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冷暴力”透视与反思——回顾“绿领巾”事件

来源 :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教育“冷暴力”?从心理学上来说,“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与显性暴力不同,它是一种软性暴力,具体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这句话点燃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使我明白,教育的表达方式不应该是唯一的,我们有时可以电闪雷鸣,有时可以春风化雨,当然有时我们还可以冷处理……有时仅仅是用心呵护就行,因为
一、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的意义  自2009年课程改革强调德育为首以来,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等,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着只重视考试成绩,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情况。  潜能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