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作文的批改离不开作文评语,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作文教学,教师是否实现了教学预设,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作文,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写作方法,对学生寄予了哪些期望,往往要通过作文评语来传递给学生;学生作文在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好的地方,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扬长避短、不断进步;作文中学生表现出的一些审美观、价值观,对生活的态度是否健康、积极、合理等,也常常要在作文评语中体现。可以这样说,作文评语对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身边的世界感到新奇而又陌生,当他们满怀一颗对生活好奇懵懂的童心,写下一篇篇自我感觉良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老师用同样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去赏识他们的作文,给予他们肯定,希望老师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由此可见,作文评语不仅是点评学生作文好差,考评教师作文教学质量的体现,也是联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写作乃至热爱生活的桥梁。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于正在经历识字、学词、读文这些语文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作文评语的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撰写作文评语时,不仅要注意点评学生作文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还要注重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充盈学生作文评语的字里行间,让作文评语绽放“情感之花”。
一、作文评语要立足赏识教育,多些鼓励
小学生初步接触作文,正如婴幼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写得不好也在常理之中。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每篇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评改学生作文时,要立足于赏识教育,多写肯定性的鼓励评语,让学生因老师的鼓励而精神愉悦,因老师的欣赏而奋发向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来评价学生作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作文评语,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作文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需要教师细心地去发现,精心地去呵护。教师尽量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审视这个美妙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和表达。即使是一段话、一个句子中,能用上一两个新词新句、新的写作方法,教师都要真心地赞扬,打上一个五角星,批上一个“好!”“棒!”或“这个词语用得很准确!”“期待你最佳的表现!”等,学生看后定会更加充满激情,投入到下一次的习作之中。
二、作文评语要注重情感交流,激发兴趣
工作中,笔者也发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过于单调,语言冷冰,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重写”、“这篇作文太失败了”等,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作文的兴趣就在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中渐渐丧失,甚至形成惧怕写作的心理。我们提倡在作文评语中,要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多进行一些书面上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兴趣。
如,班上有位学生(基础比较差)在作文《一件难忘的事》中写道:“妈妈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她全身淋湿了,我看着妈妈,心里很高兴,妈妈给我送来了伞,我不用淋雨了,可我也很难过,因为妈妈淋湿了……”虽然其他地方写得不够通顺、完整,但他能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合在事件当中,我觉得他还是有潜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作文表现出来的。于是,我给他这篇习作的评语是:“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用心感受生活,你的作文洋溢着你的真情实感,尽管你对作文有些胆怯,但你却把握了作文的真谛——我笔写我情。你能感受到妈妈对你浓浓的爱,那就用笔记下这份真情吧。相信你今后一定能不断感悟生活中的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来。”从那以后,该同学对作文渐渐有了兴趣,克服了害怕写作文的心理,乐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让作文评语绽放“情感之花”,那鼓励的话语,那流淌的情感,就像春水滋润大地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从评语中所感受到的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关怀、理解、宽容与体贴。在这样和谐温暖的情境中,学生有什么理由不爱上作文呢!■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身边的世界感到新奇而又陌生,当他们满怀一颗对生活好奇懵懂的童心,写下一篇篇自我感觉良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老师用同样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去赏识他们的作文,给予他们肯定,希望老师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由此可见,作文评语不仅是点评学生作文好差,考评教师作文教学质量的体现,也是联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写作乃至热爱生活的桥梁。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于正在经历识字、学词、读文这些语文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作文评语的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撰写作文评语时,不仅要注意点评学生作文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还要注重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充盈学生作文评语的字里行间,让作文评语绽放“情感之花”。
一、作文评语要立足赏识教育,多些鼓励
小学生初步接触作文,正如婴幼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写得不好也在常理之中。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的童心、童趣、童真,每篇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评改学生作文时,要立足于赏识教育,多写肯定性的鼓励评语,让学生因老师的鼓励而精神愉悦,因老师的欣赏而奋发向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来评价学生作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作文评语,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作文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需要教师细心地去发现,精心地去呵护。教师尽量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审视这个美妙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和表达。即使是一段话、一个句子中,能用上一两个新词新句、新的写作方法,教师都要真心地赞扬,打上一个五角星,批上一个“好!”“棒!”或“这个词语用得很准确!”“期待你最佳的表现!”等,学生看后定会更加充满激情,投入到下一次的习作之中。
二、作文评语要注重情感交流,激发兴趣
工作中,笔者也发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过于单调,语言冷冰,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重写”、“这篇作文太失败了”等,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作文的兴趣就在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中渐渐丧失,甚至形成惧怕写作的心理。我们提倡在作文评语中,要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多进行一些书面上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兴趣。
如,班上有位学生(基础比较差)在作文《一件难忘的事》中写道:“妈妈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她全身淋湿了,我看着妈妈,心里很高兴,妈妈给我送来了伞,我不用淋雨了,可我也很难过,因为妈妈淋湿了……”虽然其他地方写得不够通顺、完整,但他能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合在事件当中,我觉得他还是有潜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作文表现出来的。于是,我给他这篇习作的评语是:“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用心感受生活,你的作文洋溢着你的真情实感,尽管你对作文有些胆怯,但你却把握了作文的真谛——我笔写我情。你能感受到妈妈对你浓浓的爱,那就用笔记下这份真情吧。相信你今后一定能不断感悟生活中的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来。”从那以后,该同学对作文渐渐有了兴趣,克服了害怕写作文的心理,乐于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让作文评语绽放“情感之花”,那鼓励的话语,那流淌的情感,就像春水滋润大地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从评语中所感受到的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关怀、理解、宽容与体贴。在这样和谐温暖的情境中,学生有什么理由不爱上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