保祖国生存所必需的价值观和品质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学校将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成因
主观因素:小学生自身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相关。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七岁儿童开始表现出客观责任,在评价时以行为的物质后果为主,较少考虑行为的动机。小学生在生理上,身体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的复杂程度。在心理发展上,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意志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感不稳定等因素使得他们在责任承担过程中难以持之以恒。
家庭因素:当代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为此,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是倾心倾力,替孩子作一切选择,甚至于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孩子在被动的家庭成长环境中逐渐丧失学习、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也随之逐步缺失。
社会因素: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与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步发展使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出现了自私自利、人情淡薄、信用丧失等一些道德问题。小学生身处这个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不良现象的冲击,久而久之,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自然在他们身上出现。因此,周边社会环境也影响了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对策
1. 明确责任感重要性,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责任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责任感、责任意识、责任心,就不堪任用。没有责任感的人,什么事情也难以完成,任何事情也难以做好。具有了责任心,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是小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
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对孩子进行自我责任感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但在行为表现上仍有不足。因此,要督促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虚心请教,敢于质疑等,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例如,课中给学生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提出疑问等。注重学生的的读写姿势、用眼卫生、心理健康等习惯的养成,以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会对生命负责。
3.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责任感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人人岗位责任制”,每个人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把班级的各种工作都落实到每一个同学身上,然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规范,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当学生有了“一官半职”,就会尽职尽责干好,从而激励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实施,使班级的荣辱与班级成员息息相关,培养了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结合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针对班额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为使学习有效,精心搭配小组成员,明确组内学生的责任,做到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小组间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帮助,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
4. 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就需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祖国、建立对祖国的信心,掌握未来发展的知识、经验和工具,确保祖国生存所必需的价值观和品质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学校将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