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美术?摇欣赏课?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22-01
在苏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材中,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美丽的园林》的教学,教师都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绘画表现或设计应用的教学课,而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上。然而,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欣赏教学内容已融入综合创作课程中,很容易被教师们所忽视。在此,笔者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小学高年级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设置动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说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当船的角色,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帆,两者密切配合,学生的智能发展就能高歌猛进。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能大幅度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国画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一系列国画作品(美术课本上的陈子庄、朱耷的相关作品)。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解说欣赏,遇到需要细细品味的,则师生共同咀嚼其中的妙处,畅所欲言。与此同时,还可以旁征博引,借助视频展示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国画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们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以及张大千的山水画之后,为了不给学生留下“国画就是借助毛笔、墨汁进行勾勒点染,画出来的东西比较神似,没有西洋画那么栩栩如生”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工笔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学生惊讶地发现,国画中也有形象逼真的画面和人物,构图疏密有致,章法巧妙。通过让学生比较前后看到的不同风格的国画,引导学生了解写意国画和工笔国画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懂得国画既有栩栩如生的一面,也有追求神似的一面,引导学生“跳出庐山看庐山”,立体化、多层次地认识国画,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二、设置对比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巧妙设置对比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现代建筑》一课,由于学生能时时处处看见高楼大厦,想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并不容易。在收集资料时,笔者发现,历经近百年的现代建筑大多是世界上的伟大建筑,而国内很多近期的建筑物只是昙花一现,早已被人遗忘或拆除。我认为,这些材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能让学生感受设计师的魅力所在。具体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在导入过程中出示几幅不同时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按建造的时间进行排列。不少学生把美国的帝国大厦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列在最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么排列,学生答:“他们的造型很时尚。”当我宣布正确答案(悉尼歌剧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帝国大厦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时,学生脸上出现了惊异的表情。判断失误使他们的求知欲更加旺盛,注意力也因此变得高度集中。
三、设置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师展示,学生欣赏”的模式,要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和学生共同欣赏中国古代青铜器时,我事先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青铜器的图片,并且了解各种器具的用途(包括喝水的器具、吃饭的器具、打仗的兵器、演奏的乐器等),及其历史、制作工艺、基本功能、维护与鉴定的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张贴相关的图片,向其他同学进行解说;或者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青铜器图片,然后进行解说。因为是学生自己解说,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学生的成功,又带动了其他学生,学生们进行展示的欲望高涨。在解说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这样有助于解说的同学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深层次答案。
总之,教师要解放思想,创新教学,使得美术欣赏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和流程,从而让美术欣赏课能够成为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主阵地。
(责编 黎雪娟)
【中图分类号】G?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22-01
在苏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材中,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美丽的园林》的教学,教师都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绘画表现或设计应用的教学课,而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上。然而,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欣赏教学内容已融入综合创作课程中,很容易被教师们所忽视。在此,笔者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小学高年级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设置动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说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当船的角色,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帆,两者密切配合,学生的智能发展就能高歌猛进。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能大幅度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国画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一系列国画作品(美术课本上的陈子庄、朱耷的相关作品)。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解说欣赏,遇到需要细细品味的,则师生共同咀嚼其中的妙处,畅所欲言。与此同时,还可以旁征博引,借助视频展示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国画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们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以及张大千的山水画之后,为了不给学生留下“国画就是借助毛笔、墨汁进行勾勒点染,画出来的东西比较神似,没有西洋画那么栩栩如生”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工笔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学生惊讶地发现,国画中也有形象逼真的画面和人物,构图疏密有致,章法巧妙。通过让学生比较前后看到的不同风格的国画,引导学生了解写意国画和工笔国画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懂得国画既有栩栩如生的一面,也有追求神似的一面,引导学生“跳出庐山看庐山”,立体化、多层次地认识国画,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二、设置对比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巧妙设置对比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现代建筑》一课,由于学生能时时处处看见高楼大厦,想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并不容易。在收集资料时,笔者发现,历经近百年的现代建筑大多是世界上的伟大建筑,而国内很多近期的建筑物只是昙花一现,早已被人遗忘或拆除。我认为,这些材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能让学生感受设计师的魅力所在。具体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在导入过程中出示几幅不同时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按建造的时间进行排列。不少学生把美国的帝国大厦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列在最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么排列,学生答:“他们的造型很时尚。”当我宣布正确答案(悉尼歌剧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帝国大厦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时,学生脸上出现了惊异的表情。判断失误使他们的求知欲更加旺盛,注意力也因此变得高度集中。
三、设置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师展示,学生欣赏”的模式,要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在和学生共同欣赏中国古代青铜器时,我事先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青铜器的图片,并且了解各种器具的用途(包括喝水的器具、吃饭的器具、打仗的兵器、演奏的乐器等),及其历史、制作工艺、基本功能、维护与鉴定的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张贴相关的图片,向其他同学进行解说;或者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青铜器图片,然后进行解说。因为是学生自己解说,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学生的成功,又带动了其他学生,学生们进行展示的欲望高涨。在解说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这样有助于解说的同学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深层次答案。
总之,教师要解放思想,创新教学,使得美术欣赏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和流程,从而让美术欣赏课能够成为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主阵地。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